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摩崖佛殿是以印度石窟寺为原型, 在中国本土文化影响下的地域性产物。本文 通过文献及典型实例的研究分析,论证巴蜀 特色摩崖空间的形成与佛教文化中土化及时 代社会背景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总结巴蜀 造像与佛殿空间对传统石窟寺的继承与创 新,以及对巴蜀佛教特色的空间表达,以期 对现代及未来山地空间的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巴蜀摩崖石刻的实地调研与历史文献资料分析,详述了遗存至今的窟室建筑、龛室建筑、窟檐建筑和摩崖建筑等4种空间类型的蜀中佛教建筑.指出巴蜀不同形制的摩崖石刻建筑是蜀中佛教建筑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提出巴蜀摩崖建筑所具有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内涵,必将丰富地域建筑文化内涵,并对现代建筑创作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巴蜀地区摩崖佛殿建筑结构及构造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摩崖佛寺是指石窟寺发展的晚期,直接在天然崖壁上雕凿佛像而不开洞窟(即摩崖造像),并依山靠崖修建木构建筑而形成的佛教寺庙。 石窟寺最早产生于印度,是在山崖上开凿洞窟进行宗教活动的处所。古印度石窟寺主要有毗诃罗窟和支提窟两种空间型制。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受到了中国本土文化和木构建筑体系的影响。加之宗教内容的不  相似文献   

4.
通过以摩崖造像和摩崖佛寺为主流的巴蜀摩崖石刻实地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等,指出巴蜀摩崖大佛窟分布规律及其形制特征,提出巴蜀摩崖大佛与山川、寺院交融,与环境共生所赋予的宗教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从石窟建筑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追溯了摩崖佛寺这一类型建筑的产生过程;结合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了巴蜀地区摩崖造像的历史源流及摩崖佛寺的建制。  相似文献   

6.
张宇 《新建筑》2012,(1):148-149
《巴蜀摩崖石窟建筑环境研究》对巴蜀地区的摩崖石窟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阐释,详细地剖析了巴蜀摩崖石窟的发展历程、技术艺术背景、历史政治形成、分布选址布局、建筑空间关系以及窟龛内反映的建筑形式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摩崖建筑环境观。摩崖石窟是集宗教艺术、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宗教建筑类型,其内部空间营造布局采用的建筑手法,窟龛的结构构造、外部形制、装饰雕刻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发展水平。巴蜀地区摩崖石窟大多开凿于盛唐之后,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中意大厦工程实践为例,通过建筑空间营造的方法,用以解决当前高容积率,高密度条件下对城市紧张空间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巴蜀摩崖石刻的实地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指出源自古印度的中心柱窟是石窟寺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窟型。中心柱窟在中国北朝之后被覆斗顶窟所代替并成为汉式主要窟型,提出巴蜀摩崖石刻中心柱窟的空间构成特征及其渊源关系,以挖掘巴蜀宗教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田淑梅 《山西建筑》2023,(12):20-22+31
宜昌中部地区传统庭院营造手法体现了对特殊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的适应性,其研究有助于湖北传统建筑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拓展,也有助于当地现代建筑庭院实践。在充分考察当地建筑遗迹的基础上,从平面布局、尺度比例、山地特征及空间意象四个方面论述宜昌传统庭院的营造手法特征,并推演其传承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戴亮  刘维斯 《中外建筑》2012,(11):68-69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地下空间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营造好城市地下空间环境景观已经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特点,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环境景观营建的原则,将景观营建的几大要素引入城市地下空间环境,力图为人们营造生态化、艺术化、人性化的城市地下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空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华  李静 《华中建筑》2010,28(4):182-184
中国中古时代的佛教建筑是在佛教文化体系上孕育发展的一种建筑空间。该文通过分析空间的特点、形成与发展,阐述了佛教建筑空间宗教意境的塑造方法,探讨了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空间是佛教意识、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建筑技术的集中体现,深受佛教文化和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宗教、生活、游览等多功能、多层次的重要场所,佛教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其内部空间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佛教建筑场所精神的重要体现。参照佛教历史的发展脉络,结合厦门独特的文化、地貌等地域性特征,该文将厦门佛教建筑的外部空间梳理为"佛寺型"、"佛院型"、"佛堂型"和"岩洞型"四种基本类型,并在结合实地调研成果总平面图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其主要特征,虽不能概括全貌,却能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厦门佛教建筑的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13.
现代地铁车站的地下部分要求同样具有地点感、时间感、天气感和季节感。边庭空间的应用是满足地铁建设对空间新要求的一种尝试。以两个典型实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边庭空间应用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不同适用的对象,介绍了各自的设计特点。具体分析了目前地铁车站应用边庭空间需重点研究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山地城市建筑和步行交通路径通过合理的方式结合成为共同的机体。着重论述了这一山地城市特有的空间文化,并总结了其共生的六种方式,为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上行 《园林》2020,(4):57-62
佛寺遗址型口袋公园是将佛寺遗址与口袋公园结合建设的复合型公园,具有良好的建设前景。文章阐明了佛寺遗址型口袋公园建设的必要性,探讨基于传统佛寺元素提取的规划设计方法,选取南京天界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并进行具体应用。研究旨在有效保护佛寺遗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口袋公园的游赏功能,解决口袋公园普遍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希冀为将来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绿色建筑的特点,提出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的概念,分析绿色建筑概念设计阶段的特征,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在绿色建筑概念设计阶段的应用。提出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定义,构想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功能机制。该研究成果有利于相关群体改善绿色建筑概念设计阶段管理工作,有利于绿色建筑概念设计阶段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7.
摩尼殿修缮施工中,古建油饰工程分为三道工序:清理底层,斩砍见木,去掉残存的旧地仗;地仗处理,做木材面与油饰面之间的砖灰垫层,摩尼殿采用的是一麻五灰做法;表面油饰。本文记录了修缮施工中油活操作全过程及材料配合比。  相似文献   

18.
宜兴大觉寺大雄宝殿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文章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屋盖结构设计与施工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讨论,进行了空间三维模型分析,以求准确把握结构受力特性,充分考虑不同张拉方案对结构受力和施工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