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2)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是摆在每位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文章从"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出发,研究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应具备的"跨界思维"、"创新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和"用户思维"六种思维模式,旨在为学生管理者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考取导游资格证之后,都会利用节假日去做兼职导游,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接受入职关怀教育是在校学生导游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学生导游进入旅游行业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学生角色转换为导游角色的重要过程。目前,高职院校关注更多的是如何促使学生尽早考取导游资格证,而对于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之后,如何适应导游岗位发展需要、顺利进入导游行业的关注不多。然而,在校学生导游的入职关怀教育恰恰是决定学生导游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使在校学生导游更好地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应该"扶上马,送一程",在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之后,尽快为学生开展入职关怀教育。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旅游创新创业作为新常态下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深化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对新常态下旅游行业发展态势及对人才要求的分析,以及对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旅游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和问题的反思,可见对于高职类学生而言,"创新"比"创业"更重要,应更强调"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赋予他们的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专创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考:遵循"人才培养市场化"导向,以"三大课程模块"为矩阵,以"三大培养平台"为依托,以"三大服务体系"为保障,以"三大考评方式"为驱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5)
新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使社会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该文从"跨界合作"教学模式入手,分析其在现代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以期为当代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74-77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的创新发展已成为教学改革焦点。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需要结合时代特点,构建培养学生社会意识、知识能力,明确"互联网+教育"的新目标,同时,教学方法要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创新设计并应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规模学习、跨界学习、基于证据学习等教学新路径,以实现吸纳互联网技术的人文精神,打造高效创新课堂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7)
洋思中学和以洋思中学为代表的名校,曾经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本文拟从育人理念和课堂模式两个方面论述洋思中学的教育实质还是"目中无人"的教育,已不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体现在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建材行业已经开启了由中低端为主体转向高端发展、跨界发展的新业态,必须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新工科建设中高等工科教育仍存在问题和挑战,工程教育在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仍需要调整和适应。一是要树立"大工程观";二是坚持并落实"学生  相似文献   

8.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跨界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是通过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不同专业的导师联合指导下跨界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新媒体背景下,依托微信平台构建"跨界联合"教学模式,寻求艺术设计类高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毕业设计实践的教学新方法,尤其从沟通、合作入手,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6)
作为随着旅游行业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专业,旅游专业在为行业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个进一步提高生源教育质量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加强本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本文以我院的旅游专业学生为例,从思想政治素养在旅游行业中的重要性入手,就旅游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体制隔离造成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总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学生",怎样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获得应有的发展?基于问题的思考,针对班上两名随班就读"问题学生"的个案分析,作者进行了一年多的转化与融合教育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