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19至2021年某油田实施产能建设工程15项,基建油水井1735口,其中过渡带地区产能建设工程6项。针对过渡带区块原油物性差、区域位置偏远、建设周期紧张等实际情况,地面系统遵循“降本增效”原则,大力开展优化简化、快速建产等措施,通过相邻区域产能统筹部署、打破水聚驱管理界限、充分利用已建站场设施能力、大平台井工艺技术简化等措施,在控投资、降成本、增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节省建设投资1.68亿元。产能方案自主编制分期实施、橇装设备推广应用、局外用地个性建产、大平台井集中施工等快速建产措施,保证了项目整体进度,缩短了施工建设周期。通过以上措施,过渡带地区产能得以有效动用,为某油田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非常规油的成因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晓光 《石油学报》2012,33(Z1):20-26
非常规油指勘探开发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油品,主要有3大类。第一类为重油和油砂, 系正常原油经过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形成,分布广泛、潜力巨大,已被大量开采。第二类为油页岩,是干酪根与黏土和细粒无机矿物的混合物,有机质丰度高但不成熟,要经过人工加热生成石油,油页岩的发现很早,分布广泛,以美国所占比例最高。第三类为页岩(致密)油,存在于成熟度较高的高有机质烃源岩夹持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中,要通过对储层的压裂改造,产生人工裂缝才能生产石油。页岩(致密)油在美国、加拿大已开始生产,但其勘探潜力及其全球分布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具有储层单层厚度薄、纵向集中度差、横向连续性差的地质特点,开发难度大,为此开展了钻采一体化方案提产降本提效探索与实践。针对地面及地下特点,钻井设计优化为平台式布井,水平井由3层变2层,井眼进行瘦身;二维水平井通过上移造斜点,减小造斜率、摩阻和扭矩;三维水平井采取“先平面提前造斜、后扭方位”的方式。优选超深穿透、等孔径射孔弹,直井、定向井设计16孔/m孔密,135°相位角;水平井设计20孔/m孔密,60°相位角。应用相控地质模型,确定裂缝半长为250~300m,裂缝间距为10~15m,支撑剂类型为70~140目+40~70目+20~40目组合粒径石英砂。按照压裂后初期放喷、快速排液、正常生产3个阶段进行排采制度研究,实现全生命周期举升工艺优化。最终形成了适合松北致密油储层特征的多薄层斜直井、主力层水平井、主薄层直平联合的一体化方案优化方法;定型了以大平台钻井、超深穿透等孔径射孔、复合高效压裂、全生命周期举升为核心的提产降本提效设计技术,致密油区块实现效益建产,建成产能超百万吨。  相似文献   

4.
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调研,了解和分析了致密油和页岩油术语的不同含义与应用情况,对比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提出了应用和完善致密油和页岩油概念的建议。致密油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页岩油除用于指油页岩加工的石油外,其含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致密油与页岩油异同点表现为3种情况:①致密油与页岩油概念完全不同,属于不同的非常规石油资源类型;②致密油与页岩油含义完全相同,可以互换使用;③致密油与页岩油概念既有关系,也有差别。在应用致密油和页岩油术语时,要遵循"尊重习惯、方便交流"的原则。致密油和页岩油有不同含义,不要只从字面上机械理解,要真正理解它们的实际内涵。对于致密油和页岩油术语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应采取"不断完善,适时修正"的原则,不断完善致密油和页岩油术语的定义,使它们的定义和应用更加科学、规范,同时也要方便、适用和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油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非常规等油气藏发展,在辽河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中,面临大段泥页岩井壁坍塌、超长水平段岩屑携带困难、摩阻大等难题。本研究构建了高效封堵油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的微纳米封堵性、抑制性、抗温性和抗污染性能均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可有效解决微裂缝普遍发育地层井壁失稳、垮塌及携岩等难题。在辽河重点风险探井钻探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封堵和防塌能力,低温稳定性较好,为非常规致密油地层钻探提速和规模开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是我国陆相致密油的典型代表,在地质研究及试验攻关推动下,其勘探、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地质上系统开展了包括精细刻画烃源岩时空展布、发展完善湖相重力流沉积模式、建立微(纳)米孔喉定量表征方法、实现致密储层裂缝定量预测、深化致密油充注成藏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创新认识;现场开展了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试验及致密油规模开发试验,建成了Z1、Z2等致密油水平井技术攻关示范区和A、Z、W等规模开发试验区,试验区单井产量获得巨大突破,资源实现有效动用;通过研究和攻关,研发集成了21项关键技术,落实了致密油规模储量,初步实现了致密油规模有效动用。