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空气鼓泡器对窑炉内玻璃液流动和传热特征的影响,给出了采用或不采用鼓泡技术时窑炉内玻璃液流动和传热的二维数值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鼓泡器对增强玻璃的流动和传热有显著作用,合理采用该技术则能明显提高玻璃质量.  相似文献   

2.
1概述玻璃窑炉鼓泡技术,即通有压缩气体的鼓泡管从池底向玻璃液内进行鼓泡,这对改善窑内火焰与玻璃液热交换效率和提高玻璃熔制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一般能提高窑炉熔化能力10%左右,节约能耗达5%~10%。据有关调查国外在熔制颜色瓶罐玻璃,无论是横火焰或马蹄焰...  相似文献   

3.
鼓泡技术现在已为许多玻璃熔窑所采用,其结构装置不断得到改进完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了鼓泡技术确实有利于提高玻璃液的产量和质量,对熔窑的技术进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鼓泡装置的设计和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须加以改进。本文介绍鼓泡技术在啤酒瓶玻璃熔窑应用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加强玻璃熔融过程,提高池炉生产能力和改进玻璃液质量是玻璃工业的迫切任务。 提高玻璃的熔化温度能够降低熔体的粘度,并能加快玻璃液的熔融和均化过程。而加强熔体热交换和提高玻璃液热均匀性及化学均匀性的另一方法,则是用压缩空气对玻璃液进行鼓泡。 用空气鼓泡在生产器皿及包装玻璃的池炉中已得到广泛采用。 目前生产平板玻璃的池炉采用玻璃液鼓泡的方法正在进行试验。根据某些设计,玻璃  相似文献   

5.
利用GFM(Glass Furnace Model)软件,对瓶罐马蹄焰玻璃熔窑进行了数值建模,模拟研究了熔窑池底多排鼓泡技术的应用效果。根据熔化部池底设置1~3排池底鼓泡工况下的GFM模拟结果,分析了池底多排鼓泡技术对熔窑内玻璃液温度与液流分布、热效率及玻璃液质量的影响,发现池底多排鼓泡技术对提高熔窑热效率、玻璃液质量以及熔化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池炉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采取强化熔融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炉底鼓泡是提高玻璃质量和熔化率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远在五十年代,国外就开始应用鼓泡技术。既可以减少炉底不回流层的厚度,使炉内玻璃液不断翻腾、上升,降低玻璃的温度梯度;又可提高炉底玻璃液的温度。 我厂于1966年在二号炉上开始应用炉底鼓泡技术。当时国内玻璃池炉应用鼓泡技术  相似文献   

7.
利用GFM(Glass Furnace Model)软件,对瓶罐马蹄焰玻璃熔窑进行了数值建模,模拟研究了熔窑池底多排鼓泡技术的应用效果。根据熔化部池底设置1~3排池底鼓泡工况下的GFM模拟结果,分析了池底多排鼓泡技术对熔窑内玻璃液温度与液流分布、热效率及玻璃液质量的影响,发现池底多排鼓泡技术对提高熔窑热效率、玻璃液质量以及熔化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吕梦龙 《玻璃》2023,(5):53-57
鼓泡技术对玻璃产量与质量的提高以及降低能耗、延长窑炉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水冷式鼓泡器的特性,在光伏玻璃生产中使用水冷式鼓泡器,可实现低温熔制技术,提升熔化效率,提高玻璃质量,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9.
蒋艾  葛怀敏  于宪政 《玻璃》2012,39(6):20-21
鼓泡器对玻璃液的均匀性和消除微气泡有很大帮助,因鼓泡器在玻璃窑炉中使用较少,更换经验不足。现有直接将鼓泡器拉出的方法,危险性极高,成功率低。我公司利用玻璃在低温凝固、高温熔化的原理,保证玻璃液不会外流,使整个更换过程可控,危险性消除,成功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玻璃》1976,(2)
池窑中鼓泡对玻璃液所起的匀化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鼓泡影响了玻璃液在池内运动的周期性。生产器皿玻璃的流液洞式熔窑中液流的特点为单周期性,即玻璃液由熔化部直接入流液洞,沿着池底移动。在流液洞壁附近的上层中,通常产生较滞流的玻璃液的单独流转周期。  相似文献   

11.
池窑鼓泡对熔制玻璃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Flutank玻璃熔制过程三维计算机模拟技术,系统研究了鼓泡对熔制玻璃质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鼓泡使窑内熔体温度升高、流速加快,玻璃熔制、均化条件改善,微细气泡澄清条件变差,玻璃单耗降低.对文中选用的浮法窑,鼓泡能提高日产量23%,并维持原有的熔制、均化、冷却条件不变.池窑鼓泡后,日产量增加不会改变可见大气泡(半径小于0.5mm)的排除条件,但影响可见小气泡(半径小于0.25mm)和微细气泡(半径小于0.1mm)的澄清.模拟结果还揭示:鼓泡虽然略微降低出料口截面热均匀性,但不会出现分层现象.鼓泡管间距选择不当会产生有害的"沉降流".  相似文献   

12.
报告了由于玻璃纤维行业中池窑拉丝技术不断发展使得球法拉丝厂压力不断增加的现状。通过对状况的分析,在玻璃球的新标准条件下,对目前玻璃球的生产技术提出了制备优质配合料,采用复合澄清剂,鼓泡技术,电助熔技术和DCS自控系统来提高玻璃球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胡玉良  肖凯生 《玻璃》2010,37(1):18-19
简述了池窑的鼓泡技术的发展,阐述了鼓泡的类型与作用,针对平板玻璃大型池窑使用水冷式鼓泡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吕梦龙 《玻璃》2019,46(5):14-18
鼓泡技术应用于玻璃生产中,能够提高玻璃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延长窑炉使用寿命,降低SO2、NO X的排放量等。介绍了水冷式鼓泡器和风冷式(干式)鼓泡器的结构特点、安装特性、适用范围以及对于不同组成玻璃的应用效果,鼓泡技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气泡是浮法玻璃生产中最常见的玻璃缺陷之一,由于它的尺寸、密度、位置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对气泡缺陷来源诊断的难度.通过测定气泡气体的组成含量,可以较准确、快速地判断该缺陷产生的根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缺陷,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18.
19.
悬挂式降液管液流孔气液流动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育敏  俞晓梅 《化学工程》2006,34(10):24-26,62
悬挂式降液管液流孔存在3种气液流动状态:只有液体流过液流孔(称走液态),只有气体流过液流孔(称走气态),气液二相都不流动(称气液堵塞态)。实验在长300 mm和宽200 mm的有机玻璃塔中进行,物系是空气-水。使用多路电导仪测试,在每个测试点都巧妙地布置3个电导探针,3种气液流动状态都被测出。结果表明,气液堵塞态确实存在,其面积分率是走气态面积分率的0.4—1.8倍。因此,悬挂式降液管液自封标准既应限制漏气量,还应限制气液堵塞。  相似文献   

20.
玻璃液热历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