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冲击破碎技术对截割滚筒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将其设计为振动形式.利用MATLAB软件对截割滚筒中关键的偏心锤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COMSOL软件对行星齿轮结构固有频率进行分析,发现工作频率远小于固有频率,不会发生共振问题.将设计的新型截割滚筒应用到煤矿工程实践中,采煤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采煤机是矿井日常生产作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采煤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矿井采煤工作的安全性与开采工作效率.基于此,以MG300/730WD采煤机为例,对MG300/730WD采煤机设备控制电源系统主控制系统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深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技术改造工作方案.改造效果表明,M... 相似文献
3.
针对MG200/446型采煤机截割部壳体变形、噪声严重、轴承频繁损坏、花键轴断裂等问题,分别对截割系统中的壳体、输出端、高速端和行星减速器等构件进行了优化改进。优化改进后的对MG200/446型采煤机截割部在井下进行了工程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壳体的耐磨性、刚度以及抗冲击性能显著提高,解决了行星头筋板开裂、轴承频繁损坏、齿轮噪声大、行星减速器频繁故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机械强度》2017,(2):254-260
采煤机在工程过程中承受着复杂的载荷冲击,这会使得采煤机截割部出现复杂的振动现象,这种复杂的振动现象一方面会增加螺旋滚筒、摇臂壳体和齿轮传动机构等部件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会对采煤机的截割性能造成影响。为研究采煤机截割部的工作稳定性,采用集中参数建模法建立采煤机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振动数学方程,并利用Matlab对其进行求解,得到截割部外载荷作用下,处在不同工作角度时的时域和频域振动特性规律,然后利用刚柔耦合混合建模的方法,建立截割部的三维模型,利用Adams和Ansys联合对截割部的负载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采煤机截割部动态响应。为研究采煤机截割部的动力学特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分析结果为改进采煤机截割部设计、提高其工作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摘要:简要介绍了MG300/70卜wD型采煤机的概况,针对该机组在生产中调高齿轮泵易损坏的状况,分析了原因,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改造后取得的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MG150/345型电牵引采煤机截割部扭矩轴在截割电机负载超载情况下易发生断裂,不能实现对截割电机保护的问题,通过对采煤机截割部壳体进行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寻找其应力集中点,设计了优化改造方案。经优化后验证,有效解决应力集中问题,满足设计要求,大幅提升了采煤机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采煤机截割部所承受的载荷传递至机身导致设备振动严重的问题,以MG300/700-WDK型采煤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基本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截割部调高摆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构建试验平台对其在空载和加载工况下截割部的振动情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应选用刚度和阻尼较大的调高油缸;空载工况下在第一个振动测试点的能量主要集中在198 Hz的位置,第二个振动测试点在252 Hz的位置;加载工况下第一个和第二个测试点的能量均主要集中在108 Hz与216 Hz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煤机截割部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的状况,对采煤机截割部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截割液压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并将可变蓄能器、峰值力矩限制器以及转速控制器引入传统采煤机截割液压系统中,以实现对截割液压系统的精确改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冲击动载荷条件下,考虑采煤机截割部电动机机械特性时截割部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在Adams中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模型,在Simulink中建立了截割部电动机模型,通过Adams/Controls模块将传动系统与电动机模块联合,进行机电耦合仿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电耦合模型能够对施加的载荷进行实时反馈,随着冲击载荷的施加,电机的输出及各部件的角速度会降低,加速度波动会大幅度增加。各部件角速度和加速度频谱符合理论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的分析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机械传动》2015,(1):131-134
基于Pro/E、ADAMS、ANSYS及MATLAB多款软件联合仿真,建立了新型平行轴齿轮传动的采煤机截割部刚柔耦合模型,应用ADAMS/Vibration模块对其进行振动分析,通过观察系统的主要振型获知截割部的各激励源不会激发截割部系统发生共振,但观察系统第33阶振型,发现在截割部质心附近,出现了较大的扭转振动,为了提高该采煤机截割部的稳定性,对其传动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截割部质心处x、y、z3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响应幅值分别降低了74.2%、64.83%、7.02%,扭转振动明显减小,其他测试点振动幅值也都明显减少,此外壳体的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变形幅值也得到明显改善,分别减少了95.9%和93.98%,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MG300/700采煤机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协调控制方法下采煤机牵引部双电机驱动系统的动态力学响应,得到结论:在传统的主从控制方式下容易造成采煤机偏载运行,而在交叉耦合控制方式下,采煤机抗干扰能力强,能有效控制销轮销轨的偏载率。由此结论可知,鲁棒性好的交叉耦合控制方式更适合采煤机牵引部双电机驱动协调。 相似文献
14.
截割部行星架作为采煤机的关键零件,其时变可靠性对采煤机的综合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Pro/E建立以截割部行星架为模态中性文件的采煤机刚柔耦合模型,研究截割部行星架的动力学性能,获得了截割部行星架薄弱区域和动态应力。基于Matlab获得了截割部行星架薄弱区域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利用Kstest函数验证其拟合的合理性。依据疲劳寿命可靠性理论,建立了截割部行星架疲劳寿命可靠性模型,计算得到基于Copula函数的截割部行星架多薄弱区域时变可靠度由0.936 2呈指数退化趋势,直至截割部行星架失效,结合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理论分析了截割部行星架多薄弱区域设计变量对其时变可靠性的影响程度,为截割部行星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准确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Pro/E、MATLAB、ADAMS和ANSYS联合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部的刚柔耦合振动模型,利用ADAMS/Vibration模块进行振动分析,识别出截割部模态参数以及容易被激发的振型.结合滚筒转速、硫化铁包裹体尺寸以及截齿排列形式,识别出引起截割部较大振动的截齿位置.为截割部薄弱环节以及截齿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截割臂的模态计算分析过程,对截割臂的模态参与程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数学处理方法,对截割臂的振动响应程度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频率范围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系统在采煤机故障检测中的应用,以某矿MG-300/700-WD采煤机截割机构故障诊断系统为例,简单介绍了监测数据准备与本文所用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建立过程,通过比较不同匹配阈值下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达到允许误差所需训练次数,以及评估故障诊断效果,对神经网络故障检测模型结构中匹配阈值q的取值进行优化选择,确定了最优匹配阈值为q=0.43。研究结果确保了采煤机截割减速器箱故障预测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工作面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依据我国煤矿井薄煤层的赋存情况以及地质情况,对MG200/495-QWD采煤机的技术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特殊防滑装置和润滑装置,通过实例分析了采煤机在薄煤层大倾角开采当中的实践应用,阐明了MG200/495-QWD型采煤机采煤技术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随机啮合参数对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的影响,以MG500/1180-WD型采煤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啮合刚度、啮合阻尼、综合误差、齿侧间隙等因素的影响,建立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纯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啮合刚度、综合误差、齿侧间隙和外部载荷作为随机变量,运用变步长Runge-Kutta方法对系统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系统动态位移响应的均值和均方差。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轮、行星轮的振动位移均值及均方差随着随机间隙、随机啮合误差、随机啮合刚度的离散程度增加而增大;且随机间隙对轮系振动位移的影响程度最大,随机啮合刚度次之,随机啮合误差最小。研究结果为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的结构优化及其工作稳定性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MG200/495-QWD型采煤机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在薄煤层大倾角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及其主要性能特点,结合现场实践经验对其相关技术参数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及设计,为实现高效开采奠定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