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智能印刷""云印刷""智慧印刷""印刷工业4.0""印刷工业互联网"等词汇充斥于各种媒体,让印刷人既为美好未来而兴奋,又为不知如何下手而迷茫。那么究竟何为印刷智能化?印刷数字化、标准化与印刷智能化、智能工厂之间有何关系?目前我国印刷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进展如何?本文,笔者将就此发表浅见。"印刷智能化"的定义何为"智能化"?百度云: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印刷包装企业智能化建设的大潮似乎已然到来,"智能印厂"成为今年的热点话题。不过,在与一位通用性智能装备厂商的总经理沟通时,他的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头脑之中,"印刷包装企业是否真的到了全面智能化升级的阶段?"说老实话,笔者还是不敢确定。自德国提出"工业4.0"的概念,到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汽车、  相似文献   

3.
李倩 《今日印刷》2014,(3):16-19
<正>互联网时代以后是什么?智能化时代。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自动化,而第三次将是智能化。近年来,智能眼镜、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的不断涌现,使得这股智能潮席卷世界,也同样影响着中国。身处印刷行业的我们也翘首企盼着智能化印刷设备带来的更高生产力。目前,中国大多数印刷企业还在经历从手动生产向自动化生产的转变,智能化在中国印刷行业尚处于萌芽之中,但是像海德堡这样卓越的公司早就看到了其中的趋势——"印刷机在未来应该朝着自动化、智能化、联线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针对中国印刷市场,海德堡很早就开始向印刷企业宣传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4.
正在印刷领域,"智能制造"正在成为一个热词,是行业企业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印刷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着印刷生产过程中人机智能交互和"印刷机器人"的应用,智慧物流体系可实现区域性配送的夕发朝至……当前,印刷业正面临着人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环保管控趋严等多重压力,利润率持续走低,可见,依托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于是,在印前接单、印刷过程、印后派送这三大环节开始了新的一轮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大变  相似文献   

5.
<正>印刷智能化,可以打通印刷企业的信息流,包括管理的信息流和作业任务的信息流,实现车间任务与设备的无缝对接、生产状态信息的自动提取、设备间产能最优匹配等功能。当"智能"逐渐成为各行业的主题时,印刷行业内也开启了一场场关于"智能化"的思考潮,亦有不少企业迈出了实践的步伐。北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1952年建立的北京人民机器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智造""工业4.0"成为近几年来工业领域的热门词语。《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将"智能化"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实现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初步转变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印刷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如何?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印刷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在印刷领域,"智能制造"正在成为一个热词,是行业企业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印刷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着印刷生产过程中人机智能交互和"印刷机器人"的应用,智慧物流体系可实现区域性配送的夕发朝至……当前,印刷业正面临着人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环保管控趋严等多重压力,利润率持续走低,可见,依托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于是,在印前接单、  相似文献   

8.
业界声音     
<正>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王岩镔:"今年,印刷业产能过剩、结构调整仍然是印刷产业的主要矛盾,许多企业在发展中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纸张涨价、用工紧张、环保压力成为企业每天都要研究、面对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互联网+""文化创意""绿色环保"等新理念、新思维正加速渗入传统印刷行业,点亮了新的商业火花,为印刷这个古老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更辽阔、更有前景的发展空间。印刷不止是印刷,印刷正在为自己作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正式吹响了"工业4.0"的号角。紧随其后,各国政府争相提出了自己的智能工业发展计划,中国政府也正在极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以及"互联网+"计划。可见,"智能制造"将作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国必须打赢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相比于欧美动辄标准化、智能化、无人化程度较高的印刷企业,我国大部分印刷企业的智能化进程不免令人堪忧。随着近些年我国人  相似文献   

10.
<正>工业4.0概念、"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标志着智能化的潮流已经到来。伴随着各行各业的智能化改革,智能印厂的打造成为了印刷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智能化可以说是印刷企业刮来的一阵"东风",企业抓住这次机遇,就可以实现转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总体来说,智能印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打造智能印厂是值得每位印刷人士去思  相似文献   

