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胡萝卜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萝卜叶有香气而不易感染病虫害,是非常好的绿色食品原料。为提高胡萝卜叶的开发利用率,以胡萝卜叶为原料,优化提取胡萝卜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对胡萝卜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影响胡萝卜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液料比、硫酸铵质量浓度四因子与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总黄酮的提取率随着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液料比和硫酸铵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胡萝卜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4.39%,提取温度61.32℃,液料比34.48 m L/g和硫酸铵质量浓度0.41 g/m L。经修正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4%,超声温度61℃,液料比34 m L/g和硫酸铵质量浓度0.41 g/m L,在此条件下,测得胡萝卜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4.956%,与理论值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52%,验证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胡萝卜叶总黄酮的工艺准确率高,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2.
真空膜蒸馏法分离低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真空膜蒸馏的方法,对低浓度乙醇-水溶液的分离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在中空纤维膜器中进行.实验表明:过程的操作参数对分离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进口温度、料液流量、浓度和真空度的增加,膜通量将增加;分离因子随进口温度和真空度增加而减少,料液流量增加导致分离因子升高,浓度的变化对分离因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景天三七总酚酸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辅助提取景天三七中的总酚酸,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提取率。探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景天三七总酚酸提取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提取的基础上采用正交的方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景天三七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温度,其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8、乙醇浓度70%,测得的景天三七总酚酸提取率为3.62%.景天三七总酚酸的抗氧化能力与Vc相接近,表明景天三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菠萝皮中的总黄酮的提取进行研究,以得到较佳的提取条件。通过对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进行正交实验,得到菠萝皮中总黄酮提取的较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5,乙醇浓度65%,超声提取时间40m in,提取率为0.543%。  相似文献   

5.
柿叶黄酮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水和乙醇作为溶剂提取了柿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柿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时,影响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 min,料液比1∶30,所得柿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3.12%;用乙醇溶液提取时,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提取时间30 min,所得柿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为6.12%.  相似文献   

6.
利用标准化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定量研究了操作压力、浓度和温度对超滤膜方法分离姬松茸多糖的膜通量及截留率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1)对通量而言,压力、浓度和温度均是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中压力和温度为正贡献、浓度为负贡献,影响程度依次为:浓度(78.3%)>压力(16.61%)>温度(5.09%);2)对截留率而言,压力和浓度是显著性影响因素,温度是影响因素但不是显著性影响因素,压力和温度为负贡献、浓度为正贡献,影响程度依次为:压力(47.35%)>浓度(42.7%)>温度(9.95%);3)得到了膜通量(J)及截留率(R)与压力(P)、质量浓度(p)和温度(T)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节挤出头的尺寸和拉伸倍数,制备出4种不同壁厚和孔径的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将PTFE中空纤维膜制成膜组件,采用真空膜蒸馏(VMD)技术处理浓海水。研究了PTFE中空纤维膜的壁厚和孔径、料液温度和流速、冷侧真空度等对产水通量和脱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膜丝壁厚、增加膜孔径、提高料液温度、料液流速和冷侧真空度均可增加产水通量。但产水通量随浓缩倍数的增加而减小。整个实验过程中,4种PTFE中空纤维膜的脱盐率均保持在99.5%以上,且不受操作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节挤出头的尺寸和拉伸倍数,制备出4种不同壁厚和孔径的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将PTFE中空纤维膜制成膜组件,采用真空膜蒸馏(VMD)技术处理浓海水。研究了PTFE中空纤维膜的壁厚和孔径、料液温度和流速、冷侧真空度等对产水通量和脱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膜丝壁厚、增加膜孔径、提高料液温度、料液流速和冷侧真空度均可增加产水通量。但产水通量随浓缩倍数的增加而减小。整个实验过程中,4种PTFE中空纤维膜的脱盐率均保持在99.5%以上,且不受操作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茶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甲醇法从茶粕中提取茶皂素.分别考察了甲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茶皂素的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浓度90%、料液比1∶5、提取温度30℃和提取时间30 min时为宜.通过L_9(3~4)正交试验进一步考察发现:甲醇浓度对茶皂素的提取率和纯度影响较大,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分别对提取率和纯度影响较小.从实际应用考虑,选取甲醇浓度90%,提取温度30℃,料液比1∶7及提取时间30 min为适宜的工艺条件,此时,茶皂素提取率和纯度分别为96.21%和59.3%,该研究为茶粕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超声波提取黄花菜中秋水仙碱的影响,优化的提取条件是60%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5,温度为38℃下进行超声提取40 min.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对不同操作条件(操作压力、料液质量浓度和温度)下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死端微滤膜通量的预测,以训练步数、绝对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作为预测的衡量指标,并对所建立的3层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基本模型的内部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拓朴结构为3-9-1,学习率为0.05,学习/训练函数为traingdx,隐层到输出层的传递函数为logsig,该网络对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膜通量预测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2.37%,相关系数为0.9960;优化的RBF神经网络的网络设计函数为newrbe,散布常数为400,该网络对BSA溶液膜通量预测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4.83%,相关系数为0.987 0.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优于RBF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aerobic granules and contaminants removal characteristics,the aerobic granules-membrane bioreactor (AGS-MBR) has been st...  相似文献   

