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地铁站空间界面文化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建筑》2013,(11):37-40
通过比较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地铁站空间界面提出地铁站空间界面文化性设计概念。分析总结三个城市地铁站空间界面文化性设计特点,并从"墙界面"、"顶界面"、"底界面"三个主要构成部分和站点案例分析出发,探讨地铁站空间界面文化性设计手法,提出在我国地铁站空间界面设计中应当明确主题、凸显文化性;提升内涵、增强互动性;丰富形式、增添层次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靖  张伶伶  戴晓旭 《新建筑》2010,(5):123-125
通过对城市空间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构成城市空间的物质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内在关系。指出文化性是统一城市主客体、关联空间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逻辑纽带。论述基于文化差异性、开放性和主题性的城市空间构成、秩序和特色的建构方式,探讨城市区域空间文化性建构对我国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园城市为当前城市营建和人居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公园城市的主要空间载体和意象构成,是构建"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城市绿色空间起源,本文总结了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和内涵,探究城市绿色空间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机制,并提出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分析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按照今后上海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理念,从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城市等级构成、多种要素走廊的贯通,以及"指掌形"空间形态的突显,提出上海与上海大都市圈相融合的城市空间系列构成及上海进一步发展的布局形态设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空间建构的特点,首先提出"模糊性"概念,并以杭州银泰城为例,从空间界面、空间功能两个维度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空间构成的"模糊性"特征进行研究,最后对相关的建筑设计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快速城市化、城市问题突出的大背景下,该文从风景园林视角,研究桂林城市历史发展中山水环境与景观空间建设的相互作用关系,解读其景观空间建设特征及智慧启示。桂林历史城市建设通过对其中心、节点、轴线及景观视角控制所构成的景观空间格局,体现出一种"山—水—城—人"融为一体的协同共生的规律特征。从桂林城风景建设的人居环境智慧经验着手,总结出自然山水空间环境具有引导城市景观空间有机生长、控制城市景观空间形态,构成城市景观格局的作用。对历史城市风景空间营建智慧"古为今用"的研究,对当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蔡瑞定 《华中建筑》2014,(12):89-93
当前城市空间系统日趋复杂与多元,系统与要素之间关系呈现分离机械化、孤立片断化倾向,因此重新认识和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系统的要素及内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分析空间构成入手,以逻辑推理的方法提炼出城市空间系统两大要素,即"城市廊道"和"城市功能体",通过引入中医学生命整体观的思维方法,形成了城市物质空间整体性的独特认识,由此建立廊道与功能体的概念、并分析其二者内在的关联关系,为构建城市生命体形态系统结构的解析观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城市空间阅读和空间健康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是"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研究主要对地铁车站类型及站域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即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和用地特征)、站域地下空间控制要素及指标体系、环境容量控制、功能系统控制和竖向控制等进行探讨,并以常州市为例,提出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的构成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4,(1)
每一现代城市都有数量庞大的空地,以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城市主义"的概念为中心,关注城市景观公共环境的空间构成,而不仅仅是对景观环境中的单体建筑进行"总体设计"。这种研究方向提倡从失去景观中去理解具象的空间构成。长期以来,影响城市环境的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的主要责任是迎接一种新的挑战——设计城市中已经被破坏,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被盲目的文化、混乱的景观格局、日益丧失的人文资源而畸形的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在片面的理解、简单的模仿中已荒芜。因此,首当其中的就是对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再发掘,以期为我国城市景观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借鉴"运动处方"的概念与思维方式,通过对城市人群的健康状况和不同类型人群运动需求分析,根据滨水沿岸的资源特征,提出了城市滨水区运动空间的要素构成,包括康体要素、健身要素和辅助要素.以滨水区的水域为主要参考系,分析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关系和配比,并探讨了与各要素对应的空间组合类型,即水上运动空间、临水运动空间和近水运动空间.旨在促进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滨水区空间设计与塑造,实现健康活动与滨水休闲空间的整体融合.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中轴线地区是城市中心功能实现的重点地段,也是城市地区空间特色的主要展现。而位于大城市边缘的新兴发展地区,其中轴线地段如何与整体城市发展实现战略互动,并依据自我优势打造本区域魅力核心,是设计的要点所在。本文以广州花都区的中轴线城市设计为例,以整体思维出发,整合内(资源优势)外(外部合力),探索打造出不仅与整体城市空间发展实现战略互动,并且能与山水生态环境相融的魅力核心。  相似文献   

12.
