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洪军 《钻采工艺》2003,26(3):26-27,31
将水驱油藏考虑为复合油藏,建立了复合水驱油藏中油井试井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获得了数学模型的解,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反演方法计算了复合水驱油藏油井的试井分析典型曲线,对典型曲线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渗流特征,文中的研究为水驱油藏中油井的试井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洪军 《钻采工艺》2003,26(5):55-56
建立了水驱强度影响下的水驱油渗流数学模型,在获得数学模型解的基础上,计算了考虑井筒储存、表皮效应以及水驱强度影响下油井的压力及压力导数典型曲线,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通过这些研究为水驱油藏的试井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水驱油藏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高凝油油藏普遍采用注水开发方式,但冷水驱替会对储层产生伤害,影响水驱油效率。为完全模拟实际储层条件,采用含气原油进行水驱油室内实验,分别研究温度、渗透率、注水倍数、注水速率和润湿性对高凝油油藏水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温度主要通过改变原油黏度和析蜡来影响驱油效率,驱油效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3个阶段;渗透率在原油析蜡前对驱油效率影响较大,但随着温度降低,析出的蜡质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空间网状结构堵塞渗流通道,导致渗透率的影响逐渐减小;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驱油效率呈上升趋势,但注水后期上升缓慢;相同注水倍数下,注水速率在析蜡前后对高凝油油藏的影响规律不同,针对不同储层温度合理选择注水速率对提高驱油效率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压力节点分析的研究,没有考虑注水对油井IPR曲线(井底流压与产量关系)的影响,因此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建立了非活塞径向水驱油模型:求含水率和含油率;求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确定水驱油前缘含水饱和度和水驱油前缘位置;确定两相渗流区的平均含水饱和度;求两相渗流区的总渗流阻力;求产液指数。已将此模型成功地应用于注采压力节点分析中,使注水工程、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注水和采油压力节点分析的系统化。所研制的计算机软件中包括的数学模型均是广泛应用的方法。软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多重菜单选择操作,各模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对新区油田采油工艺方案的编制和老区4口油井调参设计的生产动态拟合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20%。该项目曾获1990年度华北石油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考虑重力和裂缝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非活塞式水驱油油水两相单向渗流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产量和含油率定量分析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处于0°~90°时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越大,油井产量越高,当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为90°时,油井累积产量最高,且油井产量递减速度最小;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增大,扩大了注入水波及基质系统的范围,驱油效果显著,当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为90°时,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的驱油效果显著优于其他角度的裂缝分布,注入水波及范围最广,剩余油最少,但水驱油效率整体较低。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裂缝分布对于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并预防水窜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特高含水期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开展了高注入倍数(200 PV)水驱油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渗透率、不同注入倍数、不同注入速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注入倍数下,油相渗透率缓慢下降,水相渗透率大幅增加,水驱特征曲线出现上翘的"拐点","拐点"之后,耗水量急剧增加;渗透率越大驱油效率越高;提高注入速度可以提高驱油效率。该研究成果为特高含水期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压力节点分析的研究,没有考虑注水对油井IPR曲线(井底流压与产量关系)的影响,因此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建立了非活塞径向水驱油模型:求含水率和含油率;求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确定水驱油前缘含水饱和度和水驱油前缘位置;确定两相渗流区的平均含水饱和度;求两相渗流区的总渗流阻力;求产液指数。已将此模型成功地应用于注采压力节点分析中,使注水工程、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注水和采油压力节点分析的系统化。所研制的计算机软件中包括的数学模型均是广泛应用的方法。软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多重菜单选择操作,各模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对新区油田采油工艺方案的编制和老区4口油井调参设计的生产动态拟合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20%。该项目曾获1990年度华北石油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由于储层物性非均质程度及渗流场的差异,由岩心驱替实验数据计算的理论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与矿场监测的油井实际产液能力变化规律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文中分析了水驱渗流过程中影响产液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在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形态上的表征;结合水驱油藏渗流场的变化特点,评价了无因次采液指数随近井带地层伤害程度及水驱波及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根据矿场监测数据与理论预测结果的差异,建立了地层伤害程度和水驱波及系数的诊断图版,对比矿场监测无因次采液指数与理论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图版的拟合程度,推测地层伤害的趋势及水驱波及系数。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油井产液能力的预测精度,并快速诊断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扩大了理论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的现场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应用》2017,(6):56-63
厚油层层内夹层是控制油井水驱规律的主要因素,尤其在底水油藏中,夹层的存在引起地层流体流线的改变,不同的夹层性质导致不同的改变效果,进而影响油藏水驱规律的变化,甚至改变整个油藏的水驱模式。以文昌油田某油组为例,分析了厚油层层内夹层的分布特征,并对夹层控制下的油井水驱规律进行剖析,利用该油组资料建立数值模型,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夹层不同渗透性、分布形态、组合方式等夹层性质下的水驱规律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夹层发育范围、渗透性、分布模式等性质是影响油井水驱规律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夹层性质表现出不同的水驱规律,在此规律指导下的稳油控水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水驱油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盘二块稠油油藏注水过程中注水强度、注水方式对中、高渗储层水驱油效率的影响以及水驱油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常规稠油油藏注水开发高含水期可采出总可采储量的70%~75%以上;②提高注水强度、注水压力可有效地提高水驱油效率,且对中低渗稠油油藏更敏感;③水驱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储层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将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与指数递减预测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开发指标的联解法,该方法克服了丙型水驱特征曲线和指数递减预测模型在动态预测中各自存在的缺点,即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不能预测开发指标与开发时间的关系;指数递减预测模型法不能预测油田的含水率、产液量、产水量及累积产水量和累积产液量。同时应用该联解法对萨北开发区北三东区块基础井网开发层系水驱开发指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胡罡 《新疆石油地质》2012,33(4):467-46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利用张金庆水驱曲线预测水驱油田水驱体积波及系数的新方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并成功解决了前人预测方法应用条件受限、适用范围窄等问题,能够适应不同水驱油田的不同含水规律。  相似文献   

13.
