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低压交流电机软启动器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国内工矿企业发展的现状,对煤矿井下使用的电动机及其拖动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使用软启动器的必要性,对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低压交流电机软启动器(以下简称“防爆软启动器”)的产品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功能特性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预热型不用启动器荧光灯电路电参数测定法俞安琪荧光灯及与其配套使用的镇流器发展至今,不用启动器即快速启动的点灯方式已越来越广泛被采用。各种快速启动镇流器也涌现出来,现在已有变压器预热加镇流器型、电感电容半谐振型、漏磁升压超前顶峰型以及电子线路启辉与电感...  相似文献   

3.
裴国伟 《电力学报》1994,9(1):24-29
本文所述的SJQ—5A型启动器系苏制ПБР—3A型启动器的替代产品。文中详尽地分析了ПБР—3A型启动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SJQ-5A型启动器的研制方案及产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荧光灯电子启动器的开发于怀智译(宝鸡北方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721006)1前言各种类型的电子启动器都具有用电感镇流器使荧光灯快速启动的特点,有些品种已在市场销售。但时至今日,常见的电子启动器电路结构仍有些复杂,而且成本相当高,这妨碍了电...  相似文献   

5.
王明军 《电工技术》2010,(8):45-45,54
分析了污水处理厂软启动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线路改进方案,从而提高了软启动器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软启动器作为节能控制器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国内大量推广,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晶闸管软启动器优于传统的自耦式补偿器,随着国产化的推进传统的自耦式补偿器将被逐步淘汰。  相似文献   

7.
针对GB20550/IEC60155荧光灯辉光启动器标准中对电容型镇流器串联电容器计算公式缺失的现状,介绍了在电感镇流器上串联电容器使之成为电容型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并推导出对应的计算公式。针对我国目前在测量辉光启动器脉冲电压的普遍错误的方法,介绍了正确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例1 故障现象:万宝BY173型冰箱,接通电源,压缩机不起动,并且有,“嗡嗡”声。检修:将启动器拨下,测量压缩机启动绕组的直流电阻为15Ω:运行绕组的直流电阻为36Ω:说明两个绕组都基本正常。检查启动器,当打开启动器外壳时,发现启动线圈已全部烧毁,更换新的线圈后,故障排除。例2 故障现象:万宝BYD155型冰箱不制冷且  相似文献   

9.
5.2.2.2启动器及启动器座 在GB7000.1标准中有两处提到对Ⅱ类灯具启动器的要求: ——第4.5条规定,对于Ⅱ类灯具,当灯具按使用状态完整地装配好,或为了更换光源或启动器而打开,用标准试验指可以触及启动器时,应只有符合标准QB2276规定的用于Ⅱ类灯具的启动器才能插入启动器座;  相似文献   

10.
1 GB 20550—2006《荧光灯用辉光启动器》GB 20550—2006《荧光灯用辉光启动器》标准颁布之前,我国没有关于荧光灯用辉光启动器的国家标准,该产品的生产执行行业标准QB 2276—1996。近年来,随着我国荧光灯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荧光灯用辉光启动器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伪劣的荧光灯用辉光启动器产品,由于这些产品普遍存在安全系数低的问题,任其发展不仅会严重损害该产品的发展,而且也会威胁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更有必要采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本标准等同采用IEC 60155:1993《…  相似文献   

11.
公文礼 《灯与照明》2010,34(3):36-40
该文通过对大功率LED光源特性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LED光源在矿用防爆灯具应用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在现有条件下解决的方法;并通过对几种不同结构的LED光源的特性分析结合目前井下几种矿用防爆灯具的结构特征,说明针对井下不同的防爆灯具只有合理地选择与之匹配的LED光源,才能真正发挥LED光源自身的优势,才能真正解决好LED在防爆灯具应用中的技术难题,设计出真正长寿命,节能安全的防爆灯具,为煤矿用户在选购灯具时提供一点建议,并以此来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照明保障。  相似文献   

