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县,不论是与大电网并网运行,还是以县为单位形成独立小电网,其无功不足的状况是同样存在的。但是,不少县级电网忽视了利用水电站的水轮发电机组调相运行,向电网输送无功来弥补电网无功的不足。1水电站调相运行的2种方式1.1水轮发电机组不分开  相似文献   

2.
发电机组作调相机运行的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同步发电机运行的可逆性,尤其是同步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在水轮机的拖动下,作为发电机运行,发出有功和无功;在无原动机拖动时,吸收系统电网少量有功,可以作为无功发电机发出无功。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无功发出的多少。亦可以根据欠励和过励调节电压的高低,提高电网电压的稳定性和合格率。文章论述了水轮发电机组,在蓄水库区冲砂时,将发电机作为调相机运行的理论、状态分析、限制因素和现场实践。  相似文献   

3.
王春暖 《华中电力》1989,(Z1):64-72
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电网的无功不足,就会导致电压水平降低,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有良好的电压质量,首先应有充足的无功功率电源,因此常需要设置调相机。在水电站中利用水轮发电机组转换为同期调相机(简称调相)运行,比在电力系统中装设专门的同期调相机经济、  相似文献   

4.
水轮发电机组一般具有很强的进相运行能力,它门的进相运行对降低系统母线电压作用显著;由于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必须留有部分旋转备用容量,这一部分旋转备用容量一般都由水电厂承担。因此水电厂就承担了系统的空转备用和空载调压等任务。由于水轮发电机组空载运行有几十个流量的水能消耗,故空载运行时间越长则消耗的水能就越多。要解决好系统调压及旋转备用和空载耗水这一对矛盾,有必要研究水轮发电机组的调相压水运行问题。本文从经济运行的角度,以刘家峡水电厂5号机组为例,分析了调相压水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漫湾250MW水轮发电机进相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岷 《东方电机》1996,(4):110-116
漫湾电站250MW 水轮发电机组是我公司自行研制的高水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对漫湾电站~#4水轮发电机组进行进相试验,制定出发电运行容量限额图(P—Q曲线),一方面可以了解相同型号机组的特性,另一方面将试验结果提供给运行部门,对各级运行人员掌握机组特性,正确调整系统无功分布及改善电网电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励磁控制在故障期间未能充分发挥调相机暂态无功输出能力和难以准确有效地支撑电网电压的问题,提出考虑调相机饱和状态下电机参数的分阶段励磁控制优化策略。首先,推导调相机暂态无功输出表达式,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饱和参数对调相机暂态无功特性的影响。其次,基于调相机参数与输出无功的数学关系引入考虑饱和参数的无功增量,分阶段优化励磁环节中内环电压参考值与外环PI控制。最后,建立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控制模型,通过仿真验证励磁控制策略优化效果。研究成果为调相机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也对提高调相机的电网电压故障支撑能力和提升我国高压直流电网的电压稳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际参数分析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和新型同步调相机系统,利用PSCAD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合湖南电网的特点,分析比较各种方式优势。讨论特高压交直流系统动态无功支撑用大型调相机运行需求分析,阐明了新型同步调相机作为该系统的无功补偿设备更具有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论述调相机瞬态无功支撑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邓东 《江西电力》1995,(2):41-43
万安水电厂水轮发电机组自动控制回路的改进江西万安水电厂(343800)邓东水轮发电机组自动操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给定的运行指令自动地以一定的顺序动作机组的调速器、励磁装置和自动化元件,控制机组的油、气、水系统,完成发电、停机、调相三种运行工况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9.
唐卫平 《华中电力》2002,15(2):18-20
根据湖南电网的现状,对系统无功缺乏、电压调整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凤滩水电厂机组调相运行试验研究结果,对该厂机组调相运行在改善湘西北地区电压水平方面的作用及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无功平衡方案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系数和保持电压水平,常利用水轮发电机作同期调相机,向系统输送无功功率,以补偿输电线路和异步电机的感性容性电流。优点是:运行切换灵活简便,由调相运行转为发电运行只需要10~20 s,最多不超过1 min。如果水轮发电机组机采取转轮与发电机不解离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