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酶联免疫法检测乳及乳制品中厌大霉素的残留,庆大霉素EIA微孔板含12个板条,每个板条8孔,用绵羊抗兔抗体IgG包被.特异性抗体(兔抗庆大霉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庆大霉素、庆大霉素标准品或样品被加入到微孔后,经过1小时孵育,特异性抗体被牢固地结合在板条上的羊抗兔抗体IgG上,与此同时,游离的庆大霉素(存在于标准品溶液或样品中)和酶结合物相互竞争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位点结合(即竞争性酶联免疫检测).然后在洗涤过程中除去未结合的酶结合物试剂,加入色原底物(四甲基联苯胺TMB),结合的酶结合物将无色的底物转化为蓝色的产物.滴加终止液终止显色反应,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在450nm波长下检测吸光度,吸光度值与样品中庆大霉素浓度成反比.本方法单样检测时间为120分钟,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适用于乳与乳制品中庆大霉素残留的检测,该方法为半定量检测检测结果超出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必要时,需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仲裁方法或仪器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研究酶联免疫法检测乳及乳制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氟喹诺酮EIA微孔板含12个板条,每个板条8孔,用羊抗兔抗体IgG包被.特异性抗体(兔多克隆抗喹诺酮类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诺氟沙星(酶结合物)、诺氟沙星标准品或样品被加入到微孔后,经过1小时孵育,特异性抗体被牢固地结合在板条上的羊抗兔抗体IgG上,与此同时,游离的氟喹诺酮类(存在于标准品溶液或样品中)和酶结合物相互竞争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位点结合(即竞争性酶联免疫检测).然后在洗涤过程中除去未结合的酶结合物试剂,加入色原底物(四甲基联苯胺TMB),结合的酶结合物将无色的底物转化为蓝色的产物.滴加终止液终止显色反应,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在450nm波长下检测吸光度,吸光度值与样品中氟喹诺酮类浓度成反比.本方法单样检测时间为120分钟,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适用于乳与乳制品中氟喹诺酮类残留的检测,该方法为半定量检测检测结果超出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必要时,需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仲裁方法或仪器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酶联免疫法与乳及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做了介绍,并对该技术在乳及乳制品抗生素残留检测的应用进行了评述.阐述了该项技术在乳及乳制品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乳与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特性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β-内酰胺酶的特性和检测方法;向复原乳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青霉素钠,从而确β-内酰胺酶降解抗生素的最适比例;通过耐热性试验和耐久性试验来确定其稳定性;通过添加青霉素钠来检测β-内酰胺酶的含量.结果表明:β-内酰胺酶降解抗生素的最适比例为3瓶/t;β-内酰胺酶经100℃沸水处理后(90 s)和经长时间保存后(4℃,96...  相似文献   

5.
对牛奶样品在不同pH值时,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不同酸碱环境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本论文利用荷兰EP公司β-激动剂酶联免疫试剂盒对不同pH值的牛奶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pH值区间为6.4~7.5之间的结果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pH值为6.8~7.2之间结果比较稳定,样品pH值过高或过低都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酶可降解乳及乳制品中的残留抗生素,是国家严格监管的非法添加物质。通过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干扰β-内酰胺酶阳性奶的检出,非法添加行为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降低了群众对乳品安全的信任度。本文综述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的分类、性质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生物传感器等方法,并探讨这些方法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为建立乳品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标准检验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谷物及添加谷物的牛奶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特异性抗体(鼠抗单克隆赭曲霉毒素A抗体),赭曲霉毒素A标记的酶结合物和赭曲霉毒素A标准品或样品加入到微孔后,特异性抗体被牢固地结合在板条上的羊抗兔抗体IgG上,与此同时,游离的赭曲霉毒素A(在标准溶液或样品中)和酶结合物与特异性抗体竞争性结合.孵育后,在洗涤步骤中除去非结合(酶标记)试剂.加入色原底物(四甲基联苯胺),结合的酶结合物可将无色的色原转化成为有色的产物.加入硫酸,终止底物反应,在450nm波长检测吸光度值.本方法为快速检测方法,必要时,需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仲裁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由乳与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滥用现象出发,进而对β-内酰胺酶的概念、分类、来源、使用情况、危害、标准化现状、检测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如何应对这一非法添加行为的措施。旨在为加强我国乳与乳制品中的抗生素监测,解决目前乳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检测乳粉中α-乳白蛋白(α-Lac)和β-乳球蛋白(β-Lg)含量的分析方法,检测条件为未涂层柱子、60 mmol/L磷酸盐缓冲体系(pH 6.5)、检测波长214 nm、分离电压15 kV。应用本法对市场上10个品牌的13个婴幼儿乳粉样品进行了检测,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由乳品分析仪对生鲜牛乳及发酵乳中的关键理化指标脂肪和蛋白进行检测,并与常规国标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使用乳成分分析仪进行乳及乳制品理化指标快速分析时可以减少技术人员手工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该方法具有快捷、简便的优点,日常通过国标法的校准监控,可以准确快速的进行乳及乳制品理化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旦进入人体很难排除.当铅长期蓄积于人体时,会严重危害神经、造血系统及消化系统,对婴儿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影响尤其严重.已被列为食品卫生监督的重要元素.测定铅常见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其中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不够,若用火焰原子吸收,含量低时不能准确进行测定,为此,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的铅,通过一系列实验选出了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将检测方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抗寄生虫药是牛羊等产奶动物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投入品。这些药物经牛羊吸收代谢后, 容易残留在牛羊奶及其他动物组织中, 给消费者造成安全隐患。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牛羊奶中21种抗寄生虫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值, 科研工作者们也建立了多种检测方法。本文对2018~2023年牛羊奶中抗寄生虫药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简要对比电化学传感器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的优缺点, 并对抗寄生虫药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为乳及乳制品中抗寄生虫药的定性筛查和定量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微生物检测法(杯碟法)。其中微生物检测法准确率较高,适于具有微生物检测能力的检验机构使用。本文针对微生物检测法中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整理和分析,便于相关检验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酶活测定及青霉素分解实验,研究了市售的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中所含β-内酰胺酶活力、其在乳制品中最低检出限及其在液态乳制品中活力残留,结果表明,市售的四种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A、C、D及E)主要成分为β-内酰胺酶,其酶活力分别为5672590、1174215、1008126、1414437U/mL;经十万倍稀释后,可检出它们在乳中残留的酶活;经百万倍稀释后,只能检出A在乳中残留的酶活。巴氏杀菌和UHT可导致乳中残留的β-内酰胺酶活力损失近50%。73份牛奶样品中,原料乳中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较高,占所检样品总数的12·33%;而巴氏杀菌乳和UHT乳样品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较低,仅分别占所检样品的2·74%和1·36%。  相似文献   

