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与对策:地方高校科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由于培养目标、发展传统、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资源竞争等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依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科学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着力于树立有序竞争理念;打造"教科融合"的大学文化;强化对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同时通过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将教师的育人激情凝聚成育人为本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2.
纽曼《大学的理念》作为大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其在民国的引进与接受史长期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从纽曼《大学的理念》的文本入手,发现民国学者对纽曼教育思想之引进存在文学与教育两条路径,通过深入挖掘其被学界所接受与排斥之思想成分,可见引进到中国的纽曼大学理论与其原来面目相比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藉此可透视当一理论从一文化场域转移至另一文化场域时必然遭遇的文化过滤问题。民国学者对西方大学理论的过滤,对反思当今中国教育研究,尤其是对外来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纽曼《大学的理念》作为大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其在民国的引进与接受史长期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从纽曼《大学的理念》的文本入手,发现民国学者对纽曼教育思想之引进存在文学与教育两条路径,通过深入挖掘其被学界所接受与排斥之思想成分,可见引进到中国的纽曼大学理论与其原来面目相比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藉此可透视当一理论从一文化场域转移至另一文化场域时必然遭遇的文化过滤问题。民国学者对西方大学理论的过滤,对反思当今中国教育研究,尤其是对外来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1931年国联教育考察团的来华影响了民国中后期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这主要体现为:考察团开展的各种检讨,影响了民国中后期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特别是考察团针砭中国大学分布失衡问题,指责大学课程设置混乱问题,以及建言实施大学统一招生考试,推动了国民政府发展西部高校、改革大学课程、试行公立大学统一招生考试.进而,民国中后期高等教育呈现出两点积极变化:其一,汲取欧洲高等教育经验;其二,从混乱局面转变为有序发展,在办学质量上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大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重点所在。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斯坦福大学2025年计划》启动"开环大学"取代传统的"闭环大学",一方面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学制、学习方式等进行重新规定,另一方面提出对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个举措,如自定节奏的教育、轴翻转、有使命的学习等。我国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被社会所诟病并成为久未解决的问题,从培养目标切入或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斯坦福大学"开环大学"计划虽不可复制,但其注重通过重构人才培养目标以引领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早期现代大学教育在政局动荡、经济濒于崩溃的晚清时期应运而生,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民国初期茁壮成长,在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民国中后期艰难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除来源于大学组织自身的活力之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视.它以显在和隐在的方式,深深地主导并影响着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及其校训和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给大学的崛起、变革与发展注入了无尽的动力与活力.如何向世界先进的大学教育看齐,从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中获益,走中国特色的大学教育发展之道,是亟需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学业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和灵魂。研究生学业拖延的非智力因素日益成为阻碍他们履行教育责任和发展个人潜能的重要问题。鉴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学业质量研究中偏重于终结性评价,结构性差异分析在研究生学业养成的形成性评价中严重缺失的现象,我们针对八省市高校530名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拖延行为;硕士研究生在性别、学科、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与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硕士研究生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及时发现和减轻学业拖延是促进研究生提升学业品质,形成学业内生动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学业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和灵魂。研究生学业拖延的非智力因素日益成为阻碍他们履行教育责任和发展个人潜能的重要问题。鉴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学业质量研究中偏重于终结性评价,结构性差异分析在研究生学业养成的形成性评价中严重缺失的现象,我们针对八省市高校530名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拖延行为;硕士研究生在性别、学科、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与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硕士研究生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及时发现和减轻学业拖延是促进研究生提升学业品质,形成学业内生动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布局和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议题。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遵循外部设计逻辑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拥有新办学使命、新办学体制、新师资队伍、新学科结构、新组织架构、新治理体系、新科创模式以及新评价机制,具有创新程度高、应用能力强、跨界范围广、迭代速度快以及办学质量高等特征。服务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探索构建大学发展新范式和推动高等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提出迫切需求。加快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应采取以下举措: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战略谋划的前瞻性;强化交叉融合,布局建设理工科集聚度高的新型学科集群;坚持应用逻辑,构建基于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改革创新为导向,提升大学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以评价改革为牵引,健全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理念在大学校园建筑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校园环境影响人才培养,影响校园环境的重要因素是校园建筑规划理念,而校园建筑规划理念应源自高等教育理念。本文旨在探讨和研究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理念及其发展趋势,并以其来指导大学校园建筑规划。  相似文献   

11.
