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甜蜜小点     
擂沙汤圆 糯米粉150克 澄粉50克 咸蛋黄2个麦片100克 酥花生碎10克 炼乳、奶粉、牛奶、麦芽糖、白糖各适量 制作: 1.把澄粉放盆里,加入适量开水烫熟并揉匀后,再加入糯米粉和清水,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把咸蛋黄上笼蒸熟,取出来用刀压碎后,加入炼乳、奶粉、牛奶、麦芽糖和白糖,做成流沙馅待用.另把麦片、酥花生碎和适量白糖放一起拌匀成粘裹料. 2.把糯米面团搓条下剂,分别包入流沙馅,逐一搓圆后上笼蒸熟,取出来滚匀粘裹料便好.  相似文献   

2.
红糖年糕的蒸法:配料:糯米四斤,种米(早米)一斤,红糖三斤七两.做法:米搭配好以后,要放在冷水里浸泡二至三个小时.然后把米洗干净,最后进行磨浆.怎样使米浆磨得细腻呢?磨时推力大小要均匀,勺米下磨口时要适量、均匀,不能时多时少.在磨浆下米时,还得搭配适当的水分.一般是米二份,水一份,掌握在年  相似文献   

3.
糯米烧麦     
糯米(北方人叫江米)烧麦是江苏省扬州、镇江地区的传统风味食品.它以糯米、肉丁为馅,面粉为皮,包好后上屉蒸制而成.具有香美柔软,油而不腻,经济实惠等特点.由于它原料来源方便,制作过程简单,久已成为著名的大众化南方小吃.馅的原料及配制:糯米二斤、熟肉丁半斤、酱油三两、白糖一两、猪油半斤、葱、姜、味精、料酒少许.先将糯米洗净,用温水(夏季用凉水)浸泡四小  相似文献   

4.
山东芝麻水磨汤圆用料:江米2斤,白糖6两,板油3两,黑芝麻3两.制作:1.江米洗净,冷水泡1.5小时,带水上磨磨成江米糊,用布袋压干水分,倾入盆内.取5钱江米糊上  相似文献   

5.
叉烧肉粽原料:葱屑(末)1碗,蒜泥1匙,叉烧肉1斤,腊肉5两,咸鸭蛋黄12个,盐2匙,味精2匙,胡椒粉1匙,五香粉1匙,酱油半碗,沙拉油半碗,圆粒糯米2斤,粽叶1斤,甜面酱适量.制法:将葱屑炒一下,再放蒜泥、叉烧肉、腊肉丁,炒1分钟后加入盐、味精、胡椒粉、五香粉、酱油、沙拉油拌匀.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适宜速冻汤圆加工专用糯米的关键性指标及指标范围,以22种糯米为原料制备速冻汤圆,探讨糯米主要成分、糊化特性对汤圆质构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汤圆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汤圆综合品质的关键性指标,结合聚类分析得到适宜加工汤圆的原料糯米关键性指标的范围。结果表明:糯米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峰值黏度、崩解值、回生值、最低黏度、最终黏度、热焓与汤圆的质构品质存在显著(P0.05)相关性。影响汤圆综合品质的关键性指标为糯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适宜加工速冻汤圆的原料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应大于2.52%,脂肪含量应小于1.03%。  相似文献   

7.
陈晨 《烹调知识》1997,(1):47-47
一、麸肉汤圆 原料:小麦麸100克,猪肉250克,糯米粉250克,葱、姜、食盐、味精适量。 功效:收敛止汗,主治虚汗、自汗、盗汗等症。 做法:将糯米浸泡1—2天,泡发,淘净,水磨成浆,放入洁净白布袋内,滤去水分,晒干,制成糯米粉备用。小麦麸在铁锅内炒成黄色;猪肉剁成肉末;葱、姜切成末;加食盐、味精、水适量,放入盆中,拌成馅备用。将干糯米粉,加水适量,和好备用。然后将肉馅放入糯米粉团内,搓成汤圆。锅内加清水,用快火烧沸,将生汤圆放  相似文献   

