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旷丹锋  宋仲明 《铸造》2014,(2):175-180
介绍了俄罗斯18-100型摇枕铸钢件的铸造工艺设计及试制过程。采用电炉与LF炉双联熔炼、湿型砂造型、树脂砂制芯等工艺生产。摇枕原工艺分型方案将壁厚较大的心盘置于分型面上,有利于冒口补缩,忽略了铸件上下腹板之间没有由连接筋板形成的补缩通道,上部冒口不能补缩底部腹板,导致了底部腹板产生了严重地缩松和热裂纹。改进后的分型方案是将摇枕拱形面朝上,置于分型面,其上布置4个冒口,而厚壁心盘朝下布置,其上放置2个暗冒口,有效地改善了冒口对整个热节的补缩,消除了缩松及热裂纹,生产的摇枕符合俄罗斯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2.
卢功辉 《铸造纵横》2007,(11):42-45,36
本文介绍了当前典型的低压铸造工艺控制过程,及其补缩系统不同时段的补缩特点,介绍了低压铸造浇道以满足补缩为要点,兼顾排气、充型的设计特点。结合铝合金飞轮壳铸件,分析了该产品热节厚大、分布分散的结构特征,介绍了飞轮壳铸造低压铸造工艺的设计方案,负压排气设计原理,及其工艺过程参数充型压力、充型速度、温度场三方面的控制技术。通过以上方法取得开发的成功,保证了生产条件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李伟  张生云 《现代铸铁》2006,26(5):36-38
采用消失模工艺铸造耐热铸铁沸腾燃烧炉风帽。RTSi-5.5耐热铸铁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铸造工艺为多个铸件排成长列,每只砂箱埋二层铸型,生产效率高;采用浇注系统补缩,补缩效果好;铸件表面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燃气轮机壳体是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壁厚在80-200mm之间,在生产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缩孔和缩松缺陷,本文通过运用均衡凝固理论[1]进行工艺改进,充分利用厚壁球墨铸铁的自补缩功能,消除了铸件的缩孔和缩松缺陷,充分说明均衡凝固理论作为工艺设计理论和方法,对生产高品质的铸件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铸造过程补缩机理及其数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冬  李玉海 《铸造》1996,(2):13-16
通过对铸造合金凝固过程补缩现象的分析,以流体力学理论为依据,建立了描述铸造合金凝固过程中补缩现象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公式各参数的分析、对比,比较了各种铸造方法补缩能力的强弱,提出了影响补缩的主要工艺参数,并指出了工艺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0概述隔板套是汽轮机上的重要零件之一,在高温、高压下工作,要求具有较高质量。在生产20万千瓦汽轮机改造机组低压隔板套时,由于其结构、铁液化学成分及实际生产条件等因素,经常因产生缩松缺陷而必须焊补或报废。因此我们对该件铸造工艺进行了分析、改进、提高了合格率,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1 工艺分析铸件材质为HT250,铸件重2000kg。原工艺如图1。该工艺是依据灰铸铁具有自补缩能力而制定的,未充分考虑热节处的补缩问题。生产后发现A处存在缩松缺陷,需要焊补修复甚至报废。经分析,认为产生缩松缺陷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轮毂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根据铸件结构特点,设计了侧冒口补缩工艺和压边冒口补缩工艺,利用MAGMA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选用压边冒口补缩工艺,补缩通道始终畅通,冒口对铸件进行液态补缩,在凝固过程后期,冒口颈处能够及时凝固,铸件依靠石墨化膨胀自补缩来抵消收缩,而且铸件先于冒口颈凝固,补缩通道在铸件凝固过程中始终是畅通的,满足顺序凝固的要求,因而获得内部致密的铸件。首件试制后的结果显示:选择用压边冒口生产的轮毂组织致密性好,未出现缩孔、缩松缺陷,说明压边冒口的补缩作用效果明显,目前,已经进行了小批量生产,未收到客户关于铸件加工后有缺陷的反馈。  相似文献   

