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铬渣的解毒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600W、800℃的微波辐照条件下,Cr^6+的浸出率随还原剂脱水污泥的增加而降低,升温时间随脱水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说明脱水污泥对微波的吸收效果明显;微波辐照温度在800—950℃时,铬渣的解毒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浓缩活性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对铬渣(Cr^6+)还原解毒后,滤液中的Cr^6+浓度远远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浓度限值0.5mg/L,浓缩活性污泥对铬渣解毒的效果与含铬物料的量、解毒时间等因素有关.研究成果拓宽了污泥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测试分析了铬渣和页岩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并把铬渣掺入到页岩中制备烧结砖。实验研究了铬渣与页岩的配比及其烧成制度对烧结制品性能(抗压强度、体积密度、烧结线收缩率和吸水率)的影响,测定了铬渣-页岩烧结砖浸出液中重金属元素(Ba,Cr,Cu,Ni,Pb,Zn,As,Cd和Co)的含量,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结制品进行微观结构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铬渣-页岩烧结砖的最佳制备条件:铬渣掺入量为7%,烧结温度为900~1 000℃,保温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3.
针对由于Cr6+溶出风险从而限制不锈钢渣作为二次资源再利用的问题,结合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锈钢渣样品进行表征,研究在1 550℃条件下保温时间对不锈钢渣FeSi还原产物的存在形式和铬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质量分数为6%FeSi的条件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不锈钢渣中残余铬含量逐渐降低,铬的回收率逐渐增加,保温时间由5 min增加至30 min时铬的回收率从50.55%增加至86.05%;还原渣中残余铬以金属颗粒形式存在,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金属颗粒的数量减少、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4.
铬渣中铬的赋存形态表征和酸浸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铬渣在湿法解毒技术无害化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物铬的浸出特性,对铬渣进行了酸中和能力实验,分析了不同p H条件下铬渣中总铬和6价铬及其他主要金属元素的溶出特性,并采用X射线荧光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热重分析对铬渣中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得出硫酸硝酸法和TCLP法毒性浸出实验中浸出液中Cr主要以Cr6+形式存在.铬渣的强碱性且在碱性范围内有较大的缓冲能力以及复杂的物相组成是制约湿法还原铬渣处理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优选工艺p H条件来提高铬渣中铬的溶出率是提高湿法还原处理效率的关键,浸出p H在8.0左右时,能够获得较高的6价铬浸出率且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铬渣是重金属废渣的一种,其中水溶性六价铬和酸溶性六价铬的浸出,严重污染环境。湿法解毒是处理铬渣的一种重要手段,实验选用硫酸亚铁铵还原铬渣浸出液中的六价铬。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范围内,六价铬的还原效果最明显,硫酸亚铁铵的加入量为理论计算的1.234倍时,铬渣中浸出的六价铬最大程度地被还原。还原反应过程中pH、硫酸亚铁铵用量、反应时间对六价铬的转化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核桃壳化学-物理耦合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废弃物核桃壳为原料,以化学-物理耦合活化法制备了核桃壳活性炭,考察了磷酸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核桃壳活性炭碘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烧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磷酸质量分数85%,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3h。在此制备条件下,核桃壳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 241.81m2·g-1,吸附累积总孔容为0.90cm3·g-1,最可几孔径分布为1.62nm。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测定仪以及红外光谱仪对核桃壳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孔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选用Na_2SO_3、FeSO_4两种还原剂制备改性麦秸秆生物炭,以对苯醌为目标污染物,通过试验研究生物炭制备过程中还原剂浸渍时间及浓度、生物炭热解温度及投加量对其吸附去除对苯醌的影响,同时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还原剂浸渍时间宜为2 h、最佳物质的量浓度为0.001 mol/L,生物炭最佳热解温度为600℃、最佳投加量为20 mg。另外,FeSO_4改性麦秸秆生物炭吸附去除对苯醌的效果比Na_2SO_3改性麦秸秆生物炭好。  相似文献   

8.
以桑树枝、核桃壳、麦秆和稻秆4种生物质为原料,利用固定床热解实验台制备不同的生物质热解焦,采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测量了生物质热解焦的比表面积及其孔隙结构参数.利用固定床吸附实验装置,研究了生物质种类、热解温度、吸附温度及汞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模拟烟气中汞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热解和吸附条件下,核桃壳热解焦的吸附效果最好,其次是桑树枝热解焦和麦秆热解焦,稻秆热解焦的吸附效果最差;(2)在热解温度为400℃~800℃范围内,600℃热解温度下所得生物质热解焦的吸附效果最好,400℃热解焦吸附效果最差;(3)在吸附温度为60℃~120℃的实验范围内,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单位生物质热解焦汞吸附量明显降低;(4)在汞初始浓度13.5~38.1μg/m3范围内,随着汞初始浓度的增加,单位生物质热解焦汞吸附量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关于内装碳法还原铬铁矿石的研究报告。在1050℃~1350℃的温度范围内,不同的气体流通条件下(空气、一氧化碳、氮气),使用不同的还原剂(焦碳、活性碳、碳黑),做了内装碳法还原铬铁矿石的实验,并且对还原产物用x-线进行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硫酸渣磁化焙烧—磁选提铁降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渣铁品位为55.08%,其中有害元素硫的含量为1.3%.为高效利用硫酸渣,必须提高铁含量、降低硫磷等有害元素.硫酸渣试样直接进行弱磁选,得到铁精矿品位60.54%,精矿回收率仅为54.46%,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的方法来进行选铁试验,通过对磁化焙烧时间、磁化焙烧温度、还原剂的质量配比等条件试验,确定了在焙烧时间40 min,焙烧温度750℃,还原剂10%的最佳焙烧条件.焙烧矿磨矿至-0.074 mm 97.02%,用弱磁选管进行磁选的最佳试验条件,在此焙烧条件下,进行一粗一精的磁选,获得了铁品位64.57%,精矿回收率86.99%,硫含量降低到0.13%.  相似文献   

