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γ-亚麻酸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对深黄被孢霉As3,3410和雅致小克银汉霉As3,2717进行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突变株H3,3410-5.突变株H3,3410-5每升发酵液中干菌体得率为24.3 g,油脂含量为10.1 g,而出发菌株仅为21.2 g和8.4 g.气相色谱分析突变株H3,3410-5所产γ-亚麻酸的量占总脂的9.43%,出发菌株仅为8.64%.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对深黄被孢霉As3,3410和雅致小克银汉霉As3,2717进行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突变株H3,3410-5。突变株H3,3410-5每升发酵液中干菌体得率为24.3 g,油脂含量为10.1 g,而出发菌株仅为21.2 g和8.4 g。气相色谱分析突变株H3,3410-5所产γ-亚麻酸的量占总脂的9.43%,出发菌株仅为8.64%。  相似文献   

3.
筛选出1株菌丝体脂肪酸中GLA含量在18%以上的高产菌株,经鉴定为刺孢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菌丝体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共检测出1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1.3%,主要为油酸(OA)、亚油酸(LA)、γ-亚麻酸(GLA),还含有少量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初步表明筛选获得了1株高产GLA的发酵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4.
γ-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深黄被孢霉被认为是潜力较大的γ-亚麻酸的发酵生产菌。对深黄被孢霉突变株H3,3410-5产γ-亚麻酸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实验优化,结果表明,菌丝体平均得率为25.9 g/L,总油脂平均含量为44.0%,油脂中γ-亚麻酸比率为10.97%。三项指标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约6.6%、5.8%和16.3%。  相似文献   

5.
深黄被孢霉H3,3410-5γ-亚麻酸发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γ-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深黄被孢霉被认为是潜力较大的γ-亚麻酸的发酵生产菌.对深黄被孢霉突变株H3,3410-5产γ-亚麻酸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实验优化,结果表明,菌丝体平均得率为25.9 g/L,总油脂平均含量为44.0%,油脂中γ-亚麻酸比率为10.97%.三项指标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约6.6%、5.8%和16.3%.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微藻Chlorella sp.U4341的油脂产率,采用响应面法对异养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促进Chlorella sp.U4341油脂产率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葡萄糖、Na NO3.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显著影响Chlorella sp.U4341油脂产率的三个因子,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油脂产率区域,运用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三个因子的最佳浓度:葡萄糖为24.81 g/L,Na NO3为1.68 g/L,K2HPO4·3H2O为0.58 g/L.优化后的条件培养微藻Chlorella sp.U4341的油脂产率为273.34 mg/L·d,比优化前提高了58%.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批培养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优化前体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添加促进谷胱甘肽(GSH)合成。首先分析C.utilis培养时胞内3种氨基酸自身合成动态;菌体生长阶段,考察前体氨基酸添加对GSH合成及细胞生长的影响;GSH合成阶段,通过响应面优化混合氨基酸添加配比;最后提出菌体生长阶段添加甘氨酸及GSH合成阶段添加3种混合氨基酸的两阶段优化策略。摇瓶结果表明,菌体培养第2小时添加甘氨酸(6 mmol/L),第10小时添加混合氨基酸(谷氨酸6 mmol/L、甘氨酸5.5 mmol/L、半胱甘酸6.5 mmol/L),菌体培养30 h后,细胞质量浓度和GSH产率为10.41 g/L和278 mg/L,比对照增加10.5%和116%;应用于5 L发酵罐中培养,发酵结束后,细胞质量浓度达12.81 g/L,GSH产率为328 mg/L。  相似文献   

8.
光学纯度L(+)-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60份不同来源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米根霉(Rhizopus oryzae)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运用推理育种技术,选育到一株有较高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耐高渗的L( )-乳酸高产突变株Rhi3-2.该菌株产L( )-乳酸光学纯度高,最高产量为88.45g/L,较出发菌株提高91.24%,糖利用率提高17.87%,耗糖酸产率提高35.15%.菌株经8次传代培养,L( )-乳酸产量下降10.7%,是一株性状较稳定可深入研究开发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9.
以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及三者混合糖为碳源,对8株酵母菌的菌体油脂积累能力进行初步测定,并对PR61菌株产油条件进行优化.实验发现:当以D-葡萄糖为唯一碳源时,所有菌株油脂含量都超过20%(质量分数,以下同);利用D-木糖发酵时,有6株菌株油脂含量超过了20%;利用L-阿拉伯糖发酵时,各菌株油脂含量均较葡萄糖和木糖低;上述菌株利用混合糖(m(D-葡萄糖)∶m(D-木糖)∶m(L-阿拉伯糖)=40∶20∶8)发酵时,有5株菌株油脂含量超过30%,且部分菌株利用混合糖的能力超过了葡萄糖.研究表明:菌株PR61利用各种碳源时的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均较高.采用U10(108)均匀设计对其产油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如下(g/L):碳源(m(D-葡萄糖)∶m(D-木糖)=2∶1)质量浓度130,硫酸氨质量浓度2,酵母粉质量浓度1,七水硫酸镁质量浓度0.1,磷酸二氢钾质量浓度2,碳氮比131.在上述条件下菌株PR61的油脂产量可达4.336 g/L.  相似文献   

