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Clark(1951)提出城市空间传统密度模型后,城市空间人口密度分布研究进入了一个繁盛阶段。McDonald(1989)对70年代至80年代后半期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本论文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反映城市化(尤其是其中的郊区化)进程中日趋复杂的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人口密度模型进行归纳整理。作为综述论文虽与McDonald(1989)会有部分重复,但论文范围扩展到90年代以后的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自Clark(1951)提出城市空间传统密度模型后,城市空间人口密度分布研究进入了一个繁盛阶段.McDonald(1989)对70年代至80年代后半期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本论文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反映城市化(尤其是其中的郊区化)进程中日趋复杂的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人口密度模型进行归纳整理.作为综述论文虽与McDonald(1989)会有部分重复,但论文范围扩展到90年代以后的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80个城市数据分析气候指标与城市人口密度的关系,并对分布在不同气候区的4个案例城市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气候指标与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的关联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气候指标差异,只有内部热增益指数与市域人口密度显著相关;基于气候区域差异,则不同气候区的城市人口密度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城市蔓延度与人口分布均衡度等指标与部分气候条件具有相关性。研究同时表明,聚类分析结果能够解释我国现有的热工气候分区和气象地理区划的部分成因,并能够为提出更加细致的气候区划提供参考。未来应深入调查具有相似文化环境和物理环境的城市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密度差异。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界对城市人口密度有不同认识。根据最新统计资料对中国天津、上海、广州和日本东京、大阪的人口密度研究显示,中国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普遍比日本高许多,上海约是东京的两倍,而且中心市区与周围郊区密度差异悬殊,显著的一极集中。日本城市人口分布较均匀。体现在城市住宅形态上,中国城市以集合住宅为主而日本城市以独立住宅为主。对统计数据不加分析会得出偏离实际的结论,城市研究有待精细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差椭圆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对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二者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但东南部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小于西北部;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密度升高带来区域经济进一步增长,但二者的关联性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东南部地区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以高-高集聚为主,西北部地区以低-低集聚为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城镇化发展出现低密度和分散化的倾向。这种快速、大规模扩张带来了耕地面积减少过多、过快的问题。长期来看,这必然会对耕地、资源、环境都造成巨大的压力。为防止这种势头继续蔓延,今后要合理确定城市的开发边界,防止城市面积过度扩张,提高建成区的人口密度,走可持续发展的紧凑型城市发展战略。该文的出发点旨在通过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从而降低城市土地需求,以缓解城市分散化发展的问题。首先从经济、社会、自然资源角度对城市人口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建立理论框架与相应的指标体系;其次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量化各影响因素对人口密度的作用大小与方向;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准确判断城市土地需求,高效利用基础设施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根据城市规模制定和调整土地利用政策等方法可以用来化解耕地保护与日益增加的土地利用需求间的矛盾,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城市(人口)密度静态和动态形成的演变机制,揭示市场经济体系下城市密度的决定机制,分析城市密度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变化,以及控制城市密度的后果.文章指出,控制高度(或密度)的目的是减少密度,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减少交通压力.实际上,控制高度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造成人口密度不降反升,环境质量更加恶化,交通日益拥挤. 相似文献
8.
城市密度及其形成机制:城市发展静态和动态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城市(人口)密度静态和动态形成的演变机制,揭示市场经济体系下城市密度的决定机制,分析城市密度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变化,以及控制城市密度的后果。文章指出,控制高度(或密度)的目的是减少密度,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减少交通压力。实际上,控制高度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造成人口密度不降反升.环境质量更加恶化,交通日益拥挤. 相似文献
9.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人们居住与工作的场所与乡村截然不同。早上.城市的人们从居住地(通常是城市的郊区、边缘地区)向城市的中心区集中。傍晚.人们又从城市的中心区向边缘地区或郊区扩散。城市人口这种“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分离.产生了许多所特有的现象.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所谓城市的“钟摆式移动”.钟摆的摆幅随城市的扩大而加大。 相似文献
10.