王威 《山西建筑》2014,(32):18-19
以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主要规划设计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一轴、一带"为核心的校园空间,对校园的功能布局、空间结构、交通流线规划及建筑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敏稚 《规划师》2006,22(5):49-52
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利用景观系统作为规划的结构框架,由沿河自然绿地与跨河城市公园"十"字交叉形成主轴线,由沿城市小水道的绿色空间形成次级景观网络元素,采用具有弹性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并在此框架下设置城市复合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兰石 《建筑与文化》2016,(3):206-207
文章通过对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厦的设计理念进行梳理分析,这一设计通过环状建筑形式限定了线和空间,为北京城市CBD地区植入了大尺度的灰空间。由此引出思考,中国现阶段城市核心区建筑更关注自身形式而缺乏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分享精神。通过模糊边界,底层架空,竖向连续空间等手法,可以为城市核心高密度区营造出更多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流动空间”理论指导下,采用 “百度指数”模拟城市间以民众关注度为主 的信息流数据,并以此构建成渝城市群城市 网络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分析成渝城市群 空间组织特征,同时对指导空间组织的《成 渝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20)》进行 探讨。研究表明成渝城市群空间组织呈现: 一、高度双核集聚化;二、发展不均衡,“马 太”分级化;三、初步网络化,腹地争夺化 三点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规划中提 出的核心城市作用、双核城市关系、成渝主 轴建设、次级城市发展4个议题进行深入解 读,总结反思规划提出的“一轴两带、双核 三区”的空间格局,并为后续规划提供新的 依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中的“文化线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靖  张伶伶  戴晓旭 《华中建筑》2010,28(7):148-150
对遗产保护领域的文化线路概念进行解读,分析其核心理念,并借鉴于城市线性空间文化性的表达过程中。指出依托城市自然线性条件、强化独特线性要素、延展历史轴线以及在线性空间中植入文化主题等方式,将城市线性空间塑造为阅读城市的独特"文化线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转型是大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趋势,包括经济、人口、用地、交通、景观等方面特征的具体转变。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嘉禾组团为例,分析大城市边缘区现状发展特征。结合大城市主城区空间和功能拓展等趋势,分析边缘区城市化的普遍趋势:产业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用地从城乡交错向布局有序转型,交通功能从对外通道向内外网络转型,景观环境从杂乱污染向山水融城转型。进而提出核心城市功能地域在边缘区城市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核心城市功能地域应科学合理划定发展范围、培育具有功能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城市功能、构建与主城区紧密联系的城市快速交通设施和构建满足城市功能和城市活动需求的景观设施。  相似文献   

18.
绿色亚运花城广州广州"迎亚运"城市绿化升级改造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沈虹 《风景园林》2011,(1):62-65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在广州举行,代表着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形象的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迎亚运"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整体性的更新,主要包括:城市新中轴线绿地的系统性更新、城市主干道绿化升级改造、城市公园"拆围透绿"和城市河涌环境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9.
铁路迁移所形成的废弃铁路沿线空间给城市带来了空间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原漯阜铁路周口中心城区核心区段城市更新中,通过对现状分析和功能定位,借用景观介置理论,引入绿道作为新置,重新组织核心区段内的各种要素。针对核心区段的城市功能和环境需求,提出"铁道换绿道,城市慢生活"的规划理念,营造了独特的城市空间环境,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句法轴线集成度、集成核和智能度等参数值的定量分析,可总结出城市形态发展及演变的特征,准确判定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从而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徐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0年~2009年,徐州城市空间形态扩张速度较快、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