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富硒沼泽红假单胞菌G3 菌(简称富硒G3 菌)与牛初乳复配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富G3 菌与牛初乳复配形成富硒牛初乳,用环磷酰胺构建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对免疫低下小鼠灌胃富硒G3 菌、牛初乳和富硒牛初乳,50d 后测定各组小鼠脏器指数、白细胞数、T 淋巴细胞阳性率、血清SOD 酶活性、全血GSH-Px活性,同时计算平均每日进食饲料质量与体质量增加量的比值。结果:富硒G3 菌、牛初乳、富硒牛初乳均能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对饲料的利用率,能提高免疫低下小鼠SOD、GSH-Px 活性、白细胞数和T 淋巴细胞阳性率,其中富硒牛初乳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富硒牛初乳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研究硒酸多糖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致小鼠肝癌的预防作用.采用50μL/kg DEN诱发小鼠肝癌,每周皮下注射1次,连续8周,同时对照组饮用灭菌水,低硒含量组和高硒含量组分别饮用含不同硒量的硒酸多糖(150mg/kg).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测定生化指标等,用比色分析法检测肝匀浆SOD、GSH-Px的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病理学检查发现,对照组肝脏损坏严重,补硒组则较轻:2个补硒组能显著提高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含量.硒酸多糖对DEN致小鼠肝脏癌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高血脂小鼠模型评价降血脂保健食品可行性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镜  张静  桑婷婷  王燕伟  蒋艾 《食品科学》2006,27(11):479-482
目的: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在降血脂保健食品功能检测研究中的实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观察小鼠进食高脂饲料60d内血脂变化情况,从而评价高血脂小鼠模型在60d内的稳定性。将大鼠与小鼠在同一时间,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降血脂功能检测实验,观察两种保健食品对高血脂小鼠和高血脂大鼠血脂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给小鼠饲喂高脂饲料30d可以造成高血脂模型,在继续饲喂高脂饲料30d里,观察到此高血脂模型能够继续维持。两种不同的保健食品影响高血脂小鼠血脂三项指标的情况与对高血脂大鼠的影响结果相一致。结论:在降血脂保健食品功能评价实验中用小鼠代替大鼠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4.
硒强化剂的急性和蓄积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安全生产补硒保健食品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用保健食品常见的硒强化剂亚硒酸钠对小鼠进行不同剂量灌胃,通过急性和蓄积性毒性试验, 系统研究硒对小鼠生长性能,组织病理变化,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等的影响,建立小鼠硒中毒的动物模型.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经口LD50为3.86 mg/kg;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亚硒酸钠对小鼠有弱蓄积性.  相似文献   

5.
DNA的烷基化损伤可导致复制过程中的错配,被认为是引起基因突变及相关疾病的原因。烷基化DNA加合物是重要的DNA烷基化损伤产物。本文介绍了DNA烷基化损伤的修复机制,以及产物。综述了烷化类损伤试剂,及其作用于细胞产生烷基化加合物的机理。讨论了烷化类DNA加合物与吸烟之间的关系。综述了烷化类DNA加合物的检测方法,展望了烷基化DNA加合物的研究方向及作为烷基化损伤标志物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甲醛、乙醛、丙烯醛和巴豆醛广泛存在于环境污染物中,卷烟烟气中也有微量存在,它们不需要经过机体代谢就能够直接进攻亲核基团,可与 DNA分子发生共价结合形成 DNA加合物。DNA加合物是 DNA损伤的一种形式,在 DNA复制过程中可使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有可能造成机体的损伤。本文综述了生物体内常见的 6种醛类-DNA加合物的检测技术以及醛类-DNA加合物作为卷烟烟气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同时检测多种 DNA加合物的研究方向及醛类-DNA加合物作为 DNA损伤标志物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及海拉细胞(Hela cells)内游离Ca2+的影响。方法:分离制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利用Ca2+荧光探针Fluo-3/AM及激光共聚显微镜测定加药后10 min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添加硒化多糖后,巨噬细胞内Ca2+浓度缓慢升高,而胃癌细胞与Hela细胞内Ca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通过对乳酸菌胞外多糖进行硒化修饰可增强其刺激巨噬细胞的能力,因而发挥其免疫功效。硒化多糖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内Ca2+内流的减少,提示硒化后的多糖可引起肿瘤细胞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刘鹭  潘道东  丁琳  曾小群 《食品科学》2014,35(1):250-253
目的:研究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及海拉细胞(Hela cells)内游离Ca2+的影响。方法:分离制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利用Ca2+荧光探针Fluo-3/AM及激光共聚显微镜测定加药后10 min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添加硒化多糖后,巨噬细胞内Ca2+浓度缓慢升高,而胃癌细胞与Hela细胞内Ca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通过对乳酸菌胞外多糖进行硒化修饰可增强其刺激巨噬细胞的能力,因而发挥其免疫功效。硒化多糖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内Ca2+内流的减少,提示硒化后的多糖可引起肿瘤细胞不同程
