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小氮肥》2017,(2)
<正>在甲醇生产中,由于工艺、设备及催化剂等原因,在生产粗甲醇时易生成多种微量的还原性有机物质,如伯醇、醛、胺等,这些物质在精制过程中并不能被完全除去,会影响精甲醇的质量。通常,此类杂质可用高锰酸钾变色试验进行定性鉴别,还原性物质含量越高,高锰酸钾褪色时间越短。要保证精甲醇产品的高锰酸钾试验时间,就需要对粗甲醇成分特别是其中的还原性物质进行分析判断,并进行合理调节,以保证精甲醇的高锰酸钾试验时间达到标准要求(GB 338—1992要求  相似文献   

2.
甲醇精馏工序的目的是为了脱除粗甲醇中的有机杂质和不易溶解的气体,降低水分制得符合GB338--2004的工业甲醇。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联醇工艺具有粗甲醇中轻组分低、还原性物质少的特点,为尽快扩大产量,在双塔流程的基础上采用了2台主精馏塔并联与1台预精馏塔串联的流程。采用此工艺可使精醇产量在短时间内从原来的30kt/a扩大到90kt/a。联醇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从设备能力的配套、甲醇和二甲醚对氨催化剂的影响、联醇生产的经济运行等方面对联醇生产中氨合成触媒中毒事故进行了论述。讨论了联醇生产中工艺参数的优化,对甲醇催化剂、精脱净化剂进行了介绍和归纳。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采用煤气化联醇工艺生产粗甲醇,粗甲醇精馏系统采用三塔精馏工艺,甲醇精馏系统设计生产能力24 kt/a。经过几年不断地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精甲醇产量得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目前采用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工艺的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通过提高合成醋酸原料质量,增加脱除还原性物质、脱碘流程后,能够使醋酸产品在色度、高锰酸钾试验时间、碘含量等方面达到高端用户需求,使醋酸产品有更多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精甲醇水溶性不合格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联醇装置的精馏一般采用的流程是双塔流程,即主塔与预塔两个精馏塔。此流程的主要优点是投资少,易操作,且完全可以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精甲醇先在预塔中脱除轻组分(主要是二甲醚),再在主塔中脱除重组分(主要为水、高级醇)。生产中常出现精甲醇的水溶性不合格。 粗甲醇的生产,有单醇法和联醇法。联醇法对水溶性影响较大,因此,联醇法生产的粗甲醇,在精馏时,对预塔的操作,要严格控制。此外,在预塔主要是除去轻组分,所以,预塔放空温度的变低,对轻组分的脱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放空温度低于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采用合成氨联醇工艺生产粗甲醇,粗甲醇精馏采用常压双塔精馏工艺,甲醇精馏系统设计生产能力为10 kt/a.经过设备挖潜、技术改造及优化生产工艺,消除了制约生产负荷提高的瓶颈,精甲醇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现在最高日产量达76.9 t,精馏系统生产能力已达20kt/a,产品质量达到GB 338-2004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丁应海 《中氮肥》2006,(3):19-20
0前言联醇工艺是合成氨生产节能降耗的一项成功的工艺改革,既能降低合成氨生产中变换、脱碳的负荷及后续精炼工艺的负荷,又能得到市场价比合成氨更高的甲醇产品,因此近10 a来,各大、中、小型合成氨厂都在探索改为联醇工艺。我公司的联醇工艺是新“8·13”系统的配套工艺,设计生产能力为粗甲醇20 kt/a、精甲醇50kt/a。自联醇系统开车以来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现将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情况总结如下,供联醇生产企业参考。1工艺气全部通过甲醇系统导致微量事故甲醇系统于2004年3月试车投产,当甲醇合成催化剂升温还原结束后即转入轻负荷生产,由于…  相似文献   

9.
《中氮肥》2020,(5)
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0 kt/a甲醇装置开车以来,甲醇产品符合GB 338—2004中优等品质量要求,但随着甲醇合成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延长,尤其是催化剂进入使用寿命中后期,粗甲醇中杂质(以乙醇标定)含量明显上升,导致精甲醇产品出现高锰酸钾值超标、水溶性不合格等问题,而随着陕西兴化甲胺装置、乙醇装置的先后建成投产,对甲醇产品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经分析与探索,通过从甲醇合成和甲醇精馏两方面采取相应的工艺优化措施,有效保证了精甲醇产品质量的稳定,为下游甲胺、乙醇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原料保障,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万春雷  钱萍 《小氮肥》2009,37(9):10-12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005年新建两套联醇工艺的合成氨装置,采用三塔双效精馏工艺,年产精甲醇60kt。目前,精甲醇的优等品率达到98%以上。现对精甲醇质量造成影响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精甲醇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正>1采用醇洗水逐级提浓技术的原因分析精醇闪蒸槽所产生的弛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甲醇,为了回收这部分甲醇,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公司)在弛放气进低压机之前增加1台甲醇回收塔,通过水吸收的方式回收甲醇;但由于弛放气中的甲醇含量较低,所以醇洗水中甲醇质量分数较低(一般5%),而精醇系统正常运行时,所需粗醇中甲醇质量分数在83%以上,若将弛放气回收过程中所产生的醇洗水送到精醇系统,则会大大降低粗醇中的甲醇含量,增大精醇系统的蒸汽消耗。心连心公司采用中、低压联醇生产工艺,中压甲醇系统醇洗水的甲醇质量分数控制在35%~40%,若将醇洗水的甲  相似文献   

