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玮 《规划师》2003,19(2):53-56
通过对北欧五城市的城市广场、建筑、滨水区、产业园区和城市交通等现代城市空间类型的考察,切身感受到其城市是平民的,尺度是亲和的,环境是为人的,指出文化对于城市景观的意义在于地域文化的真实性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9日至11日,由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市长、规划师、建筑师、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以及其他各界关注城市文化的人士,应邀相聚在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北京,讨论了全球化时代的城市文化转型、历史文化保护、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等议题。会议发布了《北京宣言》,公布了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并举行了授牌仪式。与会代表认为,城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回顾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始终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城市不仅是一定地域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也是这一地域的文化中心。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雅典宪章(1933)》、《马丘比丘宪章(1977)》、《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2005)》等对于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贡献。同时注意到,城市化、全球化在带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生活改善的同时,也给当代人带来巨大的挑战。城市发展正面临着传统消失、面貌趋同、形象低俗、环境恶化等问题,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的威胁依然存在,城市文化正处于转型过程之中。与会代表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共识,并以北京宣言的形式公布于世,内容包括:一、新世纪的城市文化应该反映生态文明的特征;二、城市发展要充分反映普通市民的利益追求;三、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涵;四、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强化城市的个性特色;五、城市文化建设担当着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重任。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分别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3.
兰祥文  曹珠朵  陈涛 《规划师》2007,23(3):26-30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规划模式、总体规划修编、城市远景轮廓规划指导性程序、城市(镇)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风貌保护、城市风貌景观规划、城市土地使用控制规划、移民迁建规划、城市用地多因素综合分析、"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风景名胜规划和小城镇规划共12个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总结,为规划业界的共同提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北京·记忆     
《北京·记忆》南锣鼓巷8号线站厅层的作品是一面互动的装置艺术作品,它是作者对老北京文化记忆的追寻记录.“北京-记忆”的灵感来源于琥珀,通过琉璃铸造这一传统工艺将逐渐被遗忘的老北京记忆封存在作品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印象     
《现代装饰》2007,(1):2-75
暗沉的木格,雕花的红木….关于中国的记忆总该是这样。 线条圆润优雅,磅礴大气中透出悠远的东方祥意。刻上的中国印,反映了其古朴瑰丽的艺术风貌及其特定的时代文字书风;最富生命力的“中国红”,自然地营造出东方古国深远的神秘气氛。将优美的传统花缠枝图案运用到设计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雅致与瑰丽。[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范少言 《规划师》1998,14(1):33-35
信息革命正在渗透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社会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文章在对规划师历史作用考察基础上,剖析了信息时代对城市社会的影响,认为新时期规划师超越城市及个体层面上,思考、构建人类社会各群体及城市的未来,以人为本,实现规划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城市广场被誉为城市的客厅,它与街道一起构成了城市空间的秩序。城市文化游憩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城市空间艺术的精华和城市空间的节点。东风广场周围环境建筑缺乏规划控制,空间较为平淡,缺乏主题空间,没有高潮;建筑物的空间层次感较差,建筑立面风格各异,色调、材质、造型都不统一。本文从城市设计和环境行为举角度对东风广场讲行了多维唐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时间周而复始,时间变亦不变,在连续变化的阶段中“绵延”表现了持续性和存留。知觉和体验在时间与场所空间中获得。在时问的绵延中记忆将空间体验在意识中浮现并得以重新体验。情景构成了城市建筑的记忆。记忆是现时对过去的再体验,是空间结构的向导,是时间的度衡。体验的“生活时间”由记忆衡量。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建筑空间构成了“生活时间”的衡量框架。时间中具体的空间和建筑体验永远是知觉建筑现象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文化·空间·生态·载体—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四大要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德雄 《规划师》2002,18(8):40-43
结合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梅东片景观设计和厦门东南海岸城市设计的实践,强调滨水地区城市设计要注重从水的文化要素、空间要素、生态要素和载体要素4个方面综合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10.