度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以小鼠为试验对象,研究富硒发芽糙米(含硒0.870 mg/kg)对小鼠血脂水平和肝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当给小鼠喂食含富硒发芽糙米25%的高脂饲料时,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和体重增长比分别下降56.80%、77.53%、55.84%、3.75%,HDL-C水平升高74.03%;肝组织中GOT、GPT、MDA水平分别降低65.66%、38.60%、50.32%,GSH、SOD水平和肝指数分别升高193.98%、187.33%、31.46%;同时,小鼠肝脏组织较紧密,色泽红且被膜光滑。结果表明,本试验中的富硒发芽糙米具有调节小鼠血脂水平、控制小鼠体重增长及保护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菊花提取物对实验动物抗疲劳和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胡春  丁霄霖 《食品科学》1996,17(10):58-62
研究了菊花提取物对小鼠抗疲劳能力和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以及对饲以高脂饲料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发现菊花提取物可以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升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硒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生物活性和毒性之间范围极端狭窄,容易接近或进入了硒的毒性范围,但纳米硒具有较强的高效高安全优势。本研究利用对亚硒酸钠有较强耐受性的一株编号LA4乳酸菌株进行亚硒酸钠还原反应,制备纳米硒。通过对昆明系小鼠灌胃不同浓度纳米硒进行实验: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研究分析乳酸菌LA4源纳米硒对小鼠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经SEM-EDX测试得到乳酸菌LA4能将亚硒酸钠还原成纳米尺寸的球状颗粒,粒径基本≤200nm。乳酸菌LA4源纳米硒对小鼠全血、睾丸中的GSH-PX的活性具有极显著提高作用(p<0.01),对小鼠大脑、肝脏以及脾脏等重要器官组织T-AOC和POD活力也具有极显著提高作用(p<0.01);乳酸菌LA4源纳米硒极显著的提高小鼠血清中T-SOD活力(p<0.01),有利于降低小鼠血清及重要器官组织的MDA含量;因此乳酸菌LA4源纳米硒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具有提高作用,并且乳酸菌LA4源纳米硒添加水平就算增加到1.0mg/kg·bw时,仍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具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安全生产补硒保健食品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本试验旨在用保健食品常见的硒强化剂亚硒酸钠对小鼠进行不同剂量灌胃,通过急性和蓄积性毒性试验,系统研究硒对小鼠生长性能,组织病理变化,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等的影响,建立小鼠硒中毒的动物模型。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经口LD50为3.86mg/kg;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亚硒酸钠对小鼠有弱蓄积性。  相似文献   

13.
重组瑞替普酶对体内诱发形成血栓的快速溶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以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与角叉菜胶诱发大鼠尾部血栓形成模型,评价重组瑞替普酶(Reteplase)对体内诱发血栓形成的快速溶栓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Reteplase与诱导剂混匀后给小鼠作尾静脉注射,观察给药后5min内小鼠死亡数和15min内小鼠偏瘫恢复数,计算药物对小鼠形成脑血栓的保护率;大鼠足跖皮下注射角叉菜胶使尾部形成血栓后给药,观察血栓平均长度及再通率。结果Reteplase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有迅速溶栓、急救效应;对角叉菜胶诱发大鼠尾部混合血栓有显著溶栓作用。结论溶栓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本文首次报道了Reteplase对体内诱发血栓的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富伽马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米糠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诱发大鼠氧化应激和肝功能损伤。添加GABA前体物L-谷氨酸,通过原米糠中脱酸酶转化获得富GABA米糠,其中GABA的含量由32 mg/100 g升高至242 mg/100 g。原米糠、富GABA米糠分别添加到高脂饲料,试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普通米糠组和富GABA米糠组,考察普通米糠、富GABA米糠对高脂饮食大鼠的体重、肝指数、肝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富GABA米糠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高脂饲料组大鼠和普通米糠组大鼠(p0.5),富GABA米糠在减轻肝脏细胞脂肪变性、降低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改善肝脏氧化应激等方面优于普通米糠组大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肥胖对肝脏糖代谢的影响,揭示石榴皮提取物(EPP)改善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D12451)和对照饲料(D12450H)分别饲养大鼠16周,复制肥胖动物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灌胃大鼠3个剂量的EPP(50,100,200 mg/kg)进行干预.结果:高脂饲料喂养1...  相似文献   

16.