11.
对稻草高温热水预提取半纤维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提取温度和时间影响水解液中还原糖的含量。从得率和还原糖含量两个方面考虑,最佳的预提取条件为150℃,升温1 h,保温1.5 h,此时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为4.65 g/L。半纤维素预提取后,纸张的抗张指数明显下降,撕裂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12.
The preparation of hydroxyl chromium oxide by hydrogen reduction of disodium chromate and particulate hydroxyl mechanical activation features were studied. Then with self-made hydroxyl chromium as the raw material, a direct reduction and carburization process was used to prepare ultra-fine chromium carbonization. Through SEM and XRD, the high performance mechanical activation, key coefficients, microstructure, hardness and wear-resisting proper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suitable mechanical activation and carbon reducing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carbonization time, carbon content are beneficial to obtaining ultra-fine chromium carbonization. Typically, when the time of high performance grinding is 5 min, the carbon reducing temperature is 1100 ℃, the carbon reducing time is 1h, the carbon content is 28%, and finally the particle size of chromium carbide powder is 1 μm. Under this condition of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chromium carbide, both the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a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romium carbide coating.  相似文献   

13.
微波萃取核桃油工艺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用Mars5微波萃取系统,对微波萃取山核桃仁油的影响因素,包括溶剂类型、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萃取溶剂体积进行单因素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正己烷是萃取核桃仁油的较佳溶剂,在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的微波萃取核桃仁油的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2min,每克核桃仁用萃取溶剂7mL。将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时间明显的缩短(是磁力搅拌法的1/12、索氏提取法的1/20),萃取温度也比传统方法下降5℃,微波萃取法所用溶剂体积较磁力搅拌法低,而且提油率也比传统方法高。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核桃油中的脂肪酸的组成,微波萃取法得到的核桃仁油与传统方法相比在脂肪酸组成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由82.94%上升到90.25%,而亚油酸的质量分数由43.49%上升到48.23%。  相似文献   

14.
以某表面处理工业园电镀废水处理污泥为研究对象,以铬浸出率为指标,通过对重金属的浸出,分步回收达到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将污泥干燥、研磨,在不同浓度硫酸溶液中浸出,控制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和搅拌速率;浸出完成后抽滤使浸出液与残渣分离.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对铬浸出效果影响因素的顺序为:硫酸浓度>搅拌速度>浸出时间>固液比.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当浸出温度为25 ℃、固液比为1∶15、浸出时间为20 min、搅拌速率为800 r/min、硫酸体积分数为30%时,铬的浸出率最高.最后用黄钠铁矾法除铁,用焦亚硫酸钠还原六价铬,用氢氧化钠分步沉淀铬、镍重金属,锌则继续留在溶液中.电镀污泥的浸铬实验的浸出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硫酸作为浸出剂的反应级数为1,反应的速率常数为:k=0.053 2e-4.52/RT.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麦秸秆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稀酸水解实验研究,探讨了原料与稀硫酸的固液比,反应时间、稀硫酸浓度和温度对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为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确定麦秸秆最佳水解条件是:固液比为1:8、0.6%稀硫酸在160℃下反应1h,得到还原糖浓度50.34g/L、得率为61.96%。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拌和分散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评价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过程中旧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分散性,保障就地热再生拌和工艺质量,设计一种简单可行的室内拌和筛分试验,通过室内模拟拌和与筛分试验,研究就地热再生过程中不同加热温度,不同拌和时间,再生剂的加入对就地热再生混合料分散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旧料加热温度由110℃提高至120℃时,旧料的拌和分散...  相似文献   

17.
氯乙酸改性制备稻草吸附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黄凤远  于艳 《丹东纺专学报》2012,(3):157-159,169
以农作物废弃物稻草为原料,用氯乙酸对其醚化改性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剂。考察了醚化时间、醚化温度、NaOH及氯乙酸用量对改性稻草增重率的影响,得到制备稻草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红外光谱表征产物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醚化时间1.5 h、醚化温度70℃、m(稻草):m(NaOH)为1∶1、m(稻草):m(氯乙酸)为1∶0.5,增重率为24.8%。  相似文献   

18.
秸秆接枝丙烯酸丁酯制备吸油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反应基材、丙烯酸丁酯为接枝单体、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BDDMA)为交联剂,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了吸油材料。考察了物料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分别对材料的化学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吸油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秸秆)∶m(丙烯酸丁酯)=1∶1、w(引发剂)=0.6%、w(交联剂)=0.2%、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合成的吸油材料对甲苯的吸油率为5.8g/g。  相似文献   

19.
选用陕西彬长烟煤与当地玉米秸秆为原料,用NaOH溶液改性生物质,考察碱液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生物质加入量对生物质粘结效果的影响;调节一定比例MgCl2,MgO固化剂量与之复合作粘合剂,并以抗压强度、跌落强度为指标对型煤成型性能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生物质和无机固化剂复合粘结剂效果良好,生物质改性最佳条件为碱液浓度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h,生物质加入量10%,固化剂加入量为4%;复合型煤成型压力25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