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脱附试验,选用HCl对D001树脂进行再生,考察了脱附剂浓度、脱附时间、脱附温度对树脂脱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吸附试验,考察了D001树脂在不同HCl浓度下对铁离子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25℃时,质量分数为20%的HCl在对吸附铁离子的D001树脂(吸附量为11.729mg/g)进行脱附,60min时可达到较大的脱附量...  相似文献   

2.
絮凝沉淀-吸附两步法预处理松节油加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絮凝沉淀-吸附两步法预处理松节油加工废水。筛选了絮凝剂和树脂类吸附材料,研究了吸附温度、时间、流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脱附剂及脱附液体积对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pH值为7时,PAM为最佳的絮凝剂,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36.1%;温度为30℃,pH值为7时,吸附流量为1 BV/h,聚氨酯为最佳的吸附材料,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35.7%;室温下依次以3 BV质量分数为6%的H2SO4溶液和2BV的水作为脱附剂,脱附流量为1 BV/h,脱附液体积为5 BV,脱附率可以达到92.3%;聚氨酯经过5次吸附-脱附后仍保持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树脂对白扦中莽草酸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白扦中莽草酸的工艺条件和参数。通过研究D261、D296、D301-R、D301-G、D290、201*7(717)、D201和D280共8种离子交换树脂对莽草酸的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筛选出最佳树脂为D290,确定了最佳的吸附与解吸附工艺参数,吸附条件为pH=6、25 ℃、流速为3 mL/min;脱附条件为:洗脱液为2.5%NaOH水溶液,洗脱流速为3 mL/min。莽草酸样品溶液经D290树脂吸附与脱附后回收率为92.53%,纯度由2.97%提高到46.76%,提高了15.74倍。实验结果表明,D290树脂对莽草酸的吸附量大,脱附容易,可以应用于莽草酸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吸附法研究了LX-9弱碱性阴离子吸附树脂对废水中草甘膦的吸附工艺,探索了吸附温度、进料浓度和进料速度几个因素对草甘膦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的吸附温度,1.0%的草甘膦进料浓度和2 BV/h的进料速度下,草甘膦的吸附性能最好.回收工艺中草甘膦吸附率达85%,脱附率达90.6%,工艺经济性好,可给生产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用大孔树脂精制甲醇相中茶皂素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静态吸附过程中树脂型号、甲醇相溶液pH值、茶皂素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大孔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在静态脱附过程中分别改变脱附液浓度、脱附液体积、脱附温度及时间,考察其对脱附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吸脱附工艺条件,得出了较优化的操作条件下,树脂吸附量可达145.45 mg/g,脱附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28-32
用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发酵液中的有机酸盐和1,3-丙二醇(1,3-PDO)。考察温度、树脂用量、pH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311树脂对乙酸钠和丁二酸钠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优化后吸附条件:温度45℃,pH=6,每100 mL溶液树脂用量为5 g。为了降低D311树脂对1,3-PDO的吸附,采用溴乙烷进行烷基改性,得到了高脱盐低1,3-PDO吸附的改性树脂。热力学研究表明,改性前后的D311树脂对1,3-PDO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并且均是自发吸热的熵驱动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改性前后的D311树脂对1,3-PDO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烷基化改性使得活化能由4.4 kJ/mol提高到6.6 kJ/mol,有利于降低树脂对1,3-PDO的吸附。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0,(1):28-33
用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发酵液中的有机酸盐和1,3-丙二醇(1,3-PDO)。考察温度、树脂用量、pH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311树脂对乙酸钠和丁二酸钠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优化后吸附条件:温度45℃,pH=6,每100 mL溶液树脂用量为5 g。为了降低D311树脂对1,3-PDO的吸附,采用溴乙烷进行烷基改性,得到了高脱盐低1,3-PDO吸附的改性树脂。热力学研究表明,改性前后的D311树脂对1,3-PDO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并且均是自发吸热的熵驱动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改性前后的D311树脂对1,3-PDO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烷基化改性使得活化能由4.4 kJ/mol提高到6.6 kJ/mol,有利于降低树脂对1,3-PDO的吸附。  相似文献   

