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规一全过程质量控制"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新《食品安全法》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第一条管理,就是全过程质量控制。"奶粉生产的产业链条长、需要添加的辅料及营养添加剂较多,加强全程监控,并实施逐批检验,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将对恢复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信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2.
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转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将其作为抓好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全力以赴打一场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的攻坚战,重塑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防伪报道》2014,(4):54-55
目前,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洋奶粉新规己正式实施。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规定,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己直接印制在最小包岐上,不得在境内加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婴幼儿奶粉行业作为最敏感的新闻地带始终不曾平静,婴幼儿奶粉篡改生产日期屡见不鲜,进口乳粉国内分姨的“伪原姨”也不容小觑。国家质检总局此番发布的《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首先明确了中文“身份证”的必要性,中文标签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装上,从源头上保障了住装进口,能够有效避免“国内分装”现象。按照规定,监管部门还将对境外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进行原料、生产、储存、运输及管理等多方评审,符合我国要求的才被注册、允许进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和评价产品质量,还能堵住海外奶粉监管的漏洞。  相似文献   

4.
打假在线     
质检总局(?)查假奶粉(?)点监管婴幼儿配方产品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内资企业乃至跨国企业婴幼儿配方奶粉频出问题的现状,国家质检总局6月24日发出紧急通知,将采取强制措施打击婴幼儿配方奶粉造假,对故意造假者,有关部门将吊销其卫生许可,工商营业等证照,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告。质检总局有关人士介绍,为遏制婴幼儿配方奶粉造假势头的回升,有关部门将对各地的奶粉生产企业进行清查,加强对奶粉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其中重点监管婴幼儿配方产品,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监  相似文献   

5.
《中国防伪报道》2014,(4):62-64
国家质检总局针对进口洋奶粉的"史上最严"新规陆续实施,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装上,"额外加贴"中文标签的洋奶粉将禁止入境,以防止商家随意篡改奶粉保质期等行为。在新规的第一天,记者探访母婴店、超市发现,一些洋奶粉由于是在此前入境的,奶粉罐体上仍有加贴的中文标签,同时,"奶源地"的标注也显得混乱,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6.
2010年我国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已平分秋色,2011年的市场占有率可能超过50%,洋品牌奶粉蚕食中国市场并获取暴利已成事实。这是在中国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与全产业链模式研讨会上传出的消息。而近期针对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消费者进行的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7.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的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呈现出极度崇洋的态势。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越贵就越好,进口比国产好"。因此,越来越多打着原装进口概念的新品牌进入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而这些原装进口产品,价格一般都在200多元以上,其中法国合生元的超高端奶粉一阶段甚至卖到每罐378元。  相似文献   

8.
秦楚 《质量探索》2011,(2):58-59
2010年我国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已平分秋色,2011年的市场占有率可能超过50%,洋品牌奶粉蚕食中国市场并获取暴利已成事实。这是在中国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与全产业链模式研讨会上传出的消息。而近期针对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消费者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结果接近七成的被采访者都表示不会选择国产品牌的奶粉。  相似文献   

9.
《中国标准导报》2014,(7):22-22
201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以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2013年12月,总局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在5月27日举办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研讨会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婴幼儿  相似文献   

11.
张为 《质量探索》2014,(5):12-13
5月1日起,经济民生领域一批重要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今后,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将被明令禁止;被称为"最严洋奶粉新规"的进口乳制品新规落地,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此外,服装小标签今后将更加规范,"人造棉"等一些俗称将不被允许。  相似文献   

12.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参照药品管理办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实施严格管理,建立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原辅料使用和包装标签备案制度。推行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信息化管理,加快实现产品全程可查  相似文献   

13.
刘国信 《湖南包装》2012,(4):8-10,23
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母婴健康消费的重视,我国已成为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最大的消费市场。然而,在中国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崇洋"心态驱使下,不少家长更对进口奶粉情有独钟。可是在挑选的时候时常犯难,面  相似文献   

14.
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开始借机大举进攻国内市场。于是国内奶粉市场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一边是高举涨价大旗的洋奶粉咄咄逼人攻城拔寨,一边是不断被曝质量问题的国产奶粉步步退让,而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通过抢购、国外代购等方式表达对洋奶粉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正>5月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2014年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测结果,抽检样品1565批次,不合格样品48批次,不合格产品被责令召回,2家企业因此失去了婴幼儿奶粉许可证,10家企业停产整改。专家认为,此次检测、处罚表明,企业通过管理审核并非一劳永逸,监管永远"在路上",只要犯规就"罚下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防伪报道》2014,(4):66-66
在国产奶粉沉寂的这几年,进口洋奶粉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淘宝网某日本品牌奶粉半年销量超过该奶粉全年产量的新闻曾让世人感慨中国人的惊人需求量,同时也让鱼目混珠的洋奶粉销售渠道一并"露底"。据估算,全球知名的洋品牌奶粉不超过100家,其中20多家进入中国,但在中国市场上的进口洋奶粉却超过了100家。消费者不禁要问,这些"假洋鬼子"奶粉怎么流入中国的?直到2013年,瑞士美素丽儿的下架、多美滋和雅培涉恒天然“毒奶粉”等事件让洋奶粉的信任危机全面爆发。消费肯才缓过神来思索,洋奶粉原来并不必然等于高质量、高标准?那凭什么还能高价呢?  相似文献   

17.
乳制品标准     
《标准生活》2013,(12):50-51
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对国产奶粉丧失信任的消费者纷纷转向进口产品或从国外捎购奶粉。国产婴幼儿乳粉质量安全问题到底怎样?  相似文献   

18.
白田田 《质量探索》2012,(11):32-32
从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士处获悉,进口奶粉一直是监管的重点产品,《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将于近日发布实施,该办法将对现行管理要求进行整合,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近几年来,"洋奶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品牌数量达到100多个,出现良莠不齐的乱象。特别是部分海外进行贴牌生产的洋奶粉经营者,注重市场而忽视了品质把控,导致一些进口奶粉不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乳业品牌"三元"委托"秦伟设计"创作的全新产品——"恩贝慧"婴幼儿系列奶粉,是一款由营养专家团队针对中国婴幼儿生理和特殊营养需求特别研制的高品质配方奶粉。上市后,其令人耳目一新的简洁形象,即刻体现出非常强的终端竞争力。"秦伟设计"研究市场后观察到,目前很多品牌奶粉的外观比较复杂,通常  相似文献   

20.
正为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规范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规定,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规范》。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婴幼儿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