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设计试制了一种可对颗粒物料进行连续与批式干燥的射流冲击综合试验装置。在此基础上,对颗粒物料射流冲击干燥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得出了射流冲击干燥装置的结构参数、工艺参数与干燥机性能间的关系,建立了射流冲击干燥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齿形对同步带传动噪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铁鸣  许敏元 《橡胶工业》1993,40(11):671-675
冲击噪声是同步带传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梯形齿,平顶圆弧齿同步带传动的啮合位置,冲击速度,多边形效应和冲击体质量等角度着手,对冲击噪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台架对比试验和现场试验,同时找出了研究同步带传动噪声的适宜方法,并得出平顶圆弧同步带的传动噪声较梯形同步带的传动低得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依据GB/T6328—1999《胶粘剂剪切冲击强度试验方法》,以丙烯酸酯胶粘剂为饲,选用悬臂粱冲击试验机进行剪切冲击试验,分析了胶粘剂剪切冲击强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SF/PF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剑麻纤维(SF)的表面处理方式、纤维的含量、纤维的长度及与玻璃纤维混杂增强对SF/酚醛树脂(PF)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借助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SF经过碱处理后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了34%,当SF的质量分数为40%、长度为6ram时,SF/PF复合材料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当SF与玻纤质量比为1:1时,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出现了混杂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实验的方法对单段锤式破碎机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破碎效果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天一定的冲击速度范围内,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单位能耗的新生表面积增加,而功耗指数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孔洞对复合材料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对开有孔洞的玄武岩纤维夹芯板进行了低速冲击试验,考察孔径大小和冲击位置不同对其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失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孔洞会降低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随着孔径和冲击点距孔洞距离的增大,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急剧下降;在冲击点距孔洞距离2 cm、冲击能量20 J条件下,孔径由4 mm变化至10 mm,夹芯板最大位移增加了39.06%。  相似文献   

7.
EPDM粘度对PP\EPDM共混物断口形态和冲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EPDM粘度的PP/EPDM共混物,对其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共混物冲击样条的断口形态。实验结果表明,EPDM粘度对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随着EPDM粘度的增大,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出现极大值,而结晶行为的变化则较小,研究共混物冲击样条的断口形态发现,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EPDM粒径的变化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8.
应用仪器化冲击试验机对聚乙烯热熔对接焊的冲击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几种实际焊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冲击试验可以作为评价热熔焊接品质的有效方法;工程中应避免PE100、PE80与PE63的焊接;当被焊管材的标准尺寸比(SDR)不 同时,焊接部位的冲击性能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纳米CaCO3结构复合材料的断裂损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纳米级CaCO3粒子进行表面预处理和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并采用了仪器化冲击试验机对冲击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纳米CaCO3粒子可以通过熔融共混法均匀分散在聚丙烯中,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冲击试验证明,纳米CaCO3粒子对聚丙烯有明显的增韧增强效果,而材料的增韧是由于基材抵抗外力变形能力的提高和基材的屈服形变所致。  相似文献   

10.
以T300/QY8911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Hashin失效准则对层内损伤进行预测,引入Cohesive界面单元模拟层间分层破坏,使用Camanho刚度退化准则确定材料参数退化方案,并编写了用户材料子程序Vumat,利用ABAQUS软件对预置不同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研究层合板的动力学响应,得到不同预置分层对层合板总分层损伤面积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冲击过程中冲击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预置分层位置离层合板中间层越远,层合板抵抗冲击承载能力越弱。预置分层的分层数目越多,层合板的刚度越低,层合板抵抗冲击承载能力越弱。在预置分层的两侧,层间分层损伤面积呈塔状分布。含预置分层层合板受到冲击时,预置分层对分层损伤的扩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实验的方法对单段锤式破碎机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破碎效果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冲击速度范围(25~40m/s)内,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单位能耗的新生表面积(即能量利用率)增加,而功耗指数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剑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冲击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片状层压工艺制备了短切剑麻纤维(SF)/聚丙烯(PP)复合材料,用高级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冲击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冲击破坏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当SF的长度为20mm、wpp=30%时,SF对PP的增韧效果最好。采用短切SF增强PP基体,可使复合材料断裂过程吸收的能量增加,裂纹扩展缓慢,断裂后期吸收能量增大。  相似文献   

