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曲霉素是基于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而生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在湿热地区,其存在更加广泛,污染范围大,具有一定的致癌性与致突变性,且随着食品种类的增多,黄曲霉毒素开始出现在一些食品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所以,采取有效的技术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具有重大意义。当前,黄曲霉素检测具有多种检测技术,本文将据此展开探究,以期为相关检测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呕吐毒素国内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和胶体金快速定量法等。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无需大型仪器、检测速度快、成本较低,但精度较低,这在小麦收购现场是可以接受的,比较适合于收购粮食过程中呕吐毒素的现场快速检测,控制好入库小麦的呕吐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甲醛是我国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和使用的物质。本文对食品中甲醛的来源,存在形态及测定方法等进行了概述,并对我国7个标准中有关食品中甲醛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目前有必要重新修订或制定有关食品中甲醛定性、定量检测的新标准,这对于打击违法添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生产中激素滥用现象屡禁不绝,动物源食品中性激素的残留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指出性激素在动物源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现况,分析食品中性激素残留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动物源食品中性激素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牧业生产中激素滥用现象屡禁不绝,动物源食品中性激素的残留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指出性激素在动物源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现况,分析食品中性激素残留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动物源食品中性激素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酶联免疫法检测呕吐毒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燕  孙秀兰  邵景东 《食品科学》2007,28(10):473-476
目的:利用抗呕吐毒素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包被抗原,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ELISA)来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含量。方法:通过方阵滴定实验确定呕吐毒素最佳抗体浓度和最佳包被抗原浓度,应用酶联免疫测试盒对谷物及其制品中的呕吐毒素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学评价,来确立该方法的各项技术指标。结果: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10μg/L;平均RSD为5.8%;回收率平均值为104%;用该方法研制的测试盒在4℃环境下可稳定6个月以上;检测时间小于2h;结论:该方法简便、安全、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能定性和定量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的呕吐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得到关注,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也引发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汞作为重金属元素当中的一种,对人类以及植物具有相当大的毒害作用,对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本文对食品样品汞检测前处理方法及汞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人员在汞检测方法的选择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国内外对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的研究成果,旨在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指导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的微生物有许多种类,有的可导致人类产生疾病,有的对人类无害,也有的可产生一些不能令人忽视的代谢产物,因此食品中的微生物,尤其是一些致病微生物常常是作为人类是否能够食用该食品的重要指标。在食品品质的检测过程中微生物检测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其检测方法有许多,现就一些常见微生物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采集赤霉病含量不同的小麦样品为检验组,用赤霉病粒小麦配制成不同病粒含量的梯度小麦样品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感染赤霉病后的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结果显示,控制小麦赤霉病含量≤3%,可确保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符合国家粮食卫生指标规定,由此指导基层粮库小麦的收购工作。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中呕吐毒素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呕吐毒素,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镰刀菌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谷物,特别是小麦中。不但给全球粮食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因此对小麦中的DON进行降解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本文对清除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了综述,为有效控制其水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云南省边贸进口即食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及其呕吐毒素基因型携带情况,从云南边境各口岸进口食品贸易集散点(边民互市点、农贸市场以及进出口产品店等地)共采集市售包装样品224份。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双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Double 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ual real-time PCR)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鉴定,并对阳性菌株中的呕吐毒素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在所采集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0.09%(45/224),天保、金水河、瑞丽以及畹町各口岸检出率均高于10%。检出率较高的食品类别为:酱腌菜60%(3/5)、调味品50%(15/30)、水产及其制品46.67%(7/15);从45份阳性样品中共分离出113株蜡样芽胞杆菌,其中呕吐型毒素基因cesB的携带率为0.88%(1/113),呕吐型毒素基因携带率较低,但是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风险仍不可忽视。该研究结果对边贸进口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及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荧光假单胞菌的危害及其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隶属于假单胞菌属,是食品中常见的一种嗜冷致病微生物。它能够产生极其耐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这些酶在高温处理后仍有残留,并在食品储藏过程中继续分解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导致产品的风味和质地发生变化。因此,研发出一种既快速又实用的荧光假单胞菌检测方法成为食品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食品中荧光假单胞菌的危害特点及国内外的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定量PCR、荧光原位杂交、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荧光假单胞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食品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和进口数量的大量增加,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和检测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介绍了各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和目前的检测状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3份自然污染真菌毒素的小麦进行制粉,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籽粒、面粉及麸皮中呕吐毒素(DON)的含量.结果显示:麸皮呕吐毒素含量最高、籽粒次之、面粉最低,说明DON在小麦籽粒中分布不是均衡的,皮层含量高,胚乳含量低;分组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小麦籽粒DON含量的增加,面粉DON含量占小麦籽粒DON含量比例逐步增加,而...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邻苯二甲酸酯在食品与日用品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该物质对于人体的危害,对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这3种检测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为食品和日用品的安全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中SOD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中SOD检测方法的研究黄浦雁(上海市食品工业研究所,上海,200052)SOD又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是重要氧自由基清除剂。由于人体衰老及许多疾病是与机体内过量氧自由基,特别是超氧阴离子有关(),因此积极地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QD-Infinity免疫荧光法快速测定玉米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为玉米中呕吐毒素现场筛查提供快速、有效的检测/监测手段。方法通过测定玉米质控样、阴性玉米的添加回收率,与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测定天然玉米进行比较,对QD-Infinity免疫荧光测定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及其检出限与定量限进行全面评估。结果玉米质控样中呕吐毒素含量测定值均在其理论值范围内;回收率结果为109.77%、107.83%和111.01%,变异系数分别为9.77%、7.83%、11.01%;与HPLC法相比,测定26份玉米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20%~5.78%之间;该方法的检出限与定量限分别为10μg/kg、32μg/kg。结论 QD-Infinity免疫荧光法是一种有效、实用的分析方法,能用于玉米中呕吐毒素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是自然界中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分泌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容易污染粮食作物及其制品,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大米、玉米等作物及与其相关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强的天然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黄曲霉毒素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本文着重从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两方面介绍国内外目前食品中常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手段,包括传统的经典检测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同时对粮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供国内外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研究呕吐毒素在不同种类玉米和玉米颗粒结构中的污染分布规律。采用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法测定粉质玉米、胶质玉米及玉米颗粒不同结构(皮、胚、胚乳)中呕吐毒素含量,同时研究不同霉变率玉米样品、不完整粒率玉米样品筛上物和筛下物与呕吐毒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完整玉米子粒中,呕吐毒素均主要分布在玉米种皮中;在不同霉变率的玉米中,呕吐毒素在霉变率高的玉米中含量较高;在含有不完善粒的玉米中,呕吐毒素在其筛下物中含量较高。本研究为定向脱霉处理、提高玉米利用率和选购较低呕吐毒素含量的玉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