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原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太原蔬菜主产区6大类14种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并对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防治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蔬菜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是其卫生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运用格里斯试剂比色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青岛市场上冬季大棚蔬菜217个样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青岛市七区蔬菜市场上叶菜类硝酸盐污染较为严重,大部分蔬菜的亚硝酸盐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研究为当地蔬菜的安全供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春 《食品工程》2007,(2):26-28
综述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危害、污染来源、蔬菜中的污染现状、蔬菜中硝酸盐积累机理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危害、污染来源、蔬菜中的污染现状、蔬菜中硝酸盐积累机理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山西南部的10种野菜和4种常食用蔬菜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硝酸盐含量测定采用镉柱法;亚硝酸盐含量测定采用盐酸萘基乙二胺法;维生素C含量测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结果苜蓿、黄瓜和西红柿的硝酸盐含量低于轻度污染水平,亚硝酸盐含量低于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维生素C的含量较低,属于一级蔬菜,可以安全生食;马齿苋、荠菜、蒲公英的硝酸盐含量低于中度污染水平,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或相当于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维生素C的含量高或较高,属于二级蔬菜,不宜生食,可盐渍和熟食;苣荬菜、车前草、苦菜、胡萝卜的硝酸盐含量过高,低于重度污染水平,不宜生食和盐渍,可以熟食;藜菜、菠菜、白蒿、地肤的硝酸盐含量高于1234mg/kg,属于高度污染水平,亚硝酸盐含量超过或相当于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维生素C的含量高或极高,不宜食用或限量食用。结论大多数供试野菜的各个指标含量均高于栽培蔬菜。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售蔬菜重金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厦门市蔬菜中有害重金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情况,于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从厦门市各超市、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菜产地上采集46个品种532份蔬菜样品,用国标法(GB/T5009.11-17-1996、GB/T5009.33-2003)分别分析蔬菜中的重金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Pb、Cd、As、Hg、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平均值分别为0.0099、0.083、0.056、0.003、1090.3、0.59mg/kg;根据国家标准1-2,仅部分品种如菠菜、甘蓝、花菜、萝卜的铅超标,有潜在污染风险;大部分蔬菜中砷、汞、镉三种重金属的含量都较低,潜在的污染风险不大。硝酸盐污染程度严重的占36.5%;中、重度污染的占20.2%;轻度的占43.3%,硝酸盐含量依次为嫩茎叶菜类>根茎类>花菜类>瓜菜类>鲜豆菜>茄果类>水生蔬菜类,各样品间含量差别较大;而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邱贺媛  曾宪锋 《食品科学》2005,26(8):324-326
测定了荠菜、泥胡菜和多头苦荬菜等3种野菜不同发育阶段叶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参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参考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以NaNO2计≤4.0mg/kg),考虑到各种野菜的维生素C的含量,对这3种野菜评价如下:泥胡菜和多头苦荬菜的各个时期的叶,硝酸盐含量低于轻度污染水平444mg/kg,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所以,它们属于一级野菜,可以安全食用;果期荠菜的叶,硝酸盐含量低于807mg/kg,属于中度污染水平,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属二级蔬菜范围,不宜生食,煮熟或盐渍可安全食用:荠菜的期于各期叶的硝酸盐含量高于807mg/kg而低于1268mg/kg,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属于三级蔬菜,不可生食和盐渍,可熟食。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北京市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情况 ,于 2 0 0 3年 4月~ 8月从北京 15个菜市场采集应季蔬菜样品 ,共 4 0个品种 4 44份样品 ,用国标法 (GB T 5 0 0 9 33— 2 0 0 3)分析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显示 :检测样品中 ,污染程度严重的占 33 1% ;中、重度污染的占2 3 6 % ;轻度的占 4 3 2 % ;硝酸盐的含量依次为绿叶菜类 >白菜类 >根茎类 >瓜茄类 >葱蒜类 >豆类 >果类 >水生植物类 ,但同一类蔬菜不同品种的硝酸盐的含量差别较大 ,从几倍到几十倍 ;同一品种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差别也很大 ,可能与产地、生长条件不同有关。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 ,其含量与蔬菜的新鲜程度有关。研究结果提示需要制定限量标准 ,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人体外源性硝酸盐的摄入大多来自蔬菜。硝酸盐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但它可以在人体内的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毒的亚硝酸盐,使血液的输氧能力下降,导致高铁血红高蛋白症。蔬菜在人们的日常膳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检测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技术进展进行了概述和比较,以期为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0.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主要通过蔬菜食用进入人体,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人食用后会在体内产生致癌性 的亚硝胺。光谱法、色谱法、快速检测法是目前检测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主要方法。本文在对上述方法进行 介绍并比较的基础上,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积累规律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和  蒋将  陈正行 《食品科技》2007,32(1):64-67
目前对蔬菜生产和加工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形成积累规律还缺乏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也没有系统的控制方法。文章对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积累规律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指导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震  钱和  蒋将 《食品与机械》2006,22(5):123-125
综述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检测方法,指出了各检测方法的优劣及其应用前景,对于监控蔬菜生产加工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检测蔬菜产品的品质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子午岭林区常见19种野生蔬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蔬菜中硝酸盐分级评价标准和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限量标准及维生素C的含量发现,香椿硝酸盐含量处于安全水平,但亚硝酸盐含量高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的限量标准,且维生素C含量小于50 mg/100g,不属于无公害蔬菜的范畴,建议少量食用或经过特殊处理后再食用;其余17种野生蔬菜均属于安全无公害蔬菜,且维生素C的含量高,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4.
