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运行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作为智能输电线路技术支撑系统的重要部分,能提高输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帮助运行人员更好地掌握当前线路的运行状态。为确保输电线路增容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文中研究提出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对输电线路增容运行后的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各微气候监测参数后验分布的随机序列来建立风向、风速和环境温度等气候概率分布模型,结合线路负荷电流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来预测导线的温度分布,从而给出线路增容运行的风险指标。基于夏冬2季的典型监测数据,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动态增容系统给出的热容量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路运行风险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内,满足电网运行和调度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脆弱线路辨识是电力系统运行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在电网—天然气网耦合背景下,天然气网的运行状态对电网运行影响深刻,因此提出一种考虑天然气网影响的电网脆弱线路辨识方法。首先,构建电网—天然气网耦合系统优化模型,求解得到系统初始运行状态。在此基础上,基于熵理论,建立线路耦合脆弱度因子,用于反映天然气网气源故障对电网线路脆弱性造成的影响。然后,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建立线路结构脆弱度因子和运行脆弱度因子,从结构性视角和运行状态2个方面揭示电网固有的脆弱性。综合上述脆弱度因子,得到用于辨识电网脆弱线路的综合脆弱度指标。采用网络效能和系统输电效率2个指标反映线路故障对电网的影响,验证所辨识出的脆弱线路。由IEEE 30节点系统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组成的电网—天然气网耦合测试系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天然气网对电网脆弱线路辨识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求,提出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在线监视与智能诊断平台技术方案。并对其中的状态信息采集、系统健康评估、系统故障分析与定位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已经在调控中心试点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智能电网调度控制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视、评价、预警及故障的提前感知,提高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故障录波双端测距系统及其在广西电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恒  郑发林 《广西电力》2005,28(5):46-49
为提高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安全、准确、迅速处理电网事故的能力和电网现代化运行管理水平,利用已有录波器联网数据进行双端测距,解决了输电线路发生经过渡电阻短路时单端测距不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波动性极强的风光电大规模并网,高比例新能源电网中输电线路常常呈高传输功率峰谷差、低输电效率的状态,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为此,提出分区分层优化输电线路功率的思想。首先,利用所提指标对电网进行分区,使区间联络线成为电网中待优化输电线路。在分区基础上建立区间-区内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用以确定传输功率峰谷差最小且输电效率最高的区间联络线期望功率,下层模型引入区内源荷运行约束,寻找最大程度实现联络线期望功率下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的源荷协调调度计划。分别选用NSGA-Ⅲ-DE算法和NSGA-Ⅱ算法迭代求解上下层模型。最后,通过甘肃电网实例仿真,证明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础,准确对线路状态进行综合量化评估是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如何将分散、海量、多态的状态信息转化为知识,进而判断设备所处的健康状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在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某省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的实际,提出了输电线路全状态评价功能参考模型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路智能化发展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在强调"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坚强"是指以特高压电网为主网架、各级电网共同抵抗电网事故的坚强电网,而"智能"是指在此基础上实现电网的自动化及互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输电线路智能化建设是成功打造智能电网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电网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研究输电线路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尤为重要。结合实例,从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直升飞机智能巡检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巡线机器人、无人机巡视等方面,指出了输电线路智能化建设对提高输电线路检修工作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分析电网运行中线路的运行状态为出发点,提出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电网脆弱线路短路潮流计算方法,提升潮流计算速度、降低线路损耗.通过分析电网脆弱线路短路潮流计算模型可知,潮流计算模型的非线性特点,导致其在计算时数值解法无法保证最佳收敛获取最优解,通过将Metropolis准则融入遗传退火算法中,利用改进的遗传退火算法判...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故障,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状态评价的模型及以贝叶斯方法为基础的输电线路故障预测简要模型和基于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的线路检修策略选择模型,实现对输电线路的状态评估、故障诊断及检修策略的选择,为及时发现线路运行的异常状况,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输电线路智能化建设是构建智能电网、满足新能源发展需要、实现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关键环节之一。介绍了浙江电网输电线路智能化的建设目标及规划方案;结合应用实例,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直升飞机智能巡检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输电设备状态评价等方面,分析了支撑浙江电网输电线路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指出了输电线路智能化建设对提高输电线路检修工作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数据总线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为了实现调度控制系统的横向集成、纵向贯通,针对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对数据传输提出的高效实时、安全可靠、跨区跨级传输等要求,提出了数据总线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工业总线技术、中间件技术、订阅/发布策略等进行融合、扩展,实现了横向跨区的数据传输,同时支持各级调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交互。数据总线技术已应用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并实现了国调、"三华"等多级调度的部署运行。实践证明,数据总线技术能够较好地满足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需要,保障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安控装置集中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大电网调度控制的技术需求,分析了现有安控装置集中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支撑平台一体化建设新一代安控装置集中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了集采集-监视-告警-预警-辅助决策-控制功能于一体的软件体系;提出了安控装置采用不同规约同时与2个管理系统实现双连接通信的工程应用方法,解决了新安控装置集中管理系统与现役系统的过渡衔接问题;基于类定义和运行要素的层次化安控系统与控制策略模型,开发了安控策略解析服务功能,可为在线安全稳定分析等应用模块提供策略解析服务;基于"横向隔离"的安全防护策略,与管理信息区工作票管理系统、离线分析计算系统互联,实现了定值单闭环管理,为输电断面实时限额计算、安控策略适应性校核提供数据支撑。最后介绍了系统在安徽电网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网互联和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跨区输电的快速发展,电网运行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大电网运行监控画面也提出了新要求。文中针对现有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画面浏览方式无法满足在同一幅画面中集中监视跨调度机构的特高压联络线的问题,提出一种电网图形广域维护和浏览方式。该方式通过引入设备模型广域检索、广域文件统一管理和推送、画面广域模型的定义和维护、实时画面广域浏览等技术,实现特高压互联电网关键设备的一体化监视。该技术已在调控中心试点应用,满足送受端国调分中心、省调对特高压跨区交直流设备运行状态和运行风险提示的实时监控需求。  相似文献   

14.
总线作为调控系统的数据通信的基础,承担了系统内的数据交互工作。随着电网运行一体化特征日趋明显,当前总线难以满足跨越不同调度机构的调控系统间数据交互的需求。分析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总线的体系架构,针对调度数据网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多级调度一体化协同运作的广域数据总线体系架构,并分析了电力调度域名管理、广域分布式代理、广域服务总线、广域消息总线等关键组成部分,实现了服务的广域共享和消息的高效传输。最后阐述了广域数据总线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输电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代理终端接入的安全,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迫切需求。文章基于可信网络连接的优势和原理,结合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代理终端安全防护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可信网络连接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代理终端可信接入方案并详细阐述了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代理终端安全接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数学模型广泛运用于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其参数的准确性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密切相关,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为获取输电线路参数提供了新的手段。针对目前参数辨识算法缺乏测量误差对辨识结果影响的研究,提出基于抗差最小均方估计(robust least mean squares,RLMS)的输电线路参数辨识算法,该算法以抗差函数代替传统最小均方估计算法中的均方误差,并通过自适应阈值法调节阈值,进而使得辨识算法在抗噪声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不同时刻的计算结果,提出了基于核密度估计和点估计法提取结果的统计特征,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所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