常用水驱特征曲线在八面河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驱特征曲线法是一种利用生产资料研究可采储量的方法,主要是研究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累积产液量之间的关系,在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八面河油田为对象,比较了常用的几种水驱特征曲线,提出了常用几种水驱特征曲线的应用条件及选值原则,并得出甲型和丙型水驱曲线法的预测结果比较可靠,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评价注水开发油田的水驱效果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油田开发动态系统分析方法,结合安塞油田注水开发实际,将油藏作为一个整体,利用油井的生产特征参数(产油量、产水量、含水率等)和注入井的注入量、注入压力等参数,建立描述油藏系统注入与产出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评判利用模型计算的每口生产井的驱油、驱水相关系数的信息,刻画整个油藏系统注入与产出关系,从而对全区块进行水驱效果的评价。通过对安塞特低渗油田王窑区开发区块的试算,结果与实际较吻合,揭示出该区块北部长期产量较低,水驱能力低,应从加大其注水量、改变水线方向出发,使注入水能沿其砂体分布的方向自北而南,达到增强水驱能力、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英台地区天然水驱油藏的开发特点及稳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边底水运动规律,控制并利用活跃的边底水能量,是成功开发天然水驱油藏的关键。英台地区的英台、四方坨子和一棵树等三个油田均为天然水驱油藏,天然能量充足。油藏投入开发后初期含水较高,含水上升极快,造成产油量大幅度递减。针对其开发特点,适时采用大泵、电潜泵提液强采,通过大量补孔层间接替以及加密调整和扩边等稳产技术措施,确保了油藏以3%-5%的采油速度长期稳产,水驱采收率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在对气藏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水驱气藏的渗流特征,建立了确定水驱气藏动态储量的新方法。新方法针对水驱气藏,首先建立了气藏含水率与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式;其次,利用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了气、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之上,推导出水驱气藏采出程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式;再者,利用水驱气藏采出程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式建立起水驱气藏累积产水量与累积产气量的关系式,该关系式被定义为水驱气藏的水驱特征关系式。根据水驱特征关系式,结合水驱气藏的生产动态资料,即可作出水驱气藏的水驱特征曲线,利用水驱特征曲线所获得的参数可确定水驱气藏的动态储量;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新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油田开发指标的组合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油藏工程中,广义翁氏预测模型,双对数型产量衰减曲线预测模型和水驱曲线模型都是比较重要的预测模型。然而,它们有自自的局限性。现将这三种方法相结合,除详细说明求解方法外,还用组合预测的方法来校正预测结果,该方法不仅可以预测水驱油气田的产量,产水量,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的时间,还可预测可采储量,含水率和体波及系数等开发指标,应用结果表明,它与其它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存在大量的水驱气藏,其压力及产量动态特征不同于气驱气藏,这已经被气藏开发的实践证实。目前对于水驱气藏气井产量递减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都是基于复合油藏中单相油流动时的产量递减分析理论与方法,没有涉及到水驱气藏中气井的产量递减分析问题。文章针对水驱气藏中气井的产量递减分析问题,在建立递减分析数学模型并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获得解的基础上,利用数值反演方法计算了气井产量递减分析的典型曲线,从理论上分析了气井产量递减主要受到内外区半径、气水传导系数比及气水流度比的影响,获得了产量递减的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压力波只在气区中传播的产量递减特征;第二段为压力波传播到气区边界时的产量递减特征;第三段为压力波传到水区的产量递减特征,同时用实例验证了该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文章所研究的内容为水驱气藏气井的产量递减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热采稠油注采特征关系曲线的基础上,借鉴水驱油藏地质储量与水驱特征关系曲线系数的统计规律方法,建立了热采稠油油藏不同采收率状况下的油汽比变化曲线评价图版。通过实例验证,建立的油汽比评价图版可有效应用于热采油藏不同阶段注汽开发油汽比和采收率评价,同时,进一步拓宽了注采特征曲线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