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全散射法测量颗粒粒径分布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田慧欣  彭晓  朱新军  孟博 《光学精密工程》2016,24(11):2814-2820
考虑传统动态光散射颗粒粒度分布测量用的反演算法复杂、精度不够、抗噪能力差,本文基于大数据思想,提出了一种动态光散射颗粒分布软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颗粒粒度分布形状参数获得大量自相关函数及其对应颗粒分布的数据;使用这些数据对子学习机进行训练。最后,针对训练数据维数较高的特点对传统Bagging算法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的Bagging集成算法集成子学习机以提高软测量模型的精度及泛化能力。通过模拟单峰数据和对300nm标准粒径进行软测量开展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测量出不同动态光散射颗粒分布的峰值及分布宽度,模拟单峰数据测量峰值精度可达1nm,300nm和503nm,标准粒径测量精度分别可达3nm和4nm,优于一般的反演算法。该软测量方法为动态光散射颗粒分布测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用动态光散射时间相干度法测量纳米颗粒粒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晖  郑刚  张仁杰 《光学精密工程》2011,19(7):1546-1551
针对传统动态光散射法测量纳米颗粒粒径算法复杂、速度慢、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动态散射光信号时间相干度来测量纳米颗粒粒径的方法,并对其所采用的算法和测量系统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动态光散射测量法的基本原理,并引出系统相干度的概念(包括时间相干因子和空间相干因子).接着,从光电探测器的统计特性出发,通过对光子计数...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光全散射法测量颗粒粒度的研究中,如何正确选择并使用反演算法来对颗粒粒径分布信息进行重建是非常关键的。根据光全散射法的相关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矩方法的反演算法,对多组光源下的消光值进行多项式拟合,提取系数得到对应矩阵方程的形式,从而求得粒径分布函数的各阶原点矩mk。实际上,球形颗粒粒径分布的各阶原点矩与粒径分布的许多特性相关,并且可以为球形颗粒系统的粒径分布反演提供一个尺度,这样将原有的复杂反演方法转换为求解矩阵方程。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计算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颗粒粒径在线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浓度液体介质中颗粒物的数目和粒径检测问题,基于几何光学原理和Mie光散射理论分析,研究光阻法对球形颗粒的检测,采用角散射并结合图像法验证信号测量的一致性。搭建了一套能采用3种方法同步测试的实验系统,通过对实验测得的6种标准颗粒的光阻信号进行标定,对不同标准颗粒脉冲幅值进行统计平均后拟合和优化,通过拟合公式进一步测定了其他颗粒的粒径。结果表明,对于标称为15.0μm和63.6μm标准颗粒的数目中位径与标称值偏差均小于2%,同时对于混合颗粒也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6.
光散射法测量表面微粗糙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基于是电偶极子辐射模型的矢量散射理论及以光散射法测量表面微粗糙度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基于该理论研制而成的光散射空间角分布测量系统的原理与结构;最后给出了两个在此测量系统上完成的实验及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粒径测量中E(γ)/E(0)的计算及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论述,所提出的计算方法为消光比粒径测量时定樯曲线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颗粒粒径和颗粒折射率是光散射颗粒测量技术中的重要参数。为了实现颗粒粒径的测量及其分档,在广义Mie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颗粒粒径及折射率对后向散射光能分布的影响,并得到了后向散射光能分布随颗粒粒径及折射率呈周期变化规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后向散射光能与颗粒粒径及颗粒浓度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的颗粒测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光散射信号分形的颗粒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申晋  郑刚  柏雪源  庄松林 《仪器仪表学报》2004,25(4):421-423,434
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号具有分形特征,通过对其特征值的分析,可以得到颗粒粒径信息。采用100nm、200nm、500nm和1000nm4种亚微米粒径范围的标准聚苯乙烯乳胶颗粒样品,分别求取了它们的动态光散射信号的分形维数。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小,对应的动态散射光分形维数越大;粒径越大,分形维数越小。从而证明了用分形维数表征颗粒粒径的可行性。与相关方法相比,分形方法具有所需的采样数据少、计算简便、适于实时测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隋国荣  程利  陈抱雪 《光学精密工程》2011,19(12):2844-2853
根据全光散射法测量粒径存在样品池壁散射及折射率改变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光纤耦合结构,并引入洛伦兹经典色散公式和多波长处理方法来实现颗粒测试.首先,介绍了全光散射法进行颗粒测试的理论,并研究现有的样品池和测量手段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入洛伦兹色散公式来处理折射率的变化;同时结合多波长处理法,获得颗粒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公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CCD传感的激光粒度测量方法和优化。在系统设计和实验参数优化基础上,设计了CCD传感器的光环尺寸,并基于Mie散射理论,建立了理论计算模型,计算了待测颗粒的理论光能分布。对标称粒径为10.9μm和57.9μm的聚苯乙烯乳胶标准颗粒进行实验,获得颗粒散射光能分布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环中心确定方法,并由编写的图像处理程序分析散射光能分布。颗粒粒径的反演结果与标称尺寸比较表明,用此测量方法得到的颗粒散射光能分布与其理论分布较一致,稳定性与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多波长消光测粒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研究现有多波长消光测粒技术的基础上 ,分析了各个波长下各透射光强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提出消光测粒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的一种新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常用的激光粒度仪反演算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基础上,为了实现各种方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的统一,提出一种基于退火演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组合的随机反演方法,该方法具有更强的全局收敛性,也具有对粒径分布形状不敏感、抗噪声能力强等优点。