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针对国产励磁系统各功率柜电流输出不均衡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并列运行可控硅励磁整流桥均流效果的各种因素,并对各相应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综合了现场实际情况及设备运行工况后,提出利用加装磁环和更改交流进线的方法消除励磁输出电流不均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均流系数。通过现场数据分析均流系数、温度和噪声均合格,验证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适合作为提高励磁系统功率柜均流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产励磁系统各功率柜电流输出不均衡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并列运行可控硅励磁整流桥均流效果的各种因素,并对各相应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综合了现场实际情况及设备运行工况后,提出利用加装磁环和更改交流进线的方法消除励磁输出电流不均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均流系数.通过现场数据分析均流系数、温度和噪声均合格,验证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适合作为提高励磁系统功率柜均流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功率柜直流电流输出不平衡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并联运行励磁功率柜均流效果的各种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从晶闸管触发一致性、晶闸管特性和交直流回路阻抗差异等方面着手,进行测试试验,解决励磁系统不均流问题。  相似文献   

4.
HC 霍尔电流检出器是一种能够绝缘主电流回路和电子控制回路的界面器件。输出电压忠实地反映了被测电流,可用于检测直流、交流和脉冲电流(OHF—10KHF)。具有测量精度高,温漂小、反应快、线性范围宽、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可方便地用于电流检测和功率器件(包括巨功率晶体管、可控硅等)的快速保护,广泛用于电力输变电、冶金、电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功率传输特性及其环流特性,指出在感性连线阻抗条件下,并联单元间线路阻抗差异和输出电压偏差对系统无功功率的均分精度有很大影响。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虚拟阻抗方法,在保证等效连线阻抗主要呈现感性的同时,可减小等效线路阻抗之间的差异,改善功率分配精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改进型下垂控制策略,通过引入交流母线电压反馈,将等效下垂控制曲线设计为非线性函数,可有效协调功率均分精度与输出电压跌落之间的内在矛盾,抑制环流,提升并联系统整体性能。最后,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多拾取线圈能够有效提高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输出功率,满足轨道车辆等大功率场合的需求。但由于制作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各拾取线圈的自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各拾取模块谐振频率不一致,从而引起输出电流不均衡并降低系统输出功率。首先分析了拾取线圈自感参数不一致带来的电流不均衡问题以及降低输出功率的原因;为消除自感参数差异导致的电流不均衡,提出了一种采用相邻拾取线圈间互感补偿拾取线圈自感差异的机理和方法,并给出补偿电容的设计方法,使各拾取模块的输出功率不受线圈间互感的影响。基于研制的感应电能传输工程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各拾取线圈输出电流的均衡,同时提高系统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7.
将配电网负荷支路与形成环网支路选定为连支,据此将所有回路分为第1类回路及第2类回路,建立配电网的回路电流-负荷节点电压网络方程。方程中含有回路电流和负荷节点电压,网络回路阻抗与节点负荷等效阻抗分离。基于所建方程实现了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直接解法和前推回代法。进一步将模型和算法应用于三相不平衡配电网,针对单相负荷为零给直接解法带来的影响提出两种处理方法:将负荷等效为导纳或移除零负荷回路方程。提出的前推回代法直接根据节点负荷和电压计算回路电流,使前推计算得以高效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潮流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一种由三个三相单开关整流器线电压级联构成的三相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器的负载不均衡特性和输出电压均衡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详细阐述此类整流器在三个直流侧负载不均衡时,交流输入端电流能自动保持均衡的独特特性及相应工作机理;然后研究系统整体分层控制策略。在传统的基于电压外环PI控制、电流内环PR控制的上层控制基础上,针对各整流模块参数不一致及负载功率不一致引起的各模块输出电压不均衡问题,通过加入偏差因子调制波补偿的底层控制,实现了对每个模块输出功率的独立调节,进而实现了各整流模块输出电压的均衡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研究拓扑结构的优越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孤岛型微网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孤岛型微电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中由于系统交流母线至各逆变器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同导致其输出总阻抗不同,使得系统的输出功率无法达到均分,产生功率环流等问题,在传统的P-V/Q-f下垂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阻抗自适应的下垂控制策略。将虚拟阻抗设计成一个跟随系统电压和电流变化的动态虚拟阻抗。在动态虚拟阻抗回路的作用下,不断调整虚拟阻抗的值,以弥补系统电压降落,同时抑制功率环流。最后,通过建立MATLAB仿真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仿真测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KC-05是对可控硅进行相位控制的专用集成电路,具有较完备的功能和多方面的用途。由于可用交流电网直接供电,不需另外的同步电源,输出脉冲可直接触发可控硅,所以使用特别简单。同时它还具有线性度和稳定性好、移相范围宽、输出电流大、可适应阻性和感性回路等特点。其移相范围≥160°,最大输出能力200毫安。本文介绍了这种集成电路的线路、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使用要点和7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电网电压是否稳定是衡量供电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主要取决于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是否能随电网电压的变化而自动调节。SCR两磁装置,应用了可控硅变流技术,并采用了与起励可控硅串联电阻的方法来限制起励电流,从而使起励单元简化,可用残压可控半波整流电路起励,使整机造价下降。试运行证明性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并网系统短路比指标分析及临界短路比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路比作为评估新能源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重要指标,其准确性与实用性之间存在矛盾,且由于构建方法众多导致临界短路比计算不统一。该文对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短路比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临界短路比计算方法,实现对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评估。首先,建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等效分析模型,依据叠加定理分析新能源接入对节点电压的影响,推导交流系统短路容量以及计及多馈入相互影响的新能源等效并网容量;进一步,提出两个等价短路比指标:依据短路比的容量比概念,提出基于容量计算的短路比指标SCR-S,以及通过分析短路比与节点电压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电压计算的短路比指标SCR-U,通过解析推导SCR-U与SCR-S完全等价关系,SCR-U形式及解析表达更加简单。其次,基于最大传输功率提出临界短路比数值的理论算法,进一步求解临界短路比的极值,建议将临界短路比极值2作为划分新能源并网系统强弱的标准,当SCR-U小于2时,系统为弱系统。然后,结合SCR-U及临界短路比提出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估方法,当SCR-U小于临界短路比时,系统处于P-V特性不稳定区域。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采用SCR-U及临界短路比极值对电压支撑强度进行评估的准...  相似文献   

