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雕塑与建筑同属造型艺术,他们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实体。建筑的雕塑性是将两者有机的联系起来而得到的一种独特的美感。其造型的雕塑美的基本原则,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来阐述:重复与渐变的雕塑性语言、对比与省略精炼的概括手法、解体与再建的雕塑性艺术构成、光感与动感的审美情感追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3)
中国现代雕塑艺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其中建筑艺术也需要一种新的定义诠释其艺术法则。文章从建筑艺术转向现代雕塑艺术的视角,重新审视雕塑艺术与建筑的关系;从雕塑创作元素角度展开,分析建筑艺术风格与创作形式;深刻阐述当代建筑艺术从早期单纯的模仿转化为现代雕塑构成艺术的演变过程。雕塑性作为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已经融入两种艺术的共性。当代雕塑艺术创作元素与创作特点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建筑创作中。现代雕塑构成了建筑的尊严,同时建筑对雕塑也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创作影响。  相似文献   

3.
彭蓉 《安徽建筑》2007,14(4):44-45
文章从建筑与雕塑发展历程中探讨雕塑与建筑的紧密联系。一方面雕塑对建筑的影响从建筑的外观附属到建筑内部空间的渗透;另一方面,建筑也从功能、力学、技术、材料等几个方面影响着雕塑。通过探索建筑与雕塑的语言融会,使雕塑设计与建筑环境更加协调、融合。  相似文献   

4.
汤士东 《山西建筑》2007,33(5):8-10
结合建筑与雕塑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了建筑与雕塑的紧密联系,提出建筑与雕塑的语言交流在不断深化,近几年出现的建筑形态雕塑,扩展了传统的雕塑语言,使雕塑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与建筑环境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5.
雕塑与建筑同属造型艺术,他们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实体。在当今的建筑形体塑造中运用雕塑艺术的手法是设计中的一大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注重工业化、国际时尚的几何形体美;表现曲面形体构成的自由美;运用反形式美学理念追求的残缺美。我们从雕塑艺术的角度上来看建筑形体塑造,是试图从与建筑相邻近的艺术语言中寻求新的突破点,试图从纯净的建筑构成元素的表观上来看建筑的形体语言。  相似文献   

6.
对建筑与雕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圆圆  申晓辉 《山西建筑》2009,35(17):18-19
阐述了建筑与雕塑都是造型艺术,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都是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建筑与雕塑相互关系的阐述,强调建筑与雕塑是姊妹艺术,提出了作为设计师的更高要求,即增强现代设计审美意识及人文科学和现代思维方式观念。  相似文献   

7.
陈茜 《建筑与文化》2015,(4):218-220
雕塑与建筑相得益彰,承载着城市的文脉。笔者以中外雕塑家考尔德等人的雕塑作品为例,试论成功雕塑的特征,它需要在色彩、形态、材质、文化上与建筑紧密联系。雕塑与建筑的关系,犹如绘画的点睛之笔,它们使得我们的都市景观丰富而多彩,在公共空间中共筑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8.
高胜寒  陈颖环 《华中建筑》2008,26(7):144-147
该文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建筑、雕塑发展过程之中,自身形式和语言的不断变化和结合。以雕塑在建筑中相互关联为切入点论造其关系:从起源建筑与雕塑产生开始,到古埃及、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睢塑在建筑不同时期的形态与风格变化中产生的重要作用。阐违了二者构成的环境艺术,并分析了古代建筑师与雕塑家之间的关系。通过许多典型实例的分析提出:建筑与雅塑由于在空阎形式上的趋同导致表述关系上的对立统一,从而在古代建筑不同的形态考察中都出现雕塑与建筑的配合,而雕塑一直充当看建筑造型的重要语汇与符号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雕塑属"纯"立体造型艺术,雕塑家可随意发挥其艺术想象力,表现他的思想主题或艺术观点;而建筑师却要面对一系列的"建筑本体问题",如功能关系、空间的使用、结构体系、能量循环、人的行为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从立体造型艺术角度将"雕塑融入建筑",凭借对雕塑的审美认识,汲取雕塑表象的审美成分,让建筑形体突破各类"建筑本体因素"的制约,将雕塑性语言运用于建筑当中,赋予建筑更多的表现力与包容性,从而实现"实用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顾大治  徐震 《南方建筑》2006,110(6):23-25
本文作者通过对俄罗斯城市建筑与雕塑的实地考察,分析指出其建筑与雕塑之间存在的三种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双重尺度的运用是俄罗斯建筑与雕塑尺度关系的共同特征,是其建筑特点形成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期对我们的建筑创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在徽州的古典园林建筑与民居建筑中,往往在屋面之上砌筑有屏风墙、封火墙。因为墙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它不但能起防火、防盗的作用,而且还弥补了屋面以上空间的单调,并以高超的雕刻和绘画艺术来增添建筑物的外型美,体现了徽州古典建筑的独特风格。这是历代建筑匠师在自然环境、乡土资源、宗教思想、风水观念和传统文化等各方面条件影响下不断创造的结果。本文对徽州古建筑中“马头墙”的种类、构造与做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侯伟伟 《山西建筑》2009,35(32):48-49
对南京建邺区南湖公园玻璃灯柱雕塑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记录历史、反映现在、昭示未来,从雕塑的形式美、基本功能以及雕塑与环境景观的整体协调性研究了城市雕塑的魅力,以提高人们对雕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朱治远 《山西建筑》2010,36(12):11-12
阐述了高层建筑造型中结构的连续性、渐变性以及形式感、力量感,同时研究了与这些美学属性所对应的建筑造型艺术的比例美和标识性,通过结构技术的不断创新,从而唤醒建筑造型艺术的新生命。  相似文献   

14.
城市雕塑是塑造形象城市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决定城市是否具有个性特色的重要因素,城市雕塑应以城市个性为主题,需要适度的空间来实现其审美价值,需要精品意识,需要维护管理,以保持其完整性和美观性.  相似文献   

15.
论多元化的建筑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艳 《山西建筑》2005,31(15):23-24
总结了20世纪以来西方建筑师们对建筑形式美的各种思考与探索,置疑我国建筑界“形式追随功能”的教条,呼吁展现多元化的建筑形式美,从而实现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个新中式风格的住宅项目——“嵩明四合院”,进行了对新中式建筑兴起的原因及中国建筑的建筑内涵、人文精神的研究,阐述了该项目所体现出的中国建筑的伦理美、自然美和意境美,以期倡导新中式建筑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建筑风格多样,盛极一时。为保护和发扬其特色,提高环境质量,以促进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将其改造成为完全步行街。本文概述了改造的规划原则和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8.
黄捷  程克容 《新建筑》2007,(5):55-58
通过简洁、具有雕塑感的几何体块穿插组合、虚实对比碰撞,塑造出中山舰博物馆雄浑刚劲、气势恢弘、舰馆合一的主体形象;同时通过整体环境的设计,营造出中山舰核心旅游区瞻仰名舰、缅怀英雄的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19.
旅游城市是拥有独特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重要产业的城市。旅游从本质上说是人们追求美的享受的活动旅游城市空间环境对旅游业有重要意义。能否塑造出优美城市环境是旅游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塑造优美城市空间环境离不开人性化的城市开放空间、恰当的标志性建筑、高品位的城市雕塑。厦门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旅游城市,本文试以厦门为例就这几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