8.
2,4-二羟基苯甲酸在3种树脂上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 研究了717(凝胶型,强碱)、D201(大孔型,强碱)和D301R(大孔型,弱碱)3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溶液中2,4-二羟基苯甲酸的吸附特性. 结果表明,717和D201在pH 4~11时、D301R在pH 3~9时吸附能力最好. 在pH=5及温度293~313 K、初始浓度0.6488~6.488 mmol/L条件下,D301R, 717和D201对2,4-二羟基苯甲酸的等温吸附规律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2.98, 2.66和2.54 mmol/g(吸附未达饱和),均为物理性自发吸附的放热过程. 动力学实验数据用准一级模型方程拟合比准二级更接近实验值. 5%(w) NaCl+2%(w) NaOH脱附液100 mL均可有效洗脱3种树脂上吸附的2,4-二羟基苯甲酸,脱附率达99%. 相同条件下,D301R树脂对2,4-二羟基苯甲酸的吸附性能优于D201和717树脂.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10):2165-2168
用水提取黄芪多糖,比较了TCA法、Sevag法和鞣酸法3种脱蛋白方法对黄芪多糖提取液脱蛋白效果的影响,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芪多糖。结果显示,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0℃下用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60 min/次,料液比为1∶10 g/mL,提取率达3. 570%;鞣酸法脱蛋白效果最好; 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芪多糖的工艺为:处理100 mL浓度1. 8 mg/mL的黄芪粗多糖溶液时,采用4 BV,50%乙醇为洗脱剂,以1 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可获得纯度为65. 07%的黄芪多糖。  相似文献   

10.
目前离子液体辅助油砂萃取工艺中直接蒸馏回收离子液体的能耗较大。为了降低能耗、节约操作成本,本文提出了先用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液体溶液进行离子交换预处理以降低水含量,然后进行蒸馏的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树脂AMBERJET 1200Na对模拟水洗所得的离子液体溶液进行处理,以回收其中的离子液体[EMim]BF_4,通过调整吸、脱附工艺参数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并深入分析了吸附机理。采用上述最佳条件,对真实油砂矿水洗得离子液体溶液进行了回收,进一步验证并完善了工艺条件。得出当水洗的离子液体溶液体积为150m L、浓度为10 g/L、树脂用量为5g、吸附温度为293K、吸附时间为15min时吸附率达97%以上;当脱附温度为333K、盐酸脱附剂质量分数为15%时脱附率达93%以上;经蒸馏,[EMim]~+回收率达91%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本工艺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与直接蒸馏相比,能耗降低4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卤水中钾盐浮选捕收剂十八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孔树脂吸附法对盐湖氯化钾浮选卤水中浮选捕收剂十八胺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D061大孔树脂在25℃、pH值为8~10、流速为3 BV/h的条件下,吸附倍数达到70 BV,D061大孔树脂对模拟卤水中十八胺的吸附率可达98%以上;用4%盐酸作为解吸剂,流速1.0 BV/h条件下,反洗倍数达到2.5 BV,水洗倍数达到4 BV.用D061大孔树脂二级串联吸附处理盐湖氯化钾浮选卤水,浮选捕收剂十八胺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负载Ag+D72树脂色谱柱分离纯化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或ARA)的工艺。方法采用负载Ag+D72树脂色谱柱对微生物油脂中的ARA进行分离纯化,确定最佳分离纯化参数,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ARA的含量。结果负载Ag+D72树脂的最大饱和吸附量约为9 mg/g干树脂,在吸附温度0℃、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上样质量浓度5 mg/ml,5%丙酮正己烷溶液(体积比)洗脱、解吸温度30℃、洗脱流速2 ml/min的条件下,ARA的纯度达89.4%,收率达79.3%。结论负载Ag+D72树脂色谱柱可有效分离纯化微生物油脂中的ARA,为进一步生产高纯度的ARA,进而规模化生产ARA产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D311A树脂吸附五氯苯酚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D311A树脂对五氯苯酚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H控制在5~9范围内,D311A树脂对五氯苯酚钠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最大静态吸附量为10.2 mg五氯苯酚钠/g树脂。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式,相关系数在0.99以上。柱长20.0 cm,内径1.0 cm,内装2.5 g D311A树脂的吸附柱对流速为2.0 mL/min、浓度为20μg/mL的五氯苯酚钠(50 mL)吸附率可达98%。负载柱可用0.1 mol/L NaOH完全洗脱。  相似文献   

