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长油田地处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含油污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采用热洗→三相分离→压滤→固化技术路线对延长油田某采油厂含油污泥进行了现场处理试验,热洗法对于含油污泥具有很好的除油效果,除油率达到90%以上;压滤后污泥制成的砖抗压强度达到10MPa以上,浸出液COD值达到外排标准,可用于井场建设,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
含油污泥回收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油田开发进度的加快和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如何处理和利用含油污泥已成为各大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回收处理技术的现状,类比解析了溶剂萃取、化学清洗、调质-机械分离、热解、超声、微波、回注调剖、电动力学、冷冻熔融等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和特点;并结合实际分析、探讨了延长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企业生产中,“污泥、污水、污油”的处理是三大难题。大庆采油五厂通过“点石成金”,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循环处理后变成了促进油田生产的“宝贝”,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油五厂工程技术大队研发的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将含油污泥经悬浮、乳化处理后用作深度调剖剂的成分之一,回注到地层中。该项技术不仅解决了污油泥污染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及对污水水质认识的提高,油田容器含油污泥的清淤工作量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处理油田产生的含油污泥,2009年大庆油田在第四采油厂新建了以调质—离心为主体工艺的含油污泥处理站,对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对处理工艺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处理后的污泥含油指标达到了≤2%的处理指标要求,实现了含油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为油田含油污泥的有效处理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油田含油污泥的出路问题,使油田含油污泥不再污染环境。含油污泥经过化学剂的处理后变成活性含油污泥,可用于注水井调剖,大大提高了污泥的附加值,降低了含油污泥处理成本,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泥是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多相分散体系,组成复杂,是由黏土颗粒、有机质、絮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矿物质等混合形成的污泥。含油污泥来源于石油开采、集输和炼油过程中产生,含油污泥主要影响石油化工行业和环境。国内外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萃取、机械分离、超声波、微波填埋、焚烧、裂解、化学热洗、固化、堆肥、调剖等处理方法。每种处理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对含油污泥进行分级处理和对处理方法进行分级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加强了对油田含油污泥排放的重视,含油污泥已被列为HW08种危险固体废物.因此,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属于危险固体废物的含油污泥已经显得十分紧迫,已成为石油企业面临的问题.舍油污泥处理方法主要有调质-机械分离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回注与调剖技术.回注与调剖技术不仅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含油污泥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为污泥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项切实可行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部分高含水海上油田大泵提液的快速实施,油田采出液量加大,处理流程中随之产生的含油污泥逐年增加.利用复配型高效油泥分离剂,采用热化学分离法处理含油污泥,形成了热化学反应—静置分离—油层回收—污水循环利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结果表明:现场含油污泥样品经处理后,油泥中的原油回收率高达94.15%,实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  相似文献   

