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WR型和XWD型(双通道)浓淡燃烧器的结构特点、设计原理及低负荷稳燃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淮阴电厂 2× 50MW机组技改工程锅炉燃烧器的选型需要 ,应用理论力学、燃烧动力学及燃烧空气动力学原理 ,着重对WR型和XWD型 (双通道 )浓淡燃烧器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 ,并对结构特点和使用效果分别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2.
介绍WGZ-410/9.8—8型锅炉采用水平浓淡燃烧技术改造后的燃烧调整,并对运行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改造后的燃烧器实现了不投助燃用油40%负荷长期运行,减少炉内结焦和NOx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WGZ-410/9.8-8型锅炉采用水平浓淡燃烧技术改造后的燃烧调整,并对运行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改造后的燃烧器实现了不投助燃用油40%负荷长期运行,减少炉内结焦和NOx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厂锅炉浓淡煤粉燃烧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改造。通过改造从现场运行来看,浓淡煤粉燃烧器对煤粉锅炉燃烧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同时达到了节约燃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厂锅炉浓淡煤粉燃烧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改造。通过改造从现场运行来看,浓淡煤粉燃烧器对煤粉锅炉燃烧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同时达到了节约燃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四角布置水平浓淡分离燃烧器的结构和技术特点,并与WR燃烧器进行对比。阐明水平浓淡分离燃烧器更适合无烟煤燃烧,并具有良好的低负荷不投油稳燃性、防止结渣和低NOx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双鳍片浓淡型燃烧器在三种类型锅炉上的改造及应用,燃烧器改造后,锅炉的低负荷稳燃能力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烟气中 N O X 的浓度降低幅度为20% ~30% 。 相似文献
8.
9.
10.
11.
600MW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燃烧器改造方案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燃煤市场形势的变化,烟煤供应紧张、价格偏高,而褐煤供应充足且价格相对低廉,为了适应市场形势,并有利于电厂发电成本控制,提高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拓宽锅炉机组的燃用煤种范围,某厂600MW烟煤锅炉拟进行掺烧褐煤燃烧器改造.本文依据600MW烟煤锅炉设计特点,运用褐煤锅炉燃烧设计技术,进行燃烧器改造方案探讨论证. 相似文献
12.
1988~1989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一批670t/h锅炉,并与前苏制210MW机组配套运行,其中两台装在山东某发电厂.经实践证明,该型锅炉配置的双蜗壳旋流燃烧器与我国广泛应用的双蜗壳旋流燃烧器一样,调节性能较差,阻力损失也较大.一次风蜗壳为铸铁制造,可焊性差,极易磨漏并导致火嘴周围弯管水冷壁爆管.在80%负荷时燃烧不稳定,须投油助燃,才能适应机组参与调峰的要求.为克服上述缺陷,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研制开发了XWD型旋流浓淡燃烧器,先后在该厂两台670 t/h锅炉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对W火焰锅炉的旋流燃烧器和直流燃烧器的特点进行介绍,对实际运行中两类燃烧器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说明,为W锅炉燃烧器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种高效、低 NO_x、强稳燃新型煤粉主燃烧器——双通道通用煤粉主燃烧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大速差射流燃烧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双通道通用煤粉主燃烧器”,它既保留了大速差射流燃烧技术的优点,又克服了它易结渣的缺点,具有煤种适应性广、低负荷运行范围大、点火节油率高,适用于四角、对冲、“W”型火焰炉等优异性能.工业应用表明,这种新型燃烧器具有效率高、NO_x排放量低及稳烧能力强的优点,是电力工业中煤粉锅炉燃烧器极有希望的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18.
19.
20.
新型双列直插封装智能功率模块及其外部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控制驱动系统中的功率变换器和控制技术不断更新,变频控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现场,如电机控制、PWM整流、有源电力滤波等领域。用于变频控制的电力电子器件正向小型化、大功率、高集成度方向发展,同时价格也在不断降低。本文介绍的双列直插封装智能功率模块(DoubleIn-linePackageIntelligentPowerModule,简为DIP-IPM)就属此类高集成度电力电子器件。介绍了DIP-IPM的基础结构,给出了具体的外围电路设计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