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24)
目的 :分析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基础护理落实的难点以及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实行优质护理的某科室中的护理情况,并且找出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基础护理遇到的难点,并且使用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改进病区护理管理的方法同时促进患者配合基础护理,在使用这些方法后观察优质护理服务中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同时需要让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表,观察优质护理的实行情况。结果:在采用基础护理落实的管理措施前,优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患者拒绝护理,占72.37%,护士对护理认识不足,占8.27%,护理决策问题,占12.36%以及护理管理问题,占7.33%。在经过本次研究的管理措施后,患者拒绝护理下降至20.17%,护士对护理认识不足下降至0.39%,护理决策问题下降至1.21%,护理管理问题下降至0.19%,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对于优质护理过程中基础护理落实的难点可以使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并且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明显提升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9):71-77
针对肠癌术后的高复发率,文章归纳了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常见情绪,指出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分析了纽曼护理模式应用于心理护理的可行性及中医特色情志护理的潜在优势,从构建护理框架、分类护理及护理措施等方面入手,探讨融合纽曼护理模式与中医情志护理的心理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1):84-87
目的:分析研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肿瘤科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研究,常规护理组50例,精细化护理组50例,观察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精细化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肿瘤内科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5):88-8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围手术期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主要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引流管护理,2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患者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引流管护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分析探讨,查找不足,持续改进护理方法,杜绝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增加了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观察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3.3%,护理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4):147-14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组患者仅进行一般骨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1.00%)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2.00%)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98.00%)。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明显提高了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也能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4):131-132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各34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满意率。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行呼吸道护理中加强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4):69-71
目的:观察护理行为关怀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护理行为关怀组和常规基础护理组,每各40例,常规基础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护理行为关怀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联合护理行为关怀,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行为关怀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基础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行为关怀组患者的舒适度为87.5%(35/40)显著高于常规基础护理组67.5%(27/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行为关怀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显著高于常规基础护理组的77.5%(31/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行为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提升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6):123-124
目的:探究临床有效的护理模式和方法,为护理工作实践的开展和相关护理工作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1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整体优质护理组,各5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整体优质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护理整体满意度。结果:整体优质护理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显著的高于常规护理(P<0.05);整体优质护理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相比较,采用整体优质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优势,是针对患者实施护理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9)
目的: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心理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方法:从人文关怀是心理护理的核心、心理护理是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护士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方面阐述心理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心理护理就应该培养护士人文精神、运用沟通技巧提高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等措施。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实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