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校园公共空间是学生进行户外交流、开展社团活动、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针对当前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分布不均、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利用空间句法理论,从集成度和深度值两方面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可达性。空间句法用于校园空间的研究往往以线型空间即道路为研究重点,本文则以面型、点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武汉大学工学部校园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量化分析,寻找了理论层面意义上的空间核心区域和可达性强的区域,从而确定了理论层面空间利用率较高的区域,为校园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利用管理提出了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武汉大学工学部校园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量化分析,寻找了理论层面意义上的空间核心区域和可达性强的区域,从而确定了理论层面空间利用率较高的区域,为校园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利用管理提出了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间句法视角的南京城市广场空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英姿  宗跃光 《规划师》2010,26(2):22-27
基于空间句法的原理和方法,在南京老城区空间句法分析的基础之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使用SPSS软件对空间句法的各项参数值和实际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从空间内在逻辑解析广场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肌理的关系,并通过对南京城市广场空间结构、使用情况等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影响广场使用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南京老城区的城市广场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肌理的融合度不够,而广场的空间结构和周边用地性质是影响广场使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优化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吴成鹏 《山西建筑》2010,36(25):48-49
简述了空间句法的基本理念及所涉及的主要计算变量,重点运用空间句法以定量的形式分析了武汉市鲁巷广场周围约11 km2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形态,得出了鲁巷片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趋势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校园更新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实践与载体。本文从建筑空间、空间结构、校园空间系统的概念出发,运用空间句法与空间绩效的分析与评价工具,试对校园空间使用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依据"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原则,提出"结合情景分析的设计"的主张,以期为校园更新提供理论探索与结合实证设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盐城工学院新校区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定性定量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空间优化的建议,以完善高校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为当前高校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建设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了盐城工学院新校区的校园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剖析了大学校园开放空间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有助于更好的引导校园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熊雪君 《城市建筑》2022,(2):126-130
本文通过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进行解读,以及对空间句法"组构"理论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在理论根源和实际效用上存在必然的联系.尤其是运用在现代商业综合体空间的分析中时,空间句法提供了更为客观和高效的意象研究方法,通过量化的轴线与视域方式对城市意象理论进行了补充说明.本文以上海浦东正大广场为分析案例,对这两种理论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广场空间是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公共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生活塑造的重要空间。从校园广场的定义、空间形态和设计要点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以期能对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英东楼中庭"流动空间"的甄别为载体,通过对建筑周边主要"流动空间"的句法解析,剖析了空间交通组织与人群流动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依据空间句法理论,提出了符合场所精神的校园中庭景观设计策略;以计算机图示语言为参考,初步探索了理性优化草图的实践方法,科学论证了规划方案对整体景观空间格局塑造潜力。在句法语境下重构校园中庭流动景观,有助于更好的引导校园整体功能布局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舒欣 《山西建筑》2010,36(3):9-11
以厦门大学三家村学生广场为例,对该广场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行为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其是如何感知、使用与评价校园广场空间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使用状况的人性化空间环境因素,希望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空间构形的角度,分析了空间句法和购物中心交通空间可识别性的关系.同时以厦门加州城市广场为例,借助Axwoman4.0软件,通过分析其三层平面交通空间的轴线图,比较其句法变量,来探讨此空间可识别性以及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对上海市长泰广场进行街区空间的视域分析,利用视域分析法对长泰广场的街区空间进行空间解读与分析,通过视线整合度、视线拓扑距离、视线集聚度、视线控制度以及视线连接度等指标加以研究,对高端商业街区的发展找出定量化依据,并通过研究所得到的相关结果给出相关发展建议,为其他高端商业街区的发展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园绿地空间的可达性对发挥校园绿地功能、满足校园师生的使用需求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以南华大学红湘校区为例,采用轴线分析法,通过计算集成度参数变量,量化分析校园空间形态结构,探讨校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校园绿地空间的建设与规划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商业街区的广场空间不仅仅是休闲、购物的聚会场所,更是当地特色文化的精髓.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传统商业街区不断衰落,这些特色空间正被一点点破坏.以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教堂广场空间为例,引入空间句法的理论,通过对其空间形态的定量分析,探索空间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空间属性、视觉廊道及空间层次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更新策略,以期从提高特色广场空间品质的角度,为传统商业街区的改造更新活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三峡广场空间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旭东  石理平 《新建筑》2008,(3):131-134
通过对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发展研究,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三峡广场的规划设计与建成情况作一系列相关分析,着重研究空间结构与空间中人的活动;主要对建筑、聚落、城市乃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进行量化研究,进而认识山地城市中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更应该基于空间可达性、人流密度、人流平衡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以期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开辟更为广泛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学校广场是城市广场的一部分,也是校园主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场所,为了提高学校广场的使用效果,文章以起居室案例、边界效应理论、亚文化群边界、空间舒适度、仪式感体验等环境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星海音乐学院北门广场的布局、交往空间、情感体验、景观营造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改变广场主题、调整景观石、回装浮雕墙、保留原有水系、丰富广场边界、前导空间处理和增加休闲设施等优化设计意见,结论是学校广场设计必须重视舒适、特色、主题、布局、边界等5个维度。  相似文献   

19.
运用SD法和空间句法,对云南大学校园开放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得到校园开放景观选址布局和道路可达性结合度低、景观功能单一、景观空间丰富度不足和景观使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欣 《华中建筑》2008,26(10):89-92
该文以同济大学音乐广场为例,调查研究了作为大学校园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是如何感知、评价与使用校园广场空间的。通过对其行为方式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使用状况的空间环境因素,希望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