王关鑫 《广东建设信息(建材专刊)》2004,(5):33-33
由海内外近百名权威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的《(2002-200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3月1日在北京面世,报告列举了未来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五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今的城市环境发展显然与现代生活的需要不相符合,指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不尽发只意的现象,并呼吁尽是开展研究,找寻这个特殊的国家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特殊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已有文献在解释城镇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时,多集中在人口城镇化上,关于城镇空间形态的碳排放效应的实证研究很少。研究采用108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2003-15年间的城市样本数据,用居住密度度量城镇空间形态,对居住密度等变量影响碳排放的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住密度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在东部城市、中部城市、还是西部城市,居住密度的提高均显著地减少了CO2排放;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导致碳排放大幅度增长;我国城市发展水平尚未到达"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位于曲线左侧;我国没有变成FDI的"污染天堂",相反绿色外资的引进显著地减少了城镇碳排放;中东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环境红利开始显现,而西部城市低碳的发展模式尚未实现。因此,中国提出的建立"紧凑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城市化以及城市住宅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城市居住密度特征有助于规划部门对住宅建设进行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该文以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为基础,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两个方面多个指标对我国城市居住密度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人均住宅面积呈增长趋势;居住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住宅建筑毛密度呈上升的趋势。城市建成区面积处于非理性的快速增长状态;居住用地在城市建成区中的比重比较稳定;不同城市住宅面积的增长速度与居住用地的增长速度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国际大都市城市人口密度特征1 大都市区尺度 从1960年到2000年,世界主要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变化主要有两大趋势:高密度城市城市化地区人口密度呈下降态势,低密度城市城市化地区人口密度在80年代后出现了由减到增的态势.其中,东京、香港、巴黎、苏黎世等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在过去的40年里一直稳步下降.这些地区人口密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人口结构由年轻型向成熟型再向老年型转变而产生的.而原来以低密度、私人汽车为发展模式的北美城市,如洛衫机、旧金山、温哥华等,在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密度出现了由减到增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世界城市发展理念向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低密度扩张的模式逐渐被推崇紧凑密集型发展的城市理性模式所取代(表1).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福州八一七路茶亭街段规划,介绍了该项目(非历史文化地段)中城市土地集约开发的主要规划设计思路,构建出在特定条件下一种新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并分析了其中的经济理念,为当今建设节约型城市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城市郊区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不仅仅是居住区新的工厂区办公园区也纷纷向郊区迁移。人口和就业岗位郊迁,中心区衰退、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地基增长的无限制低密度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可题。这种失控的城市化地区不断蔓延的现象,被称为“城市蔓延”。城市蔓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郊区化的概念它是郊区化的特别形式,包括以极低的人口密度向现有城市化地区的边缘扩展占用过去从未开发过的土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人口规模结构变化的分析,找出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城市人口增长方式的内涵规律,提出了不同城市人口规模结构所面临的问题,反思我国过去推行的城市人口规模发展战略的得失,为当今我国城市化人口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深圳在《2030城市发展策略》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先锋"有不循先例,独创和实验的含义,也有冒险和激进的含义。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去评价。深圳建市30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态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如今在这块199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1500万人的就业和生活的空间,已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社会经济高度集中的现代化城市。但是,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资源紧缺、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管理失衡等诸多问题,日渐暴露出城市系统脆弱不堪的征兆。其实,早在2005年,深圳就提出了发展的"四个难以为继["四个难以为继"是指:土地有限,难以为继;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不堪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那么,这种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发展的城市模式究竟潜伏着哪些危机呢?为此,我们采访了原深圳市规划设计院的院长王富海先生。将他的种种顾虑和担忧呈现出来,希望引起各界的重视。同时也希望未来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后续涌现的"先锋城市们"能够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20.
适合高人口密度的城市生态住区研究--关于香港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土地资源、人口问题、经济和技术四个因素的作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应该走高密度开发与保护大面积自然郊野并进之路。高密度开发具有保护土地资源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双重意义。高密度开发有合理的限度。高密度开发的关键在于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新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