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对起重塔架的强度和非线性屈曲稳定性进行了校核,得出如下结论:起重塔架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但强度储备比较低,建议对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结构的稳定性有充足的储备余量,可以适当减小腹杆的密度,进一步降低结构的整体自重。 相似文献
2.
在已建立的任意截面钢筋混凝土梁柱单元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单元积分时高斯点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分析比较了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议的用于计算弯压截面极限承载力的混凝土受压σ-ε关系和用于非线性分析的σ-ε关系的差异,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建议合理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单元积分高斯点数。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钢管混凝土外加强环式节点的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节点域在梁端弯曲荷载和轴向压力作用下的屈曲现象,指出当轴压比超过0.6后,外加强环式节点有屈曲现象发生,这一点应引起设计人员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OpenSees中三种非线性梁柱单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OpenSees程序中Nonlinear Beam Column单元、Displacement—Based Beam—Column单元和Beam With Hinges单元的计算原理;通过模拟一个钢筋混凝土柱构件,指出这三种非线性梁柱单元对于截面软化行为各自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有限单元法的概述,对有限单元法的分析过程以及基本概念进行了剖析,并作了简要说明,以使工程设计人员能更好的掌握有限单元法,更加高效安全的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精确地建立梁柱单元模型是钢筋混凝土杆系工程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关键。依据虚位移原理,耦合钢筋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推导出任意形状截面钢筋混凝土梁柱单元模型。单元积分采用沿横截面二维高斯积分和沿梁柱单元长度一维高斯积分的双重高斯积分算法,使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梁柱单元积分更加简单和精确。应用所提出的梁柱单元模型和单元双重高斯积分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STA-D),对13个异形(L形、T形、十字形)截面柱、3榀异形柱框架结构进行非弹性分析,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柔度法钢筋混凝土梁柱单元的变形局部化问题以及现有的规则化技术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之上,基于柔度法梁柱单元,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损伤及破坏特点,提出了自适应损伤扩展模型。结合范德蒙矩阵动态求解相应的积分点权重,实现了塑性铰长度动态变化,克服了数值计算中的积分敏感性问题。对简支梁、钢筋混凝土悬臂柱进行非线性分析可知,该模型不仅可以模拟构件的受力软化行为,还可以描述受力硬化行为的损伤扩展情况,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水下扩散管是污水排海(江)处理工程放流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工程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扩散管的水力设计。扩散管水力设计的关键是流量分配的均化。流量分配不均将改变扩散器的Froude数,导致初始稀释条件改变,影响预期环境目标的实现。同时,还会破坏防海水入侵扩散器的约束条件,使海下扩散管无法正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线性稳定模型,推导出弯曲和轴向荷载作用下具有双向对称I型截面的简支梁柱构件的分析方案。设计中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荷载工况提供了一种独特紧凑的截面形式。分析中考虑了一阶弯曲分布,装载高度,预屈曲挠度效应和轴向荷载。通过采用壳单元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建议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所提议方法与非线性平衡方程计算结果能很好地吻合,证明古典线性稳定性的解决方案低估了这种构件在侧向屈曲稳定中的抵抗能力,尤其是大翼缘的I型截面。对轴力在超静定梁的抗侧向屈曲中所起作用进行数值研究,发现:当梁的轴向变形受到限制时会在梁中产生轴拉力作用,这导致了一些梁截面变形减小,梁呈现出无分叉的非线性性能。 相似文献
12.
13.
14.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充分利用钢和混凝土各自优点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近年来在高层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结构形式,其梁柱连接直接影响这种新型结构的进一步推广。文章介绍了钢梁-钢管混凝土柱和RC梁-钢管混凝土柱两类连接的主要形式,分析了不同连接形式的受力性能和传力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讨论不对称结构屈曲模态正交分解技术的基础上,以变截面梁柱为例,介绍二阶分析的一种简捷方法。这种新思路、新方法拓展了Timoshenko放大系数的概念,从变截面梁柱的曲率着手,建立线性方程组,求解得到一组相互正交的屈曲模态,再把一阶初始变形分解为与屈曲模态同形的一组变形。然后,分别乘以自身的放大系数,再线性叠加,得到二阶总变形。虽然计算过程中所取的挠曲线为近似曲线,但实际上已满足了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是整个结构受力的关键部位和核心区,是决定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我国规范强调了"强节点"的设计要求,也强调了节点施工的重要性.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对节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往往造成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由于节点处本身存在施工困难,监理在监督过程中出现重视不够和把关不严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文章就这一重要部位的施工质量监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在开裂或进入弹塑性阶段后,构件截面上的材料刚度是不均匀的,截面的中性轴会发生偏移和转动,经典的有限单元刚度法难于不断跟踪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文章采用有限单元柔度法,引入广义形心的概念,考虑中性轴偏移与转动对其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对构件截面刚度变化后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刚度法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性轴的偏移与转动,会对构件的侧移刚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引起构件长度的变化。要对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进行精细分析,合理地考虑构件开裂及材料屈服过程中中性轴变化的影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掌握开口肋加劲板的设计计算方法,采用弹性稳定分析方法,对无纵向和横向加劲肋的四边简支板、纵向加劲肋等间距布置的四边简支加劲板、纵向和横向加劲肋等间距布置的加劲板进行屈曲模态和临界屈曲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四边简支板或四边简支加劲板,临界屈曲应力与板宽、板长和板厚均有关,减小板宽和板长以及增大板厚可提高临界屈曲应力;随着加劲肋刚度比的变化,四边简支加劲板一般表现出3种屈曲模态,模态1为加劲肋与被加劲板共同发生整体屈曲,模态2为在加劲肋处形成波节,加劲肋与被加劲板发生屈曲,模态3为加劲肋为刚性加劲肋,不会发生失稳,只有被加劲板发生局部失稳;临界屈曲应力随加劲肋刚度比的增大而增大,模态1增大幅度最大,模态2次之,模态3逐步趋于定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