几种食前处理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量摄取硝酸盐超标的蔬菜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以武汉市售典型蔬菜为实验材料,参考国标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浸泡、漂烫和去皮3种食前处理方法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采用食用白醋、果蔬洗涤剂或食盐水浸泡能不同程度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其中对小白菜和菠菜的硝酸盐降低率最大可达32.5%和23.4%。叶类蔬菜经短时间漂烫可有效降低其硝酸盐含量,小白菜和菠菜用开水漂烫0.5min后,其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6.9%和14.5%。对根茎类和瓜果类蔬菜进行去皮处理亦可降低其硝酸盐含量或亚硝酸盐含量,白萝卜和黄瓜去皮后其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6.5%和15.9%,茄子和白萝卜去皮后其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2.2%和2.7%。可见,食前对蔬菜进行浸泡、漂烫和去皮的处理方式均能有效降低蔬菜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武汉市四类食品(粮食、蔬菜、鱼肉制品、水)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四类食品中都含有亚硝酸盐,硝酸盐。在四类食品中,鱼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值(5.75mg/kg)高于其它食品,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均值(1298.21mg/kg)高于其它食品。肉制品又以香肠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的均值(7.79mg/kg、653.44mg/kg)为最高,硝酸盐残留量超标率达33%。蔬菜类食品中,不同的蔬菜,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不同。亚硝酸盐以黑白菜为高(7.02mg/kg)硝酸盐以菠菜为最高(3874.50mg/kg),其次是芹菜(3368.25mg/kg)藕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0.51mg/kg、27.56mg/kg)均低。根据调查结果,对60公斤体重成人每日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摄入量作了初步估计,亚硝酸盐摄入量为3.37mg,硝酸盐摄入量为671.19mg。硝酸盐摄入量超过了每日允许摄入量(219mg/60kg、b.w)。  相似文献   

16.
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提取与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实验选择用简便、高效的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研究表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结论:硝酸盐测定的相对误差在-2.52%~1.14%之间,亚硝酸盐测定的相对误差在1.98%~4.26%之间,符合定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7.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提取、活性炭柱脱色和微孔膜过滤等步骤对蔬菜进行预处理,离子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探讨不同贮藏条件下4种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论常温贮藏还是低温贮藏,贮藏7d内,4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变化基本上是呈下降趋势,亚硝酸盐含量均呈现先急剧上升后近于平稳的趋势,但常温贮藏的亚硝酸盐含量高于低温贮藏,除韭菜外,其它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4mg/kg。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吃剩菜     
1.剩菜的危害在于硝酸盐 蔬菜中普遍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特别是施氮肥量比较大的蔬菜。而硝酸盐在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阻断血红细胞运输氧气的作用,从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如果亚硝酸盐的数量比较大,  相似文献   

19.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腌肉制品加工中同时起着发色、抑菌、抗氧化和提高风味的作用,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与肉中的二级胺反应会形成致癌物质N-亚硝胺,所以寻求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替代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无硝腌肉制品在亚硝酸盐发色作用、抑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的替代物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提出了天然腌制的概念,重点介绍目前国内外利用蔬菜替代亚硝酸盐的方法,包括将蔬菜粉(或汁)中的硝酸盐用硝酸盐还原菌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加入腌肉制品中(先发酵法)和将蔬菜粉(或汁)加入肉馅中再发酵(后发酵法)两种生产方式,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生产安全腌肉制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腌制品及一些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硝酸盐在还原菌作用下易转变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又是午餐肉罐头和香肠中的发色食品添加剂。而亚硝酸盐在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