12.
某电厂HG240/100-1型燃煤锅炉,8只旋流燃烧采用两侧墙对冲布置;锅炉投产时制粉系统选型为直吹式制粉系统,后改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设计煤种为鹤岗烟煤,后燃用过淮南烟煤、淮北烟煤及混煤等。由于煤源不固定,煤质波动大,煤质特性远远偏离了设计煤种,造成锅炉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凝渣管结渣和主蒸汽温度偏高。为了寻找问题的原因,本文通过现场测试、调节,从试验的角度分析了锅炉结渣和主蒸汽温度偏高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电厂正常运行工况下,甲侧的风粉浓度比乙侧的低,导致甲侧的温度水平较高,甲侧受热面易结渣;乙侧烟气量较多,烟速增大,与受热面间交换的热量增加,是导致乙侧主汽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孙保国 《江西电力》2009,33(3):9-11
分析了旺隆热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1、2号炉制粉系统电耗较高和磨煤机启停次数较多的主要原因,通过在制粉系统中加装换向挡板、交叉管等技术措施,使制粉系统得到了优化,降低了制粉电耗和磨煤机的启停次数。改造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外燃煤电站富氧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煤粉富氧燃烧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到中等规模试验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4个正在进行的示范项目的研究情况,指出目前煤粉富氧燃烧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我国的煤粉富氧燃烧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神华煤因其多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动力发电,但电站锅炉在燃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本文从神华煤的煤质特性出发,总结出电站锅炉燃用神华煤的优缺点,并从锅炉设计和运行两方面给出了受热面防结渣、制粉系统防爆等安全燃用神华煤的措施,对设计和运行人员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电厂锅炉燃煤的燃烧产物,利用产物与燃料之间的质量平衡以及对燃烧条件的监测,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电厂入炉煤元素分析软测量模型。根据应用实例,实际仿真表明该模型计算速度快,具有一定的准确度,符合电厂在线监测煤质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煤元素分析和在线分析仪,优点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党黎军 《电力设备》2005,6(10):50-52
目前投运的100~15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的给煤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当采用皮带给煤机的给煤系统时,应该增加防止燃烧区的高温烟气反窜的锁气装置,多点给煤的给煤机给煤口设计要注意,且应采用上位机程序控制方式.文章在分析CFB给煤系统的功能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给煤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和正确运行方式,并指出了采用皮带给煤机和热一次风送煤是大型CFB给煤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郑伟  王超  赵猛  张伟伟 《中国电力》2016,49(1):28-32
目前诸多燃煤电站锅炉运行均存在燃烧不稳、燃烧效率低甚至锅炉泄漏等现象,这些现象均与煤粉管道中煤粉流速有直接关系。为了准确测量煤粉流速,探明煤粉流速对锅炉燃烧的影响规律,以某燃煤电厂中一台磨煤机为实验平台,在其2号和3号煤粉管道上安装了基于静电法和相关测速原理的静电传感器,来测量煤粉流速。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以及与DCS火检监视系统相关参数的对比,验证了各煤粉管道间煤粉流速的失衡,也说明了不同煤粉流速对锅炉燃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基于煤粉流速的燃烧控制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一些火电厂实行褐煤掺烧,因燃煤中水分过多致使锅炉负荷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采用褐煤预干燥技术以降低燃煤外在水分,解决锅炉燃烧设备与褐煤水分高的矛盾。以1台300 MW机组1 025 t/h锅炉为例,给出了3种褐煤预干燥系统配置,并进行了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评估,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most widely used fuel in the cement industry is pulverized coal. The current trend is to burn coal through the use of an indirect firing system, as opposed to direct firing which was formerly standard for cement kilns. Indirect firing is favored for precalciners and to improve thermal efficiency, but the benefits are sometimes overshadowed by increased hazard potential. Thoughtful design and careful operating practices are essential for safe operation. The hazards are primarily a result of the explosive mixture of coal and air which can be formed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system and the tendency for coal to self-heat and underg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e systems for indirect coal firing are reviewed, with emphasis on the potential fire and explosion hazards.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methods to extinguish a fire or suppress an explosion is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ir applicability and related operating problems. The available alarm systems a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y to signal impending danger in time for corrective action. Some parameters of safe design and operating practices are outlined as a guide to avoiding the types of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experienced at some existing instal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