15.
基于酶活测定及青霉素分解实验,研究了市售的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中所含β-内酰胺酶活力、其在乳制品中最低检出限及其在液态乳制品中活力残留,结果表明,市售的四种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A、C、D及E)主要成分为β-内酰胺酶,其酶活力分别为5672590、1174215、1008126、1414437U/mL;经十万倍稀释后,可检出它们在乳中残留的酶活;经百万倍稀释后,只能检出A在乳中残留的酶活。巴氏杀菌和UHT可导致乳中残留的β-内酰胺酶活力损失近50%。73份牛奶样品中,原料乳中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较高,占所检样品总数的12·33%;而巴氏杀菌乳和UHT乳样品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较低,仅分别占所检样品的2·74%和1·36%。   相似文献   

16.
乳及乳制品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商品, 其营养价值十分丰富, 其中以乳脂为代表的一大类营养成分起到重要作用。磷脂作为乳脂重要组成成分,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与人类健康、疾病密切相关, 在国内外广受关注。磷脂组学是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磷脂化合物从而开展相关研究的学科, 而磷脂分析技术是实现磷脂组学研究的关键步骤。基于此, 本文综述了磷脂的分类、结构、作用及检测方法4个方面, 对磷脂的分类和结构做了详细介绍, 对磷脂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总结论述, 对磷脂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查新及对比研究, 最后展望了乳及乳制品中磷脂类化合物的检测发展趋势, 并阐述了乳及乳制品中磷脂学研究的意义, 即建立乳及乳制品中以磷脂为标示物的指纹图谱便于真假鉴别, 以及缩小婴幼儿配方乳粉与母乳之间的差异以减少对母乳的依赖。  相似文献   

17.
杯碟法检测乳中的β-内酰胺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生物杯碟法对乳中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基于青霉素抑制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生长并产生抑菌圈,利用舒巴坦特异性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的特点,通过比较含青霉素样品中加入和未加入舒巴坦所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差异,间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结果表明:青霉素G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0.5μg/mL,β-内酰胺酶的检测限因生产厂家随标注单位不同而不一致,舒巴坦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50μg/mL;在此基础上确立杯碟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优化方案:设立阴阳性样品对照组;并对同一样品进行4个不同添加处理:青霉素G处理,青霉素G、舒巴坦处理,青霉素G、β-内酰胺酶处理,青霉素G、β-内酰胺酶、舒巴坦处理,通过比较4个不同处理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差异,并同时参照阴阳性样品对照组结果,判定样品中是否存在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8.
检测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杭生素所生成的物质,间接判断牛奶中是否有β-内酰胺酶残留.采用碘量法对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定性、定童分析,结果表明,当酶浓度大于30 U/rnL时,可以用直接碘量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可用间接滴定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乳及乳制品作为一类营养全面的理想食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品质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影响乳及乳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蛋白质、微生物菌群以及抗生素残留等方面将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在综合比较各种检测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最新检测技术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同时测定乳制品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特布他林4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以5%的三氯乙酸为水解提取液和蛋白沉淀剂,水浴超声提取后高速离心。提取液经正己烷除脂,过ProElut PCX固相萃取柱净化,除去干扰物。洗脱液经水浴氮吹至近干,用纯甲醇溶解后再次水浴氮吹至近干,流动相涡旋溶解,过0.22 μm滤膜,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仪测定,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内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后的色谱和质谱条件下,4种β-受体激动剂在浓度0.25~5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51,方法检出限≤0.06 μg/kg,不同基质中加标回收率为83.8%~118.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11.7%。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省时、净化效果好、分析效率和准确度高,可广泛适用于乳制品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特布他林4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