9.
百色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应用研究概况,探析了含油污泥预处理工艺及效果,探讨了百色油田含油污泥和混合粘土制造建材的可行性及经济性.百色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可有效避免污泥在污水处理系统的恶性循环,提高净化后的污水水质,减缓站区周边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 ,对注水井调剖 ,封堵高渗透层段 ,调整吸水剖面 ,提高中、低渗透层段的动用程度 ,可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开展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的目的 ,一方面可解决含油污泥外排问题 ,减少环境污染和含油污泥固化费用 ;另一方面可为油田寻找一种价格低廉的调剖剂 ,使含油污泥变废为宝。 2 0 0 3年该技术现场实施 11口井 ,累计处理含油污泥 180 0 0m3 ,受益油井增油 110 0t,降水 1 2×10 4m3 ,创经济效益 5 5 0万元 ,投入产出比为 1∶4。同时减少了含油污泥外排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具有较好的社会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延长油田含油污泥的特点,采用生物酶复配乳化剂对含油污泥中的原油进行回收处理,并研究了固水比、药剂用量、处理温度、搅拌时间和循环利用次数对含油污泥中原油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当含油污泥固水比为1∶3、药剂用量为5 g/kg、处理温度为40℃和搅拌混合时间为20 min时,原油的回收率可达99%以上,且处理后污泥中的含油量低于20 g/kg,可用于铺设油田井场和通井路,对油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油田采出液中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随着采出液的处理,在系统各处理容器中沉降大量的油泥,这部分油泥造成注水水质严重超标,堵塞地层,影响注水井增注措施效果,直接排放又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重点论述油田采出液中含油污泥的固化机理、无害化处理工艺及工业化应用效果,认为该项技术先进、使用可靠,解决了含油污泥长期困扰油田注水、外排水水质超标以及污泥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马寨含油污泥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用固化的方法对马寨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研究。加入水硬性固化剂,将含油污泥中的油、硫化物、有机和无机有害物质固化包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大幅度降低了含油污泥中有害离子及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固化后的固化体抗压强度接近国家一级烧结砖的标准,能满足部分建筑用砖要求,实现了马寨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4.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之一,河南油田每年产出近5×104 m3的含油污泥,为充分回收利用含油污泥,引进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剂处理,使其变成活性稠化的调剖剂,能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地层,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污泥污染与利用问题,提高回注污水水质,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含油污泥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含油污泥的处理是油田环境保护的重点。本文从含油污泥的特性出发,选择回转窑焚烧炉焚烧处理,在回转窑焚烧炉后设置二次燃烧室,产生的尾气经急冷、酸气脱除、除尘等装置处理后达到伊拉克当地排放标准,最终实现了该油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油田含油污泥是一种量大而面广的污染源,具有物理化学性质复杂等特点.由于收集、处理难度大,处理工艺复杂,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各油田非常关注、也是困扰石油行业的一大难题.文章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泥的来源、含油污泥的性质及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总结论述了目前中国石油在污泥收集、含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油田含油污泥特点与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油田含油污泥的来源及特点,介绍了处理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方法,并对其主要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估,提出了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油田生产中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困难、成本高,含油污泥回注是一种低成本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常规回注 调剖法仅能回注粒径较小的含油污泥颗粒,不能充分回收利用含油污泥。为此,将含油污泥颗粒经球磨处理至 微纳米尺度,并添加石油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通过搅拌、超声、离心形成稳定的驱油体系,研究了含油污泥微纳 米颗粒驱油体系的粒径分布、乳化能力和驱油性能。结果表明,驱油体系中含油污泥微纳米颗粒的粒径中值为 158 nm。该体系在室温(25℃)下静置4d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悬浮性,油水完全分离的时间≥5min;在60℃下与 煤油的界面张力为7.4×10-3mN/m,乳化能力较强。由于乳化与封堵的双重作用,含油污泥微纳米颗粒驱油体系 的注入能力和驱油效果好于表面活性剂驱,适用于中低渗透油藏。在60℃、注入量为0.5PV、注入速度为1mL/ min的条件下,其驱油效率较水驱提高约20百分点,较表面活性剂驱提高约8百分点。含油污泥微纳米颗粒驱油 体系的制备方法可完全处理含油污泥,实现含油污泥的高效再利用。  相似文献   

19.
X703 200809581含油污泥固化处理技术研究[刊]/岳泉,唐善法…(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8(12).-51~52通过直接加入促凝剂,对大庆油田采油四厂的含油污泥进行了固化处理,评价了含油污泥固化物的环境安全性能。结果表明,促凝剂 B 加量为10%时,含油污泥固化物抗压强  相似文献   

20.
《石油化工应用》2017,(3):50-56
随着长庆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姬塬油田每年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无法直接排放,处理费用高,给油田开发和环境保护都造成巨大压力。综合考虑油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国内外调研、室内研究以及姬塬油田储层适应性分析与评价,对姬塬油田含油污泥用于调剖堵水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建立了基于油田污泥的调剖剂配方,并形成了污泥回收、处理、注入工艺流程和基于含油污泥调剖剂的复合段塞深部调剖工艺技术,为姬塬油田的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