8.
崔恒宣  丁龙宽 《铸造》1999,(12):40-41
通过改进YT44 弹簧摇臂的铸造工艺及对Y97 弹簧摇臂铸造工艺的类比设计, 缩短补缩通道, 利用直浇道对铸件补缩, 消除了铸件缩孔、缩松缺陷。该工艺对多热节小铸件适应性强, 浇注工艺参数控制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厚实的球铁小件首尾相连组合串铸的工艺。多件串铸与单体铸造相比,有利于石墨化膨胀与收缩的动态叠加自补缩,冒口补缩时间分数和补缩率减小,工艺出品率提高,可以防止厚实球铁小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设计现场浇注,试验研究了铸钢件冒口离开热节动态补缩特性。结果表明,冒口位置对补缩效果影响显著,铸钢件冒口在离开铸件的几何热节处,实施动态顺序凝固补缩,提高了冒口补缩效率和工艺出品率。在试验条件下,冒口离开何热节的距离为一倍热节圆直径时,补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薄壁铸件的压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图1所示是一典型的薄壁铸件,外形尺寸为:72 mm×27.6 mm×15 mm.壁厚为0.8 mm.合金材料为YLll3,在J1512压铸机上生产,浇注系统见图2.  相似文献   

12.
王敏 《铸造工程》2011,35(1):19-19,35
分析了铝合金外壳铸件的结构特点,确定了铸件的浇注位置,在铸造工艺设计中采取针对性措施,使铸件品质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飞轮铸件铸造工艺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宽的内浇道和冷铁工艺消除了飞轮铸件的缩孔缺陷,铸造工艺出品率提高3%;根据大孔出流理论设计的浇注系统符合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4.
厉三于  谢一华  章舟 《铸造技术》2008,29(2):277-280
1 消失模铸造和V-法铸造比较 采用消失模铸造的厂家或车间,在铸件的生产过程中,有些铸件改用V-法铸造更加合理,投入少,产出多,因为V-法铸造与消失模造有着共同的主要设备和工艺。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如图1,V-法铸造工艺原理及流程如图2。  相似文献   

15.
氨阀盖铸造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ViewCast软件对氨阀盖铸件铸造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铸件凝固过程随时间的变化,对可能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位置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改进了阀盖铸件的新工艺方案.结果显示,仅通过增加冒口,就可对原工艺方案进行优化,并满足其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铸造技术》2017,(4):960-962
为了探索ZL205A合金的熔炼工艺和某骨架铸件熔模铸造工艺,本文以某骨架铸件为例,研究出其最佳的浇注系统方案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浇注时的最佳型壳温度和铝液温度,探索出ZL205A合金熔模铸造的一般规律,使铸件的成品率大为提高。结果表明,提高合金的纯净度、设计底注式浇注系统、采取合理的浇注温度是提高铸件合格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马永威 《铸造技术》2006,27(11):1267-1268
台资机床产品用横梁铸件(见图1),材质为HT300,铸件重75kg,硬度要求180-220HB,轨导面不允许有缩孔、缩松等缺陷。  相似文献   

19.
刘勇涛  田庆海  王林  毕泗源 《铸造》2005,54(2):198-199
采用叠芯铸造低合金钢齿盘类铸件,将20kg左右的薄壁小件组合为总钢液量为300kg的中型铸件进行浇注,提高了钢液的表压力及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获得了组织致密的铸件,大大提高了铸件的合格率及工艺出品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所生产的某型雷达产品中有一个大壳体和两个支臂 ,材质为 70 SS高强度铸铝合金 ,是雷达的主体部件。原工艺为 3件单独加工完后 ,再装配在一起 ,单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 ,且装配后的尺寸精度不易保证。为此 ,我们决定将 3个铸件合在一体整体铸造 ,其外形尺寸为15 6 0× 12 6 0× 86 0 (mm) ,是我所多年来生产的最大最复杂的一个铸件 ,没有先例 ,其铸造工艺过程特别复杂。1 铸造工艺方案确定大壳体和两个支臂整体铸造工艺图如图 1所示。图 1  3件整体铸造工艺示意图(1)分型面确定 该件外形尺寸较大 ,按常规应为多箱造型 ,但由于铸件太大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