11.
<正>"所有行业最终都会走向智能化,印刷机也不例外。"当谈及印刷业为什么会提出"智能胶印"的概念时,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沙晓明如是说。没错,从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到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甚至是智能家居、智能图书馆、智能工厂等,一切能够智能化的东西都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那些还没有智能化的也开始蠢蠢欲动。那么,印刷业是如何开启智能化进程的?智能胶印又能给印刷企业带来哪些好处?相信沙总的观点一定会让大家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2.
凡溪 《今日印刷》2014,(3):20-21
<正>放眼全球,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已经席卷而来。在中国人口红利减弱的背景下,中国印刷业要创造新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变革,智能化的印刷设备应用会越来越多。高宝作为世界知名胶印设备制造企业之一,一直走在智能胶印领域的前沿,每年以营业额的4.5%用于科研资金,成为印刷机械生产制造业唯一一家入围美国专利排行榜的企业。那么,高宝是如何理解智能胶印的?对于印刷机来说,"智能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今工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工业4.0的到来,"智能制造"成了各行业的关注焦点和各大企业追逐的战略目标。相应地,印刷行业作为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迎来重大的战略升级,来应对新时代的社会需求,"智能印厂"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印刷业,具有典型的加工制造业特征。推进印刷智能制造,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印刷业智能制造建设步伐逐步加快。作为"十三五"时期印刷业"四化"发展方向之一,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全行业共识,政府、行业协会、媒体、印刷企业、供应商等都已参与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全国各行业均在推广两化融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作为信息技术与服务供给者,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印刷包装企业的管理层,开始重视信息化技术与智能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同时,对于智能制造在印刷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正书刊印刷智能化,属于智能制造的范畴,是先进印刷技术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印刷企业在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之上的全局性优化创新内容。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员密集的印刷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了智能工厂建设的步伐。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河南新华针对"按需出版数字印刷"项目、书刊印刷智能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有了一定的收获。笔者将几点体会分享给大家。  相似文献   

17.
正任正非有言,"我们坚信,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必然走进智能社会。今天,人类社会正处于新理论、新技术再一次爆发的前夜"。智能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一个新概念,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而我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智能社会迈进。聚焦于印刷行业,智能化的建设是一个艰苦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喜的是,行业之于智能化的理解,不再简单地等同于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立体仓库的建设、AGV的应用,等等,而是将"人"作为中心,对这一概念进行更加系统的理解,以更加理智的态度对待。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夏日,一场"走向未来纵横谈"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波澜,由小及大,直击行业发展之迷茫点,为企业拨开云雾。时隔一年,又见"纵横谈"。2017年7月3日,17位资深行业人士以"格局走势"为主题,共同探讨在亟待深刻变革的当下,印刷人应以怎样的视野和思维来审视我们深耕其中的印刷行业。"我们要跳出印刷看印刷""中小  相似文献   

19.
《广东印刷》2022,(4):40-41
<正>当下,印刷包装行业的环保化、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低碳经济时代智造的新诉求。在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4.0时代,印刷包装行业如何紧跟国家双碳政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企业降本增效难题?印刷包装行业的智能制造转型迫在眉睫,一场以智能制造、个性定制为代表的印刷包装工业革命正在席卷而来。从产业链来看,印刷包装属典型的中游产业,既对上游原料成本缺乏控制力,又受制于下游需求端的驱动,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现将聚焦印刷包装及其细分行业发展现状,探寻行业未来趋势及格局。  相似文献   

20.
正身处依靠一个智能终端,如手机,就可以闯天下的时代,由"智能"而衍生出的"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智能包装"等词汇不断"撞击"着印刷人的大脑,让我们不由觉得"智能"与我们很近。但对焦"智能",我们发现目前可以捕捉到的尚只是关于"智能"模糊的雏形,而真正以"智能"为出发点的有关印刷的种种,似乎没有相当确切的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