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建筑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及与相关经济学学科的关系,构思了由建筑经济活动与市场规制、建筑业的产业结构与生产力组织、建筑产品的价值增值与过程管理、建筑产品价格的形成与价格机制、建筑业生产要素的运动规律、建筑业经济增长中的要素积累、创新与建筑业的经济增长途径、建筑业的经济波动与产业行为策略以及建筑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与产业政策等内容组成的建筑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建筑业和建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吴军 《河南建材》2022,(3):141-143
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逐步增长,都在建筑方面提高了要求.从建筑业领域的发展来说,立面色彩起到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当代民众关注建筑视觉艺术及其现实作用,因此,色彩选择非常关键.所以,有必要对建筑外立面色彩设计的创新进行深化探讨,以期建筑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筑业技术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建筑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是提供具有可负担的价格、适当好的质量和可持续的环境影响的产品、系统、装置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艺术.技术进步是生产函数随时间推移的增长过程.近30年来,国际上在评价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找到比较理想的评价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建设创新型建筑业,就是通过创新极大地提升建筑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当前和未来有关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提高建筑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无论是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自主创新要求,还是从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来看,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建设创新型建筑业都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建筑业技术进步的研究,发现建筑业研发投入不足且缺乏战略性、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创新阻力较大、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合作创新网络未普遍形成、缺乏国际化的技术标准与技术扩散战略指导等,是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未来5 年我国建筑业科技投入与产出、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建设创新型建筑业等战略目标;提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总体思路和建议,包括构建中国建筑业科技政策研究的科学路径、改进和完善建筑业科技与创新政策、增进创新体系中相关方的合作伙伴关系、营造健康的创新文化与创新环境、开展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和建筑技术标准国际化活动等。  相似文献   

5.
经济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下滑以及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建筑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未来的建筑业企业将以融资能力、项目运营能力、技术能力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建筑业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建筑业依赖投资和低要素成本驱动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如何积极应对、主动适应"新常态",变革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使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增长与转型达到新的平衡是建筑企业面临的任务,也是整个行业需要深度思考的难题。一直以来,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  相似文献   

6.
基于脱钩理论,建立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模型,揭示2001年~2012年建筑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明确其节能减排形势。从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规模、推广绿色建筑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宁海龙 《建筑》2021,(9):14-19
在数字化变革的大趋势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在政府监管、招投标管理、工程组织方式、建筑用工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尤其是 BIM 技术的应用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建筑业现代化水平.2020 年,我国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26.4 万亿元,同比增长 6.2%;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7.2%.  相似文献   

8.
正5月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其官网公布了《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六大发展目标,提出九大主要任务,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为目标,以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抓手,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优化建筑市场环境为保障,旨在推动建造方式创新,深化监  相似文献   

9.
崔秀敏 《建筑经济》2012,(3):99-101
以河南省建筑业十一年的数据为基础,借助于C-D生产函数法,对省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建筑业经济增长主要靠投入要素推动,技术进步作用不明显,需要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投入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应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引用1990至2000年期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建筑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增长函数法,通过计算规模产出弹性、全要素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各自对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中国建筑业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建筑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的源泉与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建筑业1990至2000年期间的产出主要来源于资本的投入;建筑业规模效益递减(规模不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负数,仅在1992-1995时段内规模经济.分析表明,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单一;要素投入刚性,要素使用效率低,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带来规模不经济.文章提出建立弹性的要素投入结构,拓展工程服务以提高建筑业产品附加值的观点,期望有助于中国建筑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