14.
应用自行合成的阴离子树脂D02直接吸附发酵液中的2-酮基-L-古龙酸,并研究了其吸附的静态与动态过程.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对吸附等温线数据进行拟合,发现2种模型相关性都很好.测定了不同流速、温度、浓度以及pH条件下古龙酸在合成树脂柱中的穿透曲线,当上柱液pH为1.5、质量浓度为10 g/L、吸附温度为309 K、流速为0.35 mL/min时,每g湿树脂的动态附容量为133 mg.同时测定了不同洗脱剂、洗脱流速条件下的洗脱曲线.每g湿树脂的动态吸附容量达到了133 mg,当温度为283 K、洗脱剂为10%H2SO4-CH3OH、流速为0.2 mL/min时,洗脱收率可达65.3%.  相似文献   

15.
以油茶茶籽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茶皂素。在茶籽粉和乙醇料液比1 : 9(g : mL),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 ℃和提取时间3 h的最佳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得率达14.9%。用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茶皂素粗品,树脂静态吸附与解吸结果表明:树脂静态吸附茶皂素粗提液0.5 h基本饱和,体积分数80%乙醇解吸率为91.1%;动态吸附与解吸时,上样流速8 mL/min较佳,吸附率为66.04%,体积分数8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5.0 mL/min,洗脱体积50 mL时,可使流出液中茶皂素质量浓度在1.25~1.57 g/L之间,茶皂素纯度为95%。  相似文献   

16.
韩立路 《化工进展》2009,28(6):1014
以邻苯二酚和氯乙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CDAH2树脂,并研究了自制的的树脂交换分离柱对钾离子的富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较大程度地优化了合成工艺,利用CDAH2树脂自制成的交换分离柱,在交换试液pH值为4.0、温度为20 ℃以下,交换流速为2 mL/min时,树脂对钾离子的吸附性能良好,循环使用率高,树脂再生活化处理容易。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粉煤灰模拟硫酸浸出液中的镓在聚苯乙烯树脂(LX-92)上吸附分离的可能性,采用固定床吸附装置考察了树脂动态吸附?脱附镓的行为,利用Thomas, Yoon-Nelson和Adam-Bohart经验模型对动态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降低流速(F)、增加床层高度(Z)、减小镓(Ш)初始浓度(C0)有助于提高固定床吸附效率和平衡吸附容量;在C0为260 mg/L, Fad为5.0 mL/min、吸附温度为55℃的条件下,树脂的最大动态平衡吸附容量为56.65 mg/g;用3.0 mol/L H2SO4在1.0 mL/min流速的最佳洗脱条件下,洗脱率达到94.40%;树脂在硫酸体系中对低浓度镓离子的吸附?脱附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经过吸附?脱附镓离子可富集10倍以上;树脂吸附镓的动态行为满足Yoon-Nelson动态吸附模型,建立了动态吸附速率常数KYN和半穿透时间τ值常数与初始离子浓度、流速、床层高度的对应方程,为低浓度镓离子的吸附法提取工程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孔树脂对小叶榕叶的总黄酮吸附分离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小叶榕黄酮(FFLF)的吸附分离特性,选择10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了其对FFLF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最佳树脂种类,并对其动力学曲线和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D101树脂对FFLF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适合于FFLF的分离纯化。当上样液质量浓度为25 g/L,pH=4,上样液流速为2.5 mL/min时,D101树脂对FFLF吸附量大;以w(EtOH)=50%为洗脱剂,洗脱液流速为3mL/min时,对FFLF解吸率达92%。  相似文献   

19.
曹慧  陈晓青  肖建波 《精细化工》2005,22(11):838-841
比较了NKA-9、D311、S-8、HPD600、NKA-2、A型、D140、聚酰胺8种树脂对杜仲中的降血压活性成分京尼平甙酸(GPA)的吸附及脱附性能,从中筛选出吸附率(88.17%)及脱附率(97.71%)均较高的A型树脂进行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为:杜仲皮粉末用φ(乙醇)=50%的水溶液提取后,乙醇沉淀,上清液调节pH=6~9后,用A型树脂吸附220 m in,装柱,用φ(乙醇)=15%的水溶液洗脱,流速为1.5 mL/m in,洗脱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得产品。京尼平甙酸的收率为84.03%,w(GPA)=84.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