13.
根据阻焊控制原理,研制以AVR单片机为核心的多功能阻焊控制器。通过软硬件设计,主要实现了点焊、缝焊等焊接功能,做到对焊接时间和焊接电流进行精确控制,同时采取网压自动补偿的措施,以提高焊接质量。多功能阻焊控制器使用方便,运行稳定可靠,具备故障自动报警、单管导通保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tlab的双变量6脉波交-交变频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变量6脉波交-交变频器采用零式结构,由36只晶闸管组成.主电路含6相变压器和3个整流电路模块.每个整流电路模块由12只晶闸管分6组反并联组成.脉冲触发时刻由余弦交截法产生.通过Matlab仿真,得到双变量6脉波交-交变频器各个频段下的电压电流波形.最后对变频器3分频全压进行带载仿真,验证了该变频器的可行性,并为其研制提供重要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王海军  霍乾涛  刘国华 《电气传动》2011,41(1):35-37,41
晶闸管整流装置是自并励励磁系统的核心装置之一,提高该装置单柜的电流输出能力,可以降低整流装置并联运行的数量,提高励磁系统的稳定性.从晶闸管元件热量流通原理的励磁系统的特点出发,通过数据分析和试验验证得出了影响晶闸管散热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试验得到了证实,说明了要提高晶闸管整流装置输出能力,需要选择较好的散热器,而非提高晶...  相似文献   

16.
Turn-on efficiency is the main concern for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 (SCR) devices used as an on-chip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circuit, especially in deep sub-quarter-micron CMOS processes with much thinner gate oxide. A novel double-triggered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speed up the turn-on speed of SCR devices for using in on-chip ESD protection circuit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much thinner gate oxide in sub-quarter-micron CMOS processes.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switching voltage and turn-on time of such double-triggered SCR (DT-SCR) device has been confirmed to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is double-triggered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光耦的控制与隔离的性能,提出了新的混合式交流接触器控制方案.将光耦、晶闸管与三相交流接触器相结合,组成混合式交流接触器.通过以光耦为核心的简化的电路控制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同时实现控制电路和主电路的电气隔离,具有性价比高,控制电路简单,通用性强等优点.阐述了该混合式交流接触器的控制原理并进行了无弧分断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大功率晶闸管数字触发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晶闸管整流桥组成的大电流馈电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功率的整流桥对晶闸管触发脉冲有较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以80C196KC单片机为核心的大功率晶闸管数字触发电路系统,这个系统针对大容量晶闸管触发电流大的要求,专门设计了大功率的脉冲输出电路。同时这个系统也没有复杂的外围逻辑电路,充分发挥了现代单片机速度快、计算能力强的特点,辅以巧妙的硬件设计和简单快速的触发脉冲字算法,使得控制形式灵活多样,可靠性高。它为晶闸管触发电路实现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和联网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该数字触发电路已成功地应用于大功率12相晶闸管整流电路。  相似文献   

19.
晶闸管数字触发器的一种新算法--双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晶闸管触发器多用模拟电路实现,以单 同为核心的昌闸管数字触发器具有系统硬件简单可靠、精度高、智能程度高,便于集中控制,容易实现故障诊断等优点,是晶闸管控制电路的发展方向。一般的晶闸管数字触发器算法存在着响应时间长、触发角不可大幅变化和可靠性差等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晶闸管数字触发器的算法。该算法克服和传统自满的上述缺陷,且计算简便、响应速度快、适应性好、抗干扰性强、占用系统资源少,并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直流输电送端系统的运行状况是否对输送功率有影响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了交直流系统整流侧联于不同强度交流系统的运行特性,结合逆变侧联于不同强度交流系统的运行情况,指出送端系统短路比与受端系统短路比的大小关系会影响直流输电系统可输送的最大功率。首先研究了整流站和逆变站的功率曲线,分别得到送受端系统短路比与其相应的最大输送功率的定量关系。然后分析了在相同的输送功率极限下整流侧和逆变侧短路比的关系,将两端系统可输送的最大功率相等时的短路比定义为转折短路比,并得到输送功率转折点。最后指出送受端系统的强度都会影响直流输电系统的输送能力,当两端系统短路比与转折短路比存在某种关系时,由其中的一端系统对直流系统的输送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并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