文中还介绍了盆地致密油地质研究及现场试验攻关中遇到的困难和关键问题,重点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形成的经验,指出面对致密油等非常规地质对象,科学认清其本质属性,善于应用非常规技术和方法,以解决实践问题为研究出发点,采用多学科、一体化综合研究等是成功的关键。通过分析总结,为同类陆相盆地致密油理论技术研究及勘探开发实践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低油价及资源劣质化的双重压力不断加剧,面对难采储量油气资源,传统的开发技术、模式已经无法实现效益动用。吉林油田针对新区低品质资源难以效益动用的问题,采取非常规开发理念及技术,在新立地区Ⅲ区块为代表的常规低渗透油藏实践大井丛集约化效益建产现场先导试验,并从常规的油藏研究为主导、工程技术为支撑方式转变为以储层改造为主线的油藏、钻采、地面一体化联合研究和交互式方案优化模式,并建立了综合方案设计、资源组织、项目实施、设备研发等全过程的油气开发研究方法、工作程序和管理方式,实现了该区块提产量、提效益、降投资、降成本目标,并由此建立了低渗透油气资源效益动用新理念及新模式,对类似油田储量动用及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在油气类型、地质特征及聚集机理等方面明显不同。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成藏,目标是回答圈闭是否有油气;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储层,目标是回答储集有多少油气。非常规油气主要表现在连续分布、无自然工业产量。目前,常规油气面临非常规的问题,非常规需要发展成新的"常规"。伴随技术的进步,非常规可向常规转化。常规油气聚集包括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以孤立的单体式或较大范围的集群式展布,圈闭界限明显,储集体发育毫米级—微米级孔喉系统,浮力成藏。非常规油气聚集包括致密砂岩油和气、致密碳酸盐岩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一般源储共生,大面积连续或准连续分布于盆地斜坡或中心,圈闭界限不明显,页岩系统储集体广泛发育纳米级孔喉,浮力作用受限,油气以原位滞留或短距离运移为主。以中国重点盆地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系统分析了其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非常规油气储集空间主体为纳米级孔喉系统,局部发育微米—毫米级孔隙,其中页岩气储层孔径为5~200nm,致密灰岩油储层孔径为40~500nm,致密砂岩油储层孔径为50~900nm,致密砂岩气储层孔径为40~700nm。针对全球石油工业和纳米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纳米油气"的概念,指出"纳米油气"是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发展纳米油气透视观测镜、纳米油气驱替剂、纳米油气开采机器人等换代技术,油气智能化时代将随之到来。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储层渗透率低,地层压力低,油井依靠压裂投产。油藏开发中普遍呈现初期产量高、递减快、稳产难度大、采收率低等特征。为实现油井压裂施工中补充地层能量、储层低伤害、降低界面张力以及提高洗油效率等目的,文中提出了在JHFR-2减阻剂+JHFD-2多功能添加剂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中加入HE-BIO生物驱油剂,并且在压裂液减阻效果、抗盐性、储层伤害、生物毒性、洗油效率、驱油效率等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集压裂、增能、驱油为一体的致密油新一代驱油型滑溜水压裂液体系。该体系具有速溶、无毒、环保低伤害、减阻、抗盐、防膨、超低界面张力等特点。利用该压裂液体系,在南泥湾油田P132平2井开展压裂三采一体化先导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致密油藏的高效开发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61,自引:16,他引:61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从把滞物驱看作改性水驱到看作用次采油技术认识上的重大观念转变,研究制定了保证大规模工作化应用的4种方法和6项高效实用技术,驱油机理研究有重要进展,提出聚合物驱油技术亟待进一步攻关的3个方面内容及其涉及到基础科学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弹性开发采收率低的问题,运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以增油量和换油率为评价依据,结合水平井数据,优化了吞吐时机、注入总量、注入速度等吞吐参数。应用CO_2吞吐优化参数,选取YP1-7井进行现场试验,该井累计注入二氧化碳9 900 t,初期日增油17.4 t,增油效果明显。研究表明: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储层改造体积大、裂缝复杂,吞吐过程中不能实现混相;增膨、降黏是扶余致密油藏CO_2吞吐增产的主要作用因素。该技术在扶余致密油藏开发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是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的一项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王宜林  宋新民  王贵海  汪华  李兆明  张红  聂臻 《石油学报》2021,41(12):1633-1642
