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及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以低温脱脂豆片为原料,生产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对影响凝胶性等功能特性的各种因素进地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大豆分离蛋白用于肉制品种最终产品质量的评定和分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内大豆分离蛋白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 国内大豆分离蛋白产业现状大豆分离蛋白是从大豆脱脂后的低变性脱脂豆粕中提取的蛋白质质量在90%以上(以干基计)的蛋白质类食品添加剂。由于其特异的营养组成及功能特性,其应用范围和需求量不断扩大。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豆分离蛋白开发研究和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国家。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60年代开始生产,其生产技术及产品一直在世界本行业领域内处于垄断地位。1998年世界大豆分离蛋白的产量约70万吨,美国就生产约35万吨,占50%。我国是70年代开始研究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及应用技术。80年代初,从日本不二制油株式会社和伊腾忠商株式会社…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并对国内建设大豆分离蛋白项目时所采用的技术、建设规模、厂址等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在国内市场上,大豆分离蛋白的年需求量超过9万t;在国际市场上,大豆蛋白的市场需求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大豆分离蛋白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同时,为了减少投资,获得较大的投资利润率,建议国内新建企业建设该项目时宜采用国内技术、间歇生产工艺、生产规模至少为年产3 000 t产品,厂址尽可能远离居民区.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可采用酶解、造粒等新工艺.  相似文献   

4.
大豆分离蛋白的电酸化法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丹  吴建平 《食品与机械》1999,(4):20-20,23
食品工业上所用的植物蛋白大部分是其分离蛋白的形式,大多是通过酸沉法生产的。这些蛋白质对于局部的过量酸极其敏感,可能会引起其部分不可逆地变性,从而导致酸沉行为的改变。并且由于酸碱的加入,伴随产生大量废水。最近,加拿大农业食品部食品研究开发中心的Bazinet,L.等人发明了一种将蛋白质沉淀浓缩、分离,而不会使之变性的新方法。它源于膜分离技术之一的电渗析技术,被称为蛋白质的电酸化。他们对大豆蛋白质进行电酸化,测定了其粘度和电导率,探讨了影响系统限定电流强度的因素,并将用电酸化方法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与工业大豆分离…  相似文献   

5.
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进行试验研究,从工艺过程、参数控制、工艺操作、原料质量等多方面论述了生产高质量分离蛋白的关键。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和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要点。从生产工艺过程、参数控制、原辅料的质量、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员工素质等方面论述了生产高品质产品的关键。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和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高纯度的大豆蛋白制品,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目前,国内外生产大豆分离蛋白主要以碱酸沉法为主。它可以控制和改变工艺流程中的温度,PH酸碱种类,前期处理和后期调整等手段生产功能特性各异的大豆分离蛋白。  相似文献   

8.
武丽荣 《中国油脂》2004,29(2):37-37
[本刊讯 ] 由中国农业大学完成的国家“十五”重点攻关课题“大豆深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开发”子课题 :“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组分分离提取加工技术”于 2 0 0 3年12月 2 3日通过了专家鉴定。该技术采用调整浸提液的介质环境 ,如离子强度、pH等工艺 ,可以按蛋白质的构成组分分别提取 ,得到高 7S组分和高 11S组分的分离蛋白产品 ,其纯度大于 80 % ;改变了“碱溶酸沉”大豆分离蛋白组分不分的提取工艺 ,提出了创新性的专用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加工工艺 ;按该工艺调制的高7S组分和高 11S组分分离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溶解性、分散稳定…  相似文献   

9.
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进行试验研究,从工艺过程、参数控制、工艺操作、原料质量等多方面论述了生产高质量分离蛋白的关键。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和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主要研究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在颗粒型灌肠加工中的应用.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当肉灌肠中瘦肉含量大于等于38%时,使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最佳;当肉灌肠中瘦肉含量低于30%时,使用大豆分离蛋白最佳:当肉灌肠中瘦肉含量在30%~38%之间时,使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物最佳.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改性,只可改善一个或几个功能性;而通过现代复合改性技术能明显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和营养性,为扩大大豆分离蛋白应用领域开辟一条新的思路。该文介绍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改性技术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应从大豆蛋白的组成和结构入手,再进一步探索加工工艺对产品功能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氮气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充氮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充氮量四因素对SPI改性均有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经氮气改性的SPI凝胶性、保水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4组最佳处理组合。试验表明改性后SPI的凝胶性、保水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比对照样提高了100%、210%、7%和91%。  相似文献   

15.
研究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应从大豆蛋白的组成和结构入手,再进一步探索加工工艺对产品功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豆分离蛋白性能优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华欲飞 《中国油脂》2001,26(6):79-81
大豆分离蛋白的性能包括相容性和功能性,相容性决定了大豆蛋白的应用范围,功能性则最终反映大豆蛋白用户的收益大小,通过醇洗法脱除异味,选择性分离分级,控制蛋白质变性,蛋白质改性,以及干燥后处理可以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相容性和功能性,并对它们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豆分离蛋白及其制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特性和生产现状 ,找出了我国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比较了四种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 ,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林杨 《黑龙江粮食》2001,11(1):34-36
本文论述了以低温脱脂豆片为原料,生产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过程。对影响凝胶性等功能特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大豆分离蛋白应用于肉制品中最终产品质量的评定和分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微波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某些功能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微波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改性,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pH值对SPI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对SPI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影响显著。微波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反应时间2min,料液比为1:11,pH值为10。改性后SPI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比对照提高32.15%、58.87%和56.54%。  相似文献   

20.
氮气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氮气对大豆分离蛋白 (SPI)进行改性 ,研究结果表明充氮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充氮量四因素对SPI改性均有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经氮气改性的SPI凝胶性、保水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 4组最佳处理组合。试验表明改性后SPI的凝胶性、保水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比对照样提高了 10 0 %、 2 10 %、 7%和 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