10.
在间歇发酵基础上,在工作体积为2 L的生物反应器中,对一株植物乳酸杆菌RS2 2进行了连续发酵研究.结果表明,当稀释率为0.06 h-1时,平均酶活产率达到1 305 U/L,菌体浓度达到1.12 g/L,体积产率为137.4 U.L-1.h-1,是间歇发酵(52.1 U.L-1.h-1)的2.63倍,发酵时间为100 h.还原糖利用率为86%.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灵芝菌漆酶发酵培养基主要因子进行了筛选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漆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 g/L,葡萄糖10 g/L,麸皮20 g/L,豆粉10 g/L,KH2PO43 g/L和ABTS 0.025 g/L;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从以上6因素中筛选出了对漆酶产量有显著性影响的主效应因素为:玉米粉、麸皮和ABTS,并得到了以漆酶产量为响应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进一步的响应曲面法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响应面优化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分泌表达纤维素酶EGA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淀粉、酵母粉、蛋白胨等8个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EGA的显著影响与否进行评估分析,筛选得到淀粉、酵母粉和MgSO4·7H2O为3个显著影响的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这3个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的配比为淀粉21g/L,酵母粉11.26g/L,蛋白胨25g/L,MgSO4·7H2O 1.52g/L,KH2PO40.395g/L,NaCl 3.25g/L,CaCl20.1g/L,FeSO4·7H2O 0.005g/L。在最优条件下,利用小型发酵罐对重组菌进行扩大培养,其最高酶活力达到1 264U/L。  相似文献   

13.
以运动发酵单胞菌ATCC29121为菌种,以早籼米糖化液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发酵温度、pH值、初糖质量浓度、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该菌乙醇产率及生物量的影响.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30℃,pH值为5.5,初糖质量浓度为100g/L,接种量为10%,发酵48h.在此条件下乙醇产率达0.4g乙醇/g葡萄糖,葡萄糖的转化率是80.1%.  相似文献   

14.
从水果中筛选出一株野生型酵母S3,并将其运用于膜牛物反应器封闭循环乙醇发酵.运用酵母S3进行了3次摇瓶发酵实验,得到细胞浓度、乙醇产率以及葡萄糖转化率的最大值分别为:5.37g/L,1.90g/(L·h),87.9%;将S3菌株接人膜牛物反应器封闭循环发酵系统,进行了524.4 h的封闭循环发酵实验,整个发酵过程乙醇产率为1.48g/(L·h).葡萄糖消耗速率为3.55g/(L·h),发酵结束时,细胞存活率为30%,葡萄糖转化率为81.4%,均高于菌株SO的发酵结果,乙醇-细胞比产率以及乙醇-细胞得率分别为0.148 g/(g·h)和77.63 g/g,分别是菌株SO的1.57倍和1.71倍.结果表明,酵母菌在膜生物反应器封闭循环发酵过程中有被定向驯化以适应此发酵环境的可能性,并且野生酵母S3比工业安琪酵母SO更容易被定向驯化.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initial substrate (5 -60 g/L) and biomass concentration (0.5 -3 g/L) on fermenta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by mixed cultures were investigated in batch tests using glucose as substrate.The...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变色圈法、排油圈法从土壤和污泥等样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菌株WB,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L9(3^4)正交实验对该菌株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糖10g/L,麸皮25g/L,酵母粉0.9g/L,培养基初始pH值为7.2,250mL摇瓶装液量为50mL,发酵时间为72h的条件下,菌株WB的表面活性剂的产量可达3.6g/L.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法优化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根据优化结果指导发酵罐发酵.得到改良BSM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甘油30g/L、酵母粉14g/L、K2SO4 13g/L、MgSO4·7H2O11g/L、CaSO4 0.3g/L、PTM14.4mL、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5);得到摇瓶培养最佳诱导条件为种龄24h,诱导时间30h,甲醇浓度2%,pH6.3~6.9.瑞士Bioengineering公司L1523型发酵罐发酵结果显示,细胞光密度(OD600)达到294,rHGH表达量最高达到0.54g/L.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酒精酵母细胞发酵液中海藻糖的含量,在制备出透性化酒精酵母细胞的基础上,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酒精酵母的发酵培养基,确定了最适培养基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膏、蔗糖及氯化钠的添加量对海藻糖积累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依次为:酵母膏>蔗糖>氯化钠.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14.7 g/L,蔗糖32.5 g/...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姬松茸深层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对菌丝生物量和胞内多糖产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中玉米粉加量3%,豆饼粉0.3%,250mL摇瓶装液量45mL,发酵温度25℃.在此培养条件下,胞内多糖产量达到7.26g/L.并通过培养基中添加8种中草药提取液,发现生地黄对姬松茸多糖产量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多糖产量可达7.83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