夜·夜·夜     
田滢 《现代装饰》2007,(8):9-29
筹备本期专题的时候,我们向设计师们询要夜场的案例,末了总不忘多问一句,你平时泡吧吗?绝大多数的答案是肯定的。室内设计是一种强度很高、弹性也很高的工作.为了疏解巨大的压力,许多人选择以“泡吧”的方式宣泄,这一部分人。显然对酒吧文化颇有发言权.他们是幸运的,一种他们认可的、甚至钟爱的文化通过他们手中的笔得以诠释给世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与记忆:心理学视维中的城市历史延续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蓉 《南方建筑》2004,(4):65-68
所有的城市都包含了记忆的因素。城市的记忆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通过显性物质实体与化心理潜质在现实、未来中存在、变化与延续着,它成为城市人感知、体验与理解自身与其生存环境在时间因素中延承变换的基本脉络线索。但是,在城市大规模的改造与更新进程中,城市记忆的人为破坏与丧失已经再也不能使城市成为人们记忆中那熟悉的家园和故乡。为了避免割断和扭曲城市的历史,保持城市个性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塑造城市精神的真实性与独特性,对城市进行类似于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记忆分析方法不失为一种研究城市历史延续与发展的科学方法。本试图在心理学的范畴为城市历史延续与发展研究提供一个视角,从城市记忆这个更为内在和深层的结构上对于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山地城市具有复杂的地形条件,因此也相应地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文章分析了山地城市的生态现状及相关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城市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生态要素与山地城市的有机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3.
杭州湖滨街区城市环境意象与空间景观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海燕  王竹 《华中建筑》2004,22(6):95-97,103
湖滨街区位于城湖结合的敏感地带,在城市空间景观中是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互相渗透的过渡地带。该文以解读城市形象为目的,运用城市意象分析方法,诠释了杭州湖滨街区城市环境特色及空间景观的生成与塑造。  相似文献   

14.
熊兹花 《华中建筑》2008,26(11):203-20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破旧的老区上掀起了一轮建设的狂潮。在这种狂潮中,一片片旧区被拆除,伴随着的是无数城市记忆的丧失,以及城市结构的人为重组。针对拆迁建设和城市记忆的丧失,人们应该做出选择并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毕文婷 《重庆建筑》2005,(11):32-35
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生活事实的物质反映,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天际轮廓线,它反映了城市的独特性格。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城市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城市所在的地理环境,在城市规划的控制中强调对历史上形成的天际轮廓线进行有效的保护,对城市中建筑和环境的改变要采取谨慎的态度。本文探讨了城市天际轮廓线保护的重要性和城市天际轮廓线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重庆为例谈了城市天际轮廓线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寻找南宁建设公园城市的基本思路,以人居环境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发挥南宁"小水"资源丰富、沟渠通达的城市生态资源优势;以城市环境生态和风景旅游为引导,开展以山水城市为导向的城乡规划。提出了南宁公园城市的建设方略:保留水网水系,代替"填浜筑路",留出南宁生态廊道和更多的城市公共休闲、文化和商业空间,形成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网络化"。同时,探讨了南宁建设公园城市作为巨大的公共资本投入应如何构建和依托公共政策,探索出一套能让规划项目具有落地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行动计划图径,构建一个多部门统筹管理、社会力量协调参与的开放平台,将公园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17.
宗轩 《时代建筑》2011,(6):68-75
唐山博物馆作为唐山市经历了大地震考验的唯一保存下来的一组大型公共建筑,其改扩建项目在建设之初就被赋予了传承城市历史、记忆城市的使命。文章从对既存环境的延续、建筑与功能的更新及空间与生活体验几方面解读新唐山博物馆设计,寻求作为城市中的建筑记忆城市、融入城市生活的本源。  相似文献   

18.
建筑作为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其设计直接影响着现代城市的认知感。针对现代城市种种问题,提出建筑应体现“集体记忆”,具有城市属性,应把建筑首先作为一种具体存在,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探究它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蓉 《南方建筑》2006,(11):5-9
论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阐述了城市形态与城市记忆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记忆心理学基础理论与社会学调查访谈的方法,探讨了有助于保持集体记忆的城市形态要素,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集体记忆的城市--城市形态构建的时间观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蓉 《华中建筑》2006,24(1):62-65,72
城市形态与城市记忆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当前城市规模的改造与频繁的更新不仅使城市物质形态丧失记录真实历史的功能,同时也给城市社群带来种种的记忆认知、认同问题。该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阐述了城市形态在纵向历史的时间观和横向空间结构的价值取向经过分析认为,设计者应以连续动态的时间观来看待城市形态的演变以及城市历史层级化的过程并且,城市形态的构建也应切实反映公众、集体的利益,使其在社群交流互动中达成认同。关键词集体记忆城市时间观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