8.
脆皮汤圆原料:速冻黑芝麻汤圆1袋(15个)鸡蛋2个面包糠100克蜂蜜50克色拉油1200克(约耗50克)淀粉适量制法:1.鸡蛋磕入盆内,抽打均匀,随后将汤圆逐一挂匀蛋液并沾一层淀粉,然后再挂蛋液并沾匀面包糠。2.净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把汤圆放入漏勺,入锅浸炸至汤圆浮出油面且色  相似文献   

9.
记忆中的推汤圆已是近20年前的事了……如今,吃汤圆早已不再是春节仅有的隆重“待遇”了酒米·元宵推汤圆撰文:李祥林后新感摄影:唐跃武老四川们把日常煮饭用的米称作“饭米”,而把春节做汤圆用的米称作“酒米”。酒米者,糯米也,那是稻米家族的一个变种,以粘性忒强著称。但“酒米”之名,《辞海》无载,《现代汉语词典》也难觅踪影,显然它不登全中国认同的大雅之堂,应是土头土脑、土生土长的老四川方言。“药酒浓无敌”(杜甫)、“万里桥边多酒家”(张籍)、“益州官楼酒如海”(陆游),地灵人杰的巴山蜀水,酒文化自古发达,米…  相似文献   

10.
八珍凉果 主料:糯米500克,白糖75克,清水适量,豌豆黄2000克。 辅料:大米粉250克,杏仁、花生仁、芝麻仁、桃仁、松仁、榄仁、瓜籽仁、珠仁、京糕、瓜条、金桔、青梅、蜜枣、杏肉、菠萝、葡萄干各适量。 制作:1.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6小时,沥净水,上笼用旺火蒸1小时,取出放入盆中,浇入开水2公斤,盖上盆盖,浸泡15分钟,使糯米吸饱水份,然后将米捞入屉中,再蒸30分钟取出,仍放入盆中,用木槌捣烂成团,摊在湿布上晾凉待用。 2.制豌豆黄:①先将琼脂10克用水洗净,泡透,加入250克清水,蒸化过箩待用。②把豌豆500克磨碎成  相似文献   

11.
正黑芝麻汤圆用料:猪油150克,炒熟的黑芝麻300克,白糖100克,水磨糯米粉(普通糯米粉)适量、开水适量。做法:1.黑芝麻打成粉,把猪板油的筋膜剔除干净,切成极小的粒,与白糖一起加入到黑芝麻粉中,用力揉搓,至芝麻粉变得有黏性、润泽即可,再揉搓成大小均匀的球;2.水磨糯米粉放碗中,加入适量刚刚烧开的水,用筷子迅速搅拌,待其不烫手,揉成软硬适中的粉团;3.和好的糯米面团分出小剂子,揉圆,按一个小窝,把馅心包进去,搓圆;4.煮开半锅清水,把汤圆下到锅中,浮起之后再煮两分钟即可关火。  相似文献   

12.
用料:江米(糯米)二斤,青红丝五钱,豆馅二斤,白糖二两五(外用).做法:把江米洗净,放一铝盆里,加水(以没过米二厘米为好),上屉用旺火蒸熟(约半小时).将其倒在案板上,摊开晾凉,再用屉布揉匀.取一块干净小案板,用  相似文献   