13.
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是一种新的干燥方法。由喷嘴喷出的具有极高速度的气体直接冲击到需干燥物料的表面.因气流与物料表面之间产生非常薄的边界层,所以传热系数比一般热风传热要高出几倍乃至一个数量级。介绍了气体射流冲击原理与技术特点,通过研制的实验样机,利用集总热容法进行了不同风速下射流冲击传热系数的试验研究。实验表明,对流传热系数随风速的升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从运动学、频谱信号和振动能量三方面分析了机器运行中振动和冲击两类故障的区别;介绍了冲击型故障的检测原理,并给出了综合运用振动、冲击两种技术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方法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刘慕双  孙占刚 《中国塑料》2006,20(2):99-102
阐述了塑料冲击试验机摆锤的质心、冲击中心及摆长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对摆锤进行了设计,通过该方法设计的摆锤能同时达到受力变形最小、冲击能量摩擦损失最小、摆动周期准确的要求,避免了按传统机械设计方法制造的摆锤需经反复调整打孔灌铅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塑料旋转成型的特点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塑料旋转成型的原理和主要特点,对旋转成型制品中易出现的气泡和弯曲,收缩现象,以及冲击强度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相应地提出了减少或消除旋转成型制品中的气泡,减少或消除制品收缩和弯曲,以及提高制品冲击强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冲击试验机设计参数的基础上,应用仿真设计方法开发了整体式摆锤。冲击试验中5.5 J及以上能量级使用同一锤体,通过更换锤头及变换砝码,可实现简支梁和悬臂梁两种试样及不同能量级的冲击测试。对所设计的25 J能量级摆锤进行了检验及分析,全部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与传统的装配式摆锤分析比较可知,整体式摆锤的装配更容易,在冲击方向上的刚度更大,其空气阻力更小,打击中心距更准确。对使用整体式摆锤冲击机的用户而言,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18.
金属基耐高温陶瓷涂层抗热冲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提高金属基陶瓷涂层的抗热冲击性能,以无机胶粘剂磷酸二氢铝、耐磨陶瓷骨料氧化铝、碳化硅和氧化镁混合后涂覆于金属表面制得陶瓷涂层。通过交替加热及冷却试验测试该陶瓷涂层的抗热冲击性能,并与其他人的研究数据进行比较。所得涂层抗热冲击次数超过10次,超过了其他人的实验数据,这是由于涂层与基体在界面处相互扩散形成过渡层。另外,宏观上的机械联锁有利于提高涂层与基体在界面处的结合,从而提高了其抗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9.
邢金宝  赵娟  孙杰 《合成纤维》2023,(5):64-70+75
通过对制备的环氧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进行低速冲击剩余压缩强度试验研究,分析了CFRP层合板的冲击后剩余性能,然后观察CFRP层合板的冲击凹坑回弹现象,分析CFRP层合板的黏弹性能,深入分析冲击过程中能量的吸收与转化。结果表明:当冲击能量越来越大时,CFRP层合板的损伤越来越严重,其剩余压缩强度越来越低;从凹坑边缘到凹坑中心处,CFRP层合板的应变能密度逐渐增大;凹坑回弹部位位于凹坑中心区域附近,呈现局部突起状,最终凹坑剖面近似于不规则“W”形。  相似文献   

20.
PFPA1212/SEBS-g-MAH共混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石油发酵尼龙1212/SEBS-g-MAH共混合,工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韧剂含量的增加,共混合金的制品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当增韧剂含量为25%时,缺口冲击强度为61.26kJ/m^2,是纯尼龙1212的15倍,拉伸强度保持率是纯尼龙1212的90%。微观结构研究表明,尼龙1212的断裂属于韧性断裂,增韧后的尼龙1212制品冲击断面有明显的应力发白现象,冲击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应力集中点的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