宋沛鸿  郭磊  刘天罡  曹蕾蕾  陈瑱贤  张静 《表面技术》2024,53(2):140-149, 167
目的 提高平面研磨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方法 提取了反刍类动物臼齿齿面形貌特征,设计了一种模块化分布式平面研磨工具,采用ABAQUS分析了无特征规则排布磨具与仿生特征排布磨具在研磨抛光过程中对工件压力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采用Fluent分析了仿生特征排布磨具形貌结构对磨削液流动性的影响;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仿生特征排布磨具与无特征规则排布磨具并进行了对比实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讨论了转速、压力、表面结构特征等因素对磨具研磨性能的影响。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与无特征规则排布磨具相比,在4 N研磨压力下仿生特征排布磨具具有更优的工件表面应力分布均匀性;磨削液在磨具形貌特征间隙入口的流速为2.400 m/s时,与其他特征磨具相比,仿生特征模块化排布磨具的形貌特征间隙出口平均流速提升了29.45%。实验结果表明,与无特征规则排布磨具相比,在同等工艺下,使用仿生特征模块化排布磨具研磨的铝合金试件表面粗糙度由0.301 μm降至0.188 μm,下降了17.94%;当研磨压力为5 N时,材料去除速率由1.44 μm/min提升至1.93 μm/min,提升了34.47%。结论 平面磨具的形貌结构特征设计与排布对研磨过程中的工件接触压力分布、磨削液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与无特征规则排布磨具相比,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臼齿仿生特征模块化排布磨具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民国教育史上,作为国立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的校长,罗家伦始终以发展学术为办理大学的中心任务,其大学理念体现为:大学应以文、理学院为中心,兼顾应用科学的发展;大学应以学术为标准,选聘优良师资;大学应以学术研究为灵魂,为人类增加知识总量;大学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和需要,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贡献.在近代中国复杂多变的历史条件下,罗家伦坚持学术救国的信念,执着地以大学作为振兴民族文化的基地,他对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的办理功不可没,其大学理念与办学实践有值得称道之处.  相似文献   

13.
1933年底燕京大学新闻学系陷入停办危机。梁士纯就任系主任后采取种种措施,终使燕大新闻学科从危机中摆脱出来,并日益发展成为引领民国新闻教育的重镇。他以中国报界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通才教育为理念,同中国报界密切协作,谋求办学资金来源多元化,强化通才培养,重视学术研究,注重调查试验,关注学科服务使命的思想对当今中国新闻人才培养及新闻学科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鑫  李兴华  杨爽  王倩 《模具制造》2023,(9):109-111
学业指导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多元、多方面的学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树立正确的学业观、职业观。文章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构建的以突出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心理成长为特色的四阶段学业指导体系为例,介绍了在四个阶段如何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提升,高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并非孤立隔绝的。大学主动与高中教学对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大学准备度,提高培养的效率与成功率。美国大学采取多种策略促进大学准备度提升,减少跨教育阶段衔接过程中的浪费,其发展轨迹、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值得我国借鉴。通过对美国教育行政机构和研究团体的政策及出版物解读,耙梳其主要法律、法规,列出各州大学行之有效的特色作法,如大学咨询指导服务、大学预科学校项目、大学录取及补救教育、转学与衔接政策等。美国的相关机制与作法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高中到大学的教育衔接问题,厘清提升大学准备度改革的思路,拓宽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论家和教育家,蒋廷黻在执掌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历史系期间,始终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为己任,其大学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在学科发展上坚持文理并重,在课程设置上主张中西兼通,在人才培养上提倡学用相济,在师资建设上注重聘养结合.蒋廷黻的大学教育思想具有实用性、现代性和爱国性特点,推动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应试教育的印记是否体现在重点大学学生的学习策略上并影响其学业表现及城乡差异?基于部委直属X大学2014级新生学业记录和跟踪调研数据,考察三类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策略和学业表现,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果。第一,应试教育的印记在城乡学生中都有体现。城乡学生都更重视复习备考策略而忽视平时学习,更多使用重复性策略而疏于整理消化、自我监测。第二,应试教育的烙印在农村学生,尤其农村定额和贫困定向学生更为明显,他们更为倚重复习备考策略。第三,整理、消化和自我监测学习策略的使用促进学生学业表现。自主学习策略方面的劣势是农村学生尤其贫困定向学生专业课绩点、排名、挂科处于劣势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大学特色的核心和本质是一所学校所拥有的独特优质个性,因此,特色化大学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成为学校领导者制定大学战略发展的重要依据.我们在编订《大学特色建设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选择辽宁省内25所代表性高校进行初试;净化题项后形成复试问卷再度调查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并概括出6个主成分因子,即:大学组织变革与创新、大学管理质量提升、大学自主发展目标、大学教育发展战略、学校领导力和大学课程管理;并以此为切入点,从6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特色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大学理念是大学组织的意识形态系统,大学制度就是大学组织的秩序系统,二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大学组织的发展态势。现实中,大学理念的供给主体是多元的,大学制度供给主体却是单一的,不同的主体对应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偏好,而且二者的演进方式和动力基础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又导致了大学理念与大学制度之间在互动方式和契合模式上产生异频效应。在大学组织的理念与制度契合中,大学选择何种理念、理念如何选择制度、双方怎样契合等除了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制度供给者的技术选择和大学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但是,最终大学的制度和理念会朝向最富科学性和最有效率的模式演进,并达到完全契合。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分析美国高校学生退学率不断攀升的问题,汀托的高校学生退学理论从院校层面对学生退学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他的高校学生退学理论把高校系统划分为学业系统与社交系统,认为学生将根据学业融合与社交融合情况不断调整目标承诺水平与院校承诺水平,并根据承诺水平的高低作出是否退学的决定。汀托的高校学生退学理论是研究大学生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不但推动了院校因素影响高校学生退学的相关研究,而且为分析高校学生退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