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寸滩站卵石推移质输沙规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寸滩站是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测站之一,经分析实测资料,建立了流量与流速、水深、水面宽、卵石推移质输沙率、推移质最大粒径的相关,分别写成指数议程,通过实测资料检验,现有的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不能反映雨滩推移质起动规律,引进床沙隐暴系数,建立了不均匀库沙级配的起动流速公式,根据流计平均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雨滩卵石多质分组输沙率的计算公式。按公式计算的卵石推移质输沙率和实测值比较,获得满意结果;根据分组输沙率公式算出的卵石推移质级配线与实测的比较,也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长江寸滩站卵石推移质的运动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将寸滩站1966—1988年实测的2167组卵石推移质资料输入计算机。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卵石推移质的颗粒级配、起动流速、推移带宽度及输沙率等结果,为生产和科研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江上游重庆河段水面比降大、河床组成粒径粗、相对光滑度比较小等特点,收集河段内寸滩水文站47年实测卵石推移质输沙率资料和对应的水力参数作为研究基础资料,分析比较了5个经典公式计算的准确性。参照计算精度较高的Fredsoe公式,以水流强度Θ和泥沙起动临界水流强度Θc为主要参数建立并拟合了适合长江上游重庆河段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式。分析比较表明,在计算重庆河段输沙强度时,该计算式的计算精度要高于经典公式和针对该河段的魏丽公式,能够很好地反映该河段实际的卵石推移质输移情况。  相似文献   

4.
首先在引进三峡水库实测推移质数量后,针对采样器效率较低、测量精度较逊而引起的质疑,从推移质运动机理和有关理论成果,论述证明了实测数值是基本可靠的.接着提出了考虑因素较为全面的非均匀输沙率公式,并且对朱沱、寸滩两水文站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和对比,两者的符合,说明了公式的可靠性,也提供了卵石推移质数量的一个旁证.继而引进了推悬比理论关系,阐述了在卵石河床上沙质推移质很少的机理,同时计算了寸滩水文站沙质推移质数量,结果与实测值颇为相近.最后估算和分析了推移质的淤积部位,从宏观上指出了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库下游近坝段卵石推移质输沙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库下游近坝河段推移质输沙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水库下游近坝河段卵石推移质的产输规律,引入临界起动粒径的概念,建立适用于近坝河段的起动流速公式.选择适用于近坝河段的成勘院经验公式并对参数加以率定,结合近坝河段起动流速公式建立近坝河段的卵石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经检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泥沙起动流速公式在天然河流中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天然河流资料和以轻质模型沙资料,对适用性较强的各家泥沙起动流速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以某一较小的单宽输沙率作为判别标准即使有一定依据,但在推移质输沙率测验精度很低的前提下,利用具体天然河流资料确定的泥沙起动流速误差也较大;②现有各家泥沙起动流速公式计算结果较为相近,同轻质模型沙起动流速都相差不大,对于天然河流资料也可进行估算;③相对而言,张红武、卜海磊公式,沙玉清公式,唐存本公式,计算结果同实测资料较为接近,可用来计算天然河流起动流速,其中张红武、卜海磊公式的验证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长江实测泥沙资料和葛洲坝枢纽工程泥沙问题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了长江推移质泥沙和粘性细颗粒泥沙的起动条件,提出了卵石和沙质推移质泥沙的起动经验公式。并用长江实测泥沙资料对三峡工程采用的起动流速公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由映秀湾水电站库区实测卵石推移质淤积量和敞泄冲沙推移质冲刷量,求得各时段平均进出库推移质输沙率,然后分别用进出库断面水力要素对以流速为主要参变量的几个常用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进行了检验和修正。比较后初步认为,系数修正后的竇国仁公式可用于卵石河床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根据红山咀站实测资料,选取120组参数比较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代入具有代表性的输沙率公式中对玛纳斯河总干渠卵石推移质输沙率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测输沙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列维输沙率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较适用于玛纳斯河总干渠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试论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移质输沙规律研究是泥沙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对前人主要研究成果开展述评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能量平衡观点及能耗图形出发,全面考虑影响河流推移质运动的因素,合理确定不同条件下的泥沙起动流速、摩阻参数A65与水下休止角,建立了物理图形清晰、结构合理、便于使用且适用性更强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采用大江大河与中小河流资料以及试验室实测资料对公式的检验结果表明,文章建立的公式(19)在不同条件下均能同实测点据接近,有效提高了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计算精度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