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2年,铝用炭素行业量价齐飞,全面盈利,创历史新高。在这种良好态势下,行业要行稳致远,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同时要提早预警,防止出现产能过剩。铝用炭素产品是电解铝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本文中,铝用炭素特指电解铝用预焙阳极,不包括阴极产品)。身处新时代,面临新格局,中国铝用炭素行业在满足国内电解铝产业需求的同时,实现部分优质炭素制品出口。进入2022年,中国铝用炭素行业呈现出量价齐飞、全面盈利、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
正9月10~12日,2018(第十届)中国铝用炭素年会暨产业上下游供需对接会在天津召开,与会领导、嘉宾与铝用炭素行业400余位参会代表共同解读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政策对行业的深远影响;探讨分析铝用炭素、电解铝发展新形势;研判铝用炭素原材料供需状况;探索铝用炭素生产前沿技术,探讨交流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管理经验。在当前美国贸易保护抬头、单边主义回潮、孤立主义盛行、中美贸易战胶  相似文献   

3.
2013年10月21日至23日陕西·西安曲江国际饭店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承办: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协办: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会议背景和内容:随着我国电解铝行业的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铝用炭素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壮大,炭素产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上升。为配合电解铝企业节能降耗,提升铝用炭素质量,确保铝用炭素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有色  相似文献   

4.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我国铝用炭素行业不仅满足了国家基础原材料的铝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已成为全球铝用炭素最大生产国和最大出口供应国;与此同时,全行业全力打造"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发展道路,已涌现出一批在世界上具有一流竞争力、享誉世界的著名企业,使全行业在发展质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我国铝用炭素行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围绕着国民经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22日,第四届全国铝用炭素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内铝行业和铝用炭素行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讨论了铝用炭素技术与市场的发展现状,展望未来铝用炭素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铝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滑落到有史以来的低谷,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作为铝工业生产所需的炭素材料同样受到殃及,形势非常严峻。今后铝用炭素材料将如何发展7日前在山东济南举办的首届中国铝用炭素市场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铝用炭素50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炭素材料和电解铝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回顾了我国铝用炭素50年的技术发展历程和主要的技术创新点,展望将来铝用炭素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发展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10月2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用炭素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在河南焦作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协会党委副书记、铝用炭素分会会长范顺科主持会议,铝用炭素分会常务副会长、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郎光辉以及理事或代表约30余人参会。文献军首先简要通报了近期铝工业的运行情况。他指出,由于近年来电解铝产能过剩,随着价格下降,导致铝企  相似文献   

9.
正在国家政策调控、扩大铝应用及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下,当前我国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取得积极进展,电解铝项目投资过热现象得到明显遏制,铝行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让铝行业焕发新生机。铝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当前的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化解产能过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要积极扩大铝应用。"以铝代钢、以铝节木、以铝节铜、以铝代塑",已经获得社会广泛的共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为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我国铝用炭素行业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谋划"十四五"铝用炭素行业发展蓝图,9月14日,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铝用炭素年会暨产业上下游供需对接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铝用炭素分会会长范顺科,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凌逸群,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润洲,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我国铝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铝充分发挥了节能减排优势,与电解铝一起共同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铝的需求。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电解铝产能快速无序扩张被抑制,产能"天花板"已经形成;同时,国内铝的蓄积量快速增长,国内废铝正在进入快速回收期,加之废铝回收体系的逐步完善,未来再生铝在铝供应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在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从2016年年末开始,铝用炭素行业就不断传出好消息。包括索通发展成为铝用炭素行业首家主板上市企业、抚顺铝业在转型铝用炭素生产后实现大幅盈利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用炭素分会会长范顺科评价,中国铝用炭素行业正处于近年来最好的时期,主要得益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3.
炭阳极作为电解铝生产中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原材料,在我国铝工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产业,年产量从2003年的350万吨飙升至2011年的近1200万吨。由于炭阳极用途单一,因此国内铝行业的大起大落、兼并整合以及产业政策等极大地影响了炭素企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20年12月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会见中国石化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凌逸群一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及协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凌逸群一行进行会谈,并就电解铝行业发展、石油焦产品产销、铝用炭素需求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5.
李开颜 《资源再生》2023,(12):20-22
<正>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谱写铝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我国铝行业展现出不同寻常的定力、活力、动力、魅力和实力。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双碳”目标下,坚持绿色低碳环保路线,提高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是铝产业义不容辞的责任。2023年8月,《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指出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研究差异化电解铝减量置换政策,实施铝用高质量阳极示范技改项目,突破冶炼余热回收技术,到2030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至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的电解铝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业内人士指出,西北地区正以其成本低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西进"。电解铝行业"西进"已是大势所趋,新一轮产业转移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7.
山西中铝华润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主任高丙伟作为一线铝产业工人代表,长期从事电解铝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本次参加“两会”,他带来了与铝产业直接相关的两条建议:一是建立铝行业大数据中心,二是持续控制电解铝总产能。建立铝行业大数据中心。当前,我国铝行业已经形成了“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相对完整的全产业链。但是,铝产业链上下游存在着产能不匹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于数据化程度低,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传导滞后,缺乏统一的行业物流运输平台,企业经营缺乏大数据支撑等等因素,导致铝相关企业盲目投产,造成诸多风险点。  相似文献   

18.
铝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是国内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我国铝产业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既面临增速放缓、效益下滑的严峻考验,也呈现出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增强等积极变化。铝企业要主动控制运营成本,重视人才培养和装备升级,正确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政府应积极引导铝产业健康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铝企业齐头并进、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9月7日至8日,2023(第十五届)中国铝用炭素年会暨碳材料发展论坛在云南昆明举办。来自全国铝用炭素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新闻媒体的近500余名代表齐聚于此,紧扣“提质降耗、绿色生产、智能制造”主题,研讨行业现状及趋势,交流提质降耗的技术创新成果,分析研判市场走向,同时通过政策解读、市场分析、前景预测和科研成果分享,全力推动铝用炭素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祺  关慧勤  熊慧 《资源再生》2006,(11):30-32
一、问题的由来 近几年,在规划或研究我国铝工业时开始重视再生铝工业的发展,将电解铝与再生铝发展综合考虑;在研究或制定铝金属生产量和消费量指标时,将原铝与再生铝一起考虑.特别是在2004年,为扼制电解铝过热现象,国家已对电解铝工业实施重点宏观调控,并开始重视循环经济,举办了首届中国再生铝产业发展研讨会,有关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其中,较突出的是提出了我国再生铝行业迅速发展的两个重要指标:再生铝产量要达到铝金属总产量的50%~60%;再生铝消费量要占铝金属总消费量的35%~40%[1].还有人称:"当前再生铝在铝产量中所占约20%的比例太低,日本目前占比例为99.5%,美国是52%.从长远来看,这个目标至少也应该是80%."[2]近年有关人士讲到:"再生铝产量的比重,2010年要从现在的22.2%提高到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