通过梳理中东地区油气合作项目的开发和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快速规模上产的先进技术和工程管理模式,提出未来中东地区油气合作业务具有技术创新与工程管理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中东地区投资环境及油田开发特征分析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规模上产技术的理念与思路。在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精细表征技术刻画优质储层甜点的基础上,形成了巨厚储层多井型立体井网整体协同动用技术,攻克了快速安全钻完井技术和大规模快速建产地面工程关键技术,建立了多目标"速度+规模+效益"协同建产模式。结合中东地区油气合作项目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技术与商务的合理匹配、地下与地面的高效协同、方案与实施的分期优化的实践理念,形成了技术创新、工程管理与商务运作密切结合的运营模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合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下二门油田核二段Ⅱ油组属于普通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薄、非均质严重、地下原油粘度大。经过20多年的水驱、聚合物驱及后续水驱开发后,油藏采收率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二次聚合物驱采用井网调整技术、注采参数优化技术、全过程调剖技术、动态调整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矿场应用效果。实践表明二次聚合物驱能较好地改善该油藏的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下二门油田核二段Ⅱ油组普通稠油油藏二次聚合物驱是国内第一个开展二次聚合物驱的单元,其成功经验为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通过技术探索、研究试验、工业化推广和新驱油体系技术攻关,三次采油技术已成为胜利油区老油田持续稳产的主导技术,截至2006年3月,累计增产原油达到1150万t。经过多年攻关研究,发展了化学驱油理论,胜利油田化学驱由单一的聚合物驱发展为多个复合驱油体系,并形成了具有胜利油田特色的化学驱配套技术。目前,胜利油田三次采油面临着聚合物驱优质资源接替不足、三次采油技术接替难度大、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及已实施化学驱单元的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需要增强化学驱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强化储备技术攻关、拓宽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空间,抓好注聚项目管理、提高降水增油效果,强化先导试验研究、加快三次采油技术接替。参15  相似文献   

15.
大庆喇萨杏油田三次加密调整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7,自引:13,他引:7  
大庆喇萨杏油田经过二次加密调整后,各种监测资料表明仍有部分油层动用差或未动用。这部分潜力油层薄、物性差、空间分布高度零散、与水淹油层关系复杂,依靠现有井网难以有效动用。“九五”以来开始了三次加密探索性试验和研究,先后开辟了4个先导性试验区和1个工业化生产试验区,研究和形成了三次加密调整配套技术。实践证明,三次加密调整是大庆油田水驱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大调整措施。为此,以三次加密矿场实践为依据,分析了三次加密调整的潜力和分布特征,提出了三次加密调整方法,指出了三次加密调整对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济阳页岩油为代表的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取得产能突破,但埋藏深、厚度大、成熟度低,地层温度高、压力大,原油流动能力差的特点,使其实现高产稳产面临巨大挑战。基于万米岩心及90 余口水平井生产实践,深化发展了“储-缝-压”三元储渗理论,以此为指导形成了页岩油开发甜点立体评价、立体开发优化设计、立体均衡压裂等济阳页岩油开发关键技术体系。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孔隙和多尺度、多类型发育的微缝组成“双储”系统,控制着储集空间及油气富集规律,是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支撑缝与激活缝耦合形成跨纳米-厘米尺度的“双缝”系统,具有梯级启动特征,是高产稳产的渗流路径;地层保压性好的前提下,压裂增能可有效提高孔缝的渗流能力、增加渗吸置换效率,同时精细控压实现能场协同耦合,可进一步释放页岩油藏产能,保压增压“双压”协同是高产稳产的能量保障;以三元储渗理论为指导形成的开发关键技术体系为多洼陷多层系产能突破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对促进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