13.
错流微滤和超滤的一种新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以微滤和超滤过程中膜污染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其模型参数仅用极少量甚至两点实验值就可较准确地获得。用两种有代表性的无机膜和有机膜分离性质相差很大的固-液和液-液非均相混合物的实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膜通量计算的平均偏差小于5%。还就膜、流体体质和流动状况对膜污染层厚度和浓度的影响,以及模型的改进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传统的滤饼层阻力和与诱导扩散相结合的浓差极化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刚性颗粒悬浮液体系错流微滤过程中模拟临界点的数学模型。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很好。用该模型不仅能计算错流微滤过程中临界点的临界压力、临界错流速度和临界滤饼层厚度,还可以对临界点的性质与微滤中各项参数的关系进行预测。模型的提出为更好地理解颗粒体系错流微滤中的膜污染机理,并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控制过滤操作参数来减小或消除此类膜面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死端微滤通量进行准确预测,介绍了死端微滤通量预测过程中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溶质和膜的相互作用,简要总结了死端微滤分离机理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死端微滤过程中通量的预测模型--堵塞模型和阻力叠加模型等,并简要评述了各类模型的优缺点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模拟传统发酵,将PTFE膜用于不凝气中乙醇/水蒸气的分离,研究了不凝气中乙醇浓度、进料温度、膜后真空度等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对PTFE膜和ePTFE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TFE膜渗透通量随着气体中乙醇摩尔分数、进料温度、膜后真空度的增加而增加,温度与渗透通量符合Ar-rhenius方程.PTFE膜分离因子随气体中乙醇摩尔分数、进料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膜后真空度的增加而减小.ePTFE膜相对于PTFE膜来说,具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分离效果较好,有利于乙醇/水蒸气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对河间东营油藏泡沫驱油的起泡剂类型、质量分数、抗压、抗温、抗盐、抗油等性能和高低渗双管驱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aringBlender法筛选出的最佳泡沫体系为质量分数0.1%的W-101;当压力为0.1~15MPa时,起泡体积和泡沫半衰期都随着压力的增高而增加,但压力超过5MPa时,压力对W-101起泡剂溶液的起泡能力和稳泡性影响不大;随着温度的升高,W-101起泡剂溶液的起泡能力先增大后减小,稳泡性逐渐减小;当矿化度为2 500~10 000mg/L时,随着矿化度的增加,起泡剂W-101的起泡能力逐渐减小,稳泡性先降低后小幅增大;剂油体积比越大,起泡剂W-101的起泡能力和稳泡性能越差。高低渗双管驱替实验表明,泡沫能有效封堵高渗管,扩大低渗管的波及体积,入口压力从水驱结束时的0.3 MPa升至空气泡沫驱结束时的1.8 MPa,低渗管采收率提高16.89%,高渗管采收率提高9.30%,综合采收率提高12.3%。  相似文献   

18.
通过微生元控制体质量衡算,建立了微滤膜处理含油废水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预测了渗透速率与膜面流速、料液温度、浓度等操作参数的关系.通过实验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膜面流速、料液温度、浓度等操作参数对渗透速率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工艺操作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集储热与强化传热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工质。分别选取浓度为0.5%,0.75%,1.0%,2.0%和3.0%的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长为650 mm、内径为2.5 mm、外径为3 mm的不锈钢圆管中进行了换热实验。结果表明:在放热过程中,壁面无量纲温度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局部努塞尔数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沿程的不断增大,壁面无量纲温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局部努塞尔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