12.
粗甲醇精馏过程主要工艺指标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红 《化肥设计》2005,43(2):47-48
济南化肥厂年产7万t合成氨,4万t甲醇。自1995年联醇建成投产以来,甲醇产品全部达到国标优级品,在甲醇触媒使用初、中期,精甲醇质量甚至可维持在分析纯的标准上,这一切与粗甲醇粗馏的生产控制是分不开的。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严格控制粗甲醇精馏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指标,是取得优质产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 虽然精甲醇产量在不断增加并向其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从粗甲醇分离精甲醇的过程至今尚未得到研究。目前只有一些工艺主要流体的化学分析数据,用以确定粗甲醇的个别质量指标对于精甲醇质量的影响。有的文献介绍了甲醇混合物色谱分析方法的效果。作者研究了粗甲醇生产中微量杂质沿塔高的分布,分析了塔设备本身的操作。粗甲醇是  相似文献   

14.
李春兰  渠兵 《中氮肥》2014,(2):35-37
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00 kt/a甲醇装置精馏系统采用三塔精馏工艺,并设置了回收塔,由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承担详细设计.装置自2007年底建成投产以来,运行基本稳定,精甲醇产品质量偶尔出现波动,主要表现为精甲醇产品的高锰酸钾试验和水溶性试验不合格;另外,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装置系统消耗特别是吨甲醇耗新鲜气量很大,远远超出设计指标.为了进一步降低甲醇生产成本,通过现场实际操作经验的摸索和总结,并进行一系列的工艺指标优化和技术改造后,最终精甲醇产品质量和系统消耗都达到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5.
新型联醇工艺生产控制的关键工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鑫 《化工设计》2007,17(2):11-14
简介联醇工艺的发展概况和最新进展,总结和分析最新工艺的特点,指出影响生产控制的关键工序分别是造气、变换、精脱硫、甲醇合成和脱碳等。  相似文献   

16.
陈广喜 《化肥工业》2004,31(2):52-53,56
在联醇生产中采用JTL-1精脱硫技术对甲醇原料气进行微量硫的净化,满足了甲醇催化剂对微量硫的严格要求,保证了联醇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使甲醇催化剂使用寿命延长至1年以上,氨合成催化剂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志武  尉振鲁  杨兵 《小氮肥》2004,32(11):13-14
0 前言。随着甲醇的应用领域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很多氮肥企业采用联醇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调整产品结构,由于联醇生产在很多方面区别于单醇生产,因此对粗甲醇的精馏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下面仅就联醇工艺的精馏技术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其衍生物众多,用途广泛。我国甲醇生产有单醇和联醇两种工艺,其中联醇产量占了2/3以上。在联醇生产中,触媒的使用至关重要,使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其使用寿命,而且关系到甲醇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影响铜塔、氨塔等工序的操作。我公司甲醇工艺为联醇工艺,其装置投产已有10多年,共有3套系统,它们之间可根据生产的需要进行串、并联操作。甲醇塔投产初期,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原合成氨联产15 kt/a甲醇装置用2个DN800甲醇合成塔配套DN800、DN1 200双塔蒸馏系统生产。随着公司合成氨翻番扩建工程的投产,为进一步降低合成氨净化系统的能耗,减轻铜洗的负荷,稳定合成氨系统生产,便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新设计、建造了1套联醇装置。该装置粗醇系统利用原DN1 400尿素合成塔改制成甲醇合成塔和分离器外壳,内件重新设计,精醇系统利用原DN1 200塔作预塔,新上DN1 600主塔,粗醇生产能力为40 kt/a,精醇生产能力为45 kt/a。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其设计有不少独特之处,现总结如下。1 40 kt/a粗甲醇系统1·1工艺简述压缩…  相似文献   

20.
对甲醇合成工艺进行了评述,提出联醇法甲醇合成工艺重要意义。采用管壳式合成塔,使用C207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建立联醇法甲醇合成工艺系统模型,借助化工稳态模拟软件,对甲醇合成流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得到该流程的基本工艺数据。利用化工稳态软件中的灵敏度分析工具从循环量变化、原料气组成、原料气中的甲醇含量等方面论述了操作条件变化对甲醇合成的影响,并进行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