肥胖或超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严重的流行性健康问题,是导致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动物实验是临床前实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疾病、药理作用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目的是研究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MCT)对大鼠和小鼠体重影响。检索了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三个数据库相关文献,比较分析了含中链甘油三酯或椰子油饮食干预与长链甘油三酯饮食对大鼠和小鼠体重的影响,数据以标准化平均差(SMD)或加权平均差(MD)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发现,中链甘油三酯的干预可以减轻大鼠[SMD,-0.76(95% CI:-1.16,-0.37)]或小鼠[MD,-1.39(95% CI:-2.23,-0.54)]的体重。因此,中链甘油三酯的干预对大鼠和小鼠有一定的改善体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富硒益生菌对小鼠生长、抗氧化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75只昆明系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n=15):对照组、富硒益生菌组、益生菌组、亚硒酸钠组和有机硒益生素组,实验期为30d.比较了各处理组中小鼠增重、抗氧化力(全血GPX和血浆SOD酶活性及血浆MDA含量)、全血硒含量、肌肉中硒含量及盲肠中的三种固有菌数.结果表明,30d后富硒益生菌对小鼠的增重影响显著高于其他组;于第15d各补硒组抗氧化力、血液硒含量显著升高,30d后无机硒和有机硒组中肌肉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低于富硒益生菌;15d后补充益生菌的小鼠肠道内菌群结构得到改善,其固有菌群(乳酸菌、酵母菌)显著高于其他组.富硒益生菌对小鼠的各检测指标的影响显著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8.
大鼠对亚硒酸钠和硒蛋白生物利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营养剂量范围内比较低硒大鼠对亚硒酸钠和硒蛋白的生物利用效果以及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9组,自由进食克山病区低硒饲料。6周后开始对低硒大鼠补硒,对照组每天灌胃纯水;亚硒酸纳、硒蛋白各4组,每天灌胃相应的硒强化剂(各分四个硒剂量2、4、8、16μg/kg bw)。连续灌胃4周后处死采样,通过血肝肾中的硒含量以及肝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活性来比较生物利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肝肾中的硒含量以及肝肾组织中GSH-Px活性和TrxR活性均随补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呈量效关系。在同一补硒水平上,亚硒酸钠组大鼠肝肾组织中的硒含量高于硒蛋白组(P0.05)。在4g/kg bw剂量时,硒蛋白组大鼠肾GSH-Px活性高于亚硒酸钠(P0.05)。在16g/kg bw剂量时,硒蛋白组大鼠肾TrxR活性高于亚硒酸钠(P0.05)。结论:硒蛋白增加大鼠肝肾组织中的硒含量低于亚硒酸钠,但对含硒酶的影响却优于亚硒酸钠,因此硒蛋白能更好的被大鼠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恩施富硒绿茶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肝脏肌浆网/内质网Ca2+-ATPase(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活性及其表达的影响,探讨富硒绿茶防治NAFL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2 只Wistar大鼠分成4 组,分别饲喂标准饲料+常规饮水(NC组)、高脂饲料+常规饮水(HC组)、高脂饲料+普通绿茶(TC组)、高脂饲料+富硒绿茶(SeC组)。9 周后处死,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测定肝细胞内Ca2+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肝脏组织ATPase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内总SERCA蛋白表达,观察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HC组大鼠肝细胞内Ca2+含量明显增高,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SERCA蛋白表达降低;富硒绿茶干预后Ca2+含量降低,酶活性升高,表达增加,较普通绿茶效果明显。结论:富硒绿茶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具有干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肝细胞内Ca2+和TNF-α含量而改善肝脏能量代谢障碍,同时提高了SERCA活性,增强其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低聚果糖降血脂作用的动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低聚果糖对高脂动物血脂的影响,以高脂饲料诱发大鼠为高脂动物模型,同时给予高脂饲料与低聚果糖28d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0.5、1.5、2.5g/kgBW低聚果糖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的水平(P<0.05);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低聚果糖可降低高脂动物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