该算法能对具有单峰及双峰分布形式的颗粒尺寸进行精确求解,并获得合理的颗粒粒径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主成分分析在光全散射特征波长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能在用光全散射法测量颗粒粒径时选择对粒径影响较显著的特征波长进行测量,通过在可见及可见-红外波段内对粒径服从单峰R-R分布颗粒系的消光光谱,一阶微分以及二阶微分消光光谱进行主成分变换,提出一种特征波长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颗粒系的一阶微分消光光谱进行主成分变换,然后将每个波长下的一阶微分消光谱对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作为特征波长选择的主要依据,并将光谱范围的边界波长也作为特征波长。分别对粒径服从单峰及双峰R-R分布的颗粒系进行数值仿真,并采用标准颗粒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波长选择方法计算方便、易于实现,得到的标准颗粒粒径反演误差均小于3%,表明采用提出的波长选择方法能够保证选出的光谱消光值具有较高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循环流化床床内颗粒团动态参数和行为特性的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光散射原理的颗粒团运动速度、高度与浓度等多参数同时在线测量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二维冷态循环流化床试验台开展颗粒团参数测量,获得了颗粒经测量区造成的光强衰减信号,通过对上下测量单元光强信号进行互相关分析可获得颗粒团运动速度参数;对信号进行低通滤波,根据低频信号极值点时间差及运动速度测量结果,得到颗粒团高度参数;同时根据光强衰减程度计算颗粒团的浓度参数。由此实现了基于光散射原理的循环流化床床内颗粒团运动速度、高度与浓度多参数同时在线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在典型工况下,提升管中心区域颗粒团运动速度较为稳定,平均速度为3.81 m/s,近壁面区域颗粒团运动速度有较大波动且出现负值,平均速度为0.65 m/s;中心区域颗粒浓度较近壁面区域小;中心区域颗粒团高度主要分布在20~40 mm区间,近壁面区域颗粒团高度主要分布在30~60 mm区间。这为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的形成、结构及其运动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以线阵CCD作为探测组件的激光衍射粒径测量系统用于颗粒群直径分布的测量.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Chin-Shifrin积分变换粒径分布反演算法存在的两个问题:小粒径反演结果的发散和多假峰现象,并结合理论分析给出了这两种现象的物理图像.提出了修正积分变换公式以解决小粒径反演结果发散的间题并针对Chin-Sh...  相似文献   

17.
屈红  马卫红 《光学仪器》2009,31(1):15-19
激光衍射法测量颗粒粒径过程中,面阵CCD接收到的待测颗粒的衍射图样总是不可避免受到噪声污染,直接影响粒度的反演精度。通过对测试原理及衍射图样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采用曲线窗口旋滤波对衍射图样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并进行了粒子群粒度反演的数值模拟实验。经过旋滤波处理后的单峰粒子和双峰粒子的粒度分布误差从直接粒度反演的42.36%、46.099/6和39.06%、35.7%分别减小到5.3%、6.17%和6.48%、7.33%,实验结果证明了采用曲线窗口旋滤波方法,粒度分布误差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测量微粒系统的散射光强角分布中计算微粒系统的粒径分布,属于典型的反演问题.反演算法一直是激光粒度仪的关键和难点.介绍了基于米氏散射理论的粒度测试,对其求解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独立模式算法不需要预先指定粒径分布函数的形式就可获得真实粒度分布,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独立模式粒度反演算法,并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论...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article size measurement and latest industrial results recorded using an innovative optical instrumentation system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in a pneumatic suspension.The system is non-intrusive and cost-effective.A low-cost CCD camera is used to capture images of the particulate flow field,which is illuminated by a low-cost pulsed laser sheet generator.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s then determined by processing the particle images through the use of novel processing algorithms.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past on a small scale particle flow test rig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ystem is capable of measuring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pneumatically conveyed particles with an accuracy of a few percent.For the present paper results obtained when testing the system at a 4 MW industrial test facility are presented.Comparisons are made with both off-line reference data achieved through sieving and on-line laser diffraction data recorded using an intrusive,extractive,Malvern Instruments system.In general there i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results when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individual methodologies.The novel imaging system shows itself to be rugged,practical and useful under genuine industri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