13.
主要探讨以粘米、糯米等为主要原料制作鄂东经典小吃粘米粑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制作技术关键,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粘米粑口感品质的4个因素是:粘米与糯米的配比、炒粉的时间、加盐量及汽蒸的时间。并利用L9(34)正交试验总结出粘米粑制作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粘米∶糯米=92%∶8%、炒粉时间20 min、加盐量0.5%、汽蒸时间30 min,供食品生产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太极八宝饭     
此菜是在传统菜品“蜜汁八宝饭”基础上创新的。它以造型逼真、营养丰富赢得了顾客的喜爱。现将其制法介绍给大家。 原料:糯米100克 黑米80克 莲米、苡仁、芡实、百合各5克 葡萄干、桔红、冬瓜条各少许 猪化油50克 白糖150克 网油一小张 黄瓜、胡萝卜各一根 红、白果球各一个。 制法:1.先将莲米、苡仁、芡实、百合洗净,入笼蒸(火巴)。桔红、瓜条切成豌豆大小的颗粒。黄瓜取皮与胡萝卜分别切成八卦的八个卦形,用沸水氽后漂凉待用。 2.黑米用水浸泡 24小时后加 30克糯米洗净(因黑米粘性不强,故加少量糯米调节粘性),入沸水锅内煮至刚熟便捞起,用沸水冲凉,拌以适量的糖、猪化油和八宝原料制成“黑米八宝饭”。再将剩下的糯米洗净入沸水锅,煮至刚熟捞起、冲凉,拌以适量的糖、猪化油和八宝料制成“糯米八宝饭”。  相似文献   

15.
朝鲜族的打糕、北方的糍粑、南方的年糕以及祖国各地以糯米为原料的各种特色糕点和风味小吃(如宁波汤圆、孝感米酒等数不胜数),令人垂涎三尺。糯米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种仁。抓一把上好的糯米在手,长长的米粒有如象牙般洁白晶莹;闻一闻,透出一股稻米特有的清香。中国人是以吃大米为主(特别是南方人)的国家,稻的类型很多,按米  相似文献   

16.
腊味窝饭 原料:糯米1000克 腊鸭100克 香肠100克 生姜丝10克 香葱花15克 生抽王、花生油各适量  相似文献   

17.
用料:糯米(江米)二斤,白糖一斤五两,猪油三两,熟白芝麻五钱,红枣一两,瓜子仁三钱,糖冬瓜条五钱.做法:先将糯米拣、洗干净,在清水中浸五小时后,磨成米浆(或用面杖擀碎),装在粉袋里稍沥去水分,将粉团倒在盆里,搓碎成稠米浆.取一净锅,放入清水  相似文献   

18.
正黑芝麻花生汤圆用料:糯米粉400克,芝麻1 2 0克,花生4 0克,植物油5 0克,白砂糖100克,水325克做法:汤圆馅做法:1.黑芝麻和花生分别放入锅里炒熟;2.花生去皮用擀面杖压碎,黑芝麻用料理机磨成粉;3.花生碎、黑芝麻粉、糖和油一直搅拌成馅备用;汤圆做法:  相似文献   

19.
刘冲 《四川烹饪》2004,(9):47-47
蜜汁荷叶包饭原料:大米150克糯米150克干玉米粒50克绿豆50克蜜饯100克白糖100克冰糖100克鲜荷叶4张制法:1.大米、糯米、干玉米粒、绿豆分别入清水锅煮至八成熟捞起;蜜饯切成细末;鲜荷叶入沸水锅略焯一水,捞起透凉待用。2.把煮后的大米、糯米、干玉米粒、绿豆纳盆,加入白糖、蜜饯混合均匀,制成饭坯。3.荷叶逐张铺在砧板上,将和好的饭坯放在荷叶上卷成大小均匀的卷,然后入笼蒸约30分钟,取出改刀成小节,剥去荷叶装盘。4.净锅上火,掺入适量清水,加入冰糖熬至糖液浓稠时,起锅淋入盘中,即成。特点:香甜滋糯,鲜美可口。八宝荷叶包饭原料:大米200克…  相似文献   

20.
豆沙馅,又称澄沙馅,是制作月饼、点心、豆包等多种食品的配料.它的具体制作过程如下:备料:红小豆24斤,砂糖32斤,植物油6~8斤,饴糖(糖稀)15斤,桂花二斤.煮豆提沙:先将小豆淘洗干净,大致按1斤豆2斤水的比例入锅煮烂,煮时先以旺火煮开,再以慢火焖煮,豆烂以后.再将小豆搅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