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4.
5.
对某600MW机组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频繁污堵进行污堵物化学成分和运行工况分析,认为污堵是由热力系统腐蚀产生的未溶解氧化铁颗粒,随着凝结水进入低压给水管道后在给水泵滤网聚集引起的.通过采取减缓热力系统管道腐蚀措施,清理凝汽器热井磁棒吸附铁的腐蚀产物使其重新恢复吸附能力,减少了低压给水携带的氧化铁颗粒,从而解决了给水泵滤网... 相似文献
6.
7.
中水回用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中水回用技术在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并对中水回用系统做了比较详尽的阐述,中水回用可以是解决现今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和水资源化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双膜法和EDI在热电厂中水回用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中水为源水,采用双膜法和电去离子( EDI)技术处理中水,即经过混凝澄清——超滤——两级反渗透——电去离子处理后,经过试验验证,产水水质达到热电厂锅炉给水的水质要求,满足了电厂对中水回收再利用的要求.对超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电去离子进行了各种工况的影响试验,试验表明各级工艺均达到了所要... 相似文献
9.
本系统基于S7-200 PLC和MCGS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在中央监控控制室利用MPI协议进行通信,集中控制管理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离心水泵的开启与停止,并对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储水池、离心水泵、中水蓄水池等进行视频监控,从而达到玻纤中水回用系统远程监控、全自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某电厂采用“两级软化澄清+介质过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循环水排污水,采用“化学软化+管式微滤+纳滤+海水淡化反渗透+电渗析+蒸发结晶”组合工艺处理末端废水,以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工程投运1年后,循环水处理系统出现纳滤出力不足,末端废水处理系统存在微滤膜有机污堵严重、电渗析硅结垢等问题。分析了膜污堵原因,对脱硫工艺用水进行了优化,从源头降低了脱硫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同时优化了微滤运行方式,从而减缓了微滤有机污堵现象;此外,调整了循环水反渗透浓水处理方式,将全硅质量浓度降至1 mg/L以下后再进入电渗析设备,解决了电渗析硅结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反渗透装置产水量下降、压差上升、清洗频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反渗透膜进行了检测,探讨了水中有机物含量高等影响反渗透系统运行的原因,采取了相应措施,确保了反渗透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了内蒙古某电厂以中水为主要水源的反渗透装置膜污染原N,认为中水COD高、保安过滤器被活性炭过滤器杂质穿透等原因造成了反渗透膜污染、装置压力上升及出力下降。,针对污染物的性质,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碱洗+盐酸酸洗的方式对膜组件进行了分段清洗。清洗后运行数据说明膜组件性能基本恢复到新膜水平,清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对比了超滤净水机和反渗透净水机的区别,重点分析了两类净水机在不同水质下的实际应用效果,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两类净水机的优长与不足,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针对反渗透技术回收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工艺中给水pH值对反渗透运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测试了给水pH值对反渗透系统膜通量及脱盐率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际运行考察了反渗透系统在不同给水pH值下对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渗透的膜通量随给水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给水pH值>7.5后,反渗透系统可以达到较高的膜通量;而给水pH值在8.0~9.0之间时,各种离子的脱盐率处于最高水平。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及运行效果分析,把反渗透给水pH值控制在7.5左右,可以获得最佳处理效果及最低能耗;对于高参数锅炉补给水处理,反渗透更具有常规离子交换处理方式难以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反渗透技术回收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工艺中给水pH值对反渗透运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测试了给水pH值对反渗透系统膜通量及脱盐率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际运行考察了反渗透系统在不同给水pH值下对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渗透的膜通量随给水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给水pH值>7.5后,反渗透系统可以达到较高的膜通量;而给水pH值在8.0~9.0之间时,各种离子的脱盐率处于最高水平。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及运行效果分析,把反渗透给水pH值控制在7.5左右,可以获得最佳处理效果及最低能耗;对于高参数锅炉补给水处理,反渗透更具有常规离子交换处理方式难以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