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某油田油井重复压裂井数及次数不断增多、压裂效果逐渐变差问题,试验了缝内多级暂堵压裂工艺技术,形成了缝内多级暂堵转向压裂、缝口与缝内暂堵相结合等工艺技术,拓宽了油井重复压裂技术界限,提高了多次重复压裂改造效果。文章通过研究缝内多级暂堵压裂分支缝延伸机理,进行了高强度暂堵剂的评价与优选,确定了暂堵剂的用量,形成了缝口暂堵与缝内暂堵相结合压裂施工工艺。在该油田某试验区块试验16口,平均单井初期日增油2.0t,比同区块同期常规转向压裂高0.3t/d;单井累计增油440t,比同区块同期常规转向压裂多增油88t,试验见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压裂是油层改造、新井投产、老井稳产、提高单井产能的重要手段,压裂工艺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油田的开发及单井产能的发挥.通过高强暂堵剂的应用,提高了暂堵压裂的工艺成功率,满足了地质开发需要,促进了老油田的稳产开发.经过现场试验,系列暂堵压裂工艺技术基本成熟,在新民等油田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油田开发后期稳油拉水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炮眼暂堵转向压裂改造效果逐年变差的问题,试验应用复合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探索提高转向压裂效果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复合暂堵转向压裂的增产机理,复合暂堵剂组成、作用及其性能评价,并优化了压裂施工方案,现场应用12口井,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暂堵转向是重复压裂的重要技术,暂堵剂的性能是决定暂堵转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了一种高强度长效暂堵剂,通过对其应用性能评价表明,该暂堵性能优异,具有溶解时间长、溶解彻底、耐温性能好、不同介质中稳定性好、地层伤害小等优势,可满足不同储层水平井的重复压裂增产要求。目前已在新疆油田、西南油气田等国内主要油田成功应用,增产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水力压裂作为各大油田老井增产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够达到一定的增产目的,但随着油田开发步入中后期,初次压裂失效,采取常规的重复压裂技术存在压裂改造波及体积小、有效期短、效果差等问题,围绕新疆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针对不同类型储层改造难点,开展自然选择甜点暂堵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运用,利用其压裂液自动选择地质甜点的特性,配合使用高强度暂堵剂,达到有效层断层内、层间多次转向,形成复杂体积缝网,提高水力压裂效果,提升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了老井压裂存在的技术问题,为老井措施增产稳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页岩气在能源领域至关重要的作用得益于大型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由于页岩气在压裂后产量的递减速率过快,必须通过重复压裂提高低产井产量,笼统暂堵转向技术则是重复压裂的核心技术之一。从暂堵转向重复压裂技术现状入手,以国内某区块典型页岩气X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井生产数据调研分析得到目前的剩余可采储量,证明该井具有重复压裂潜力,然后对暂堵重复压裂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实验评价,结果表明所使用的暂堵剂和暂堵球符合生产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7.
东濮濮卫致密油储层属致密低渗砂岩储层,利用整合的桥塞分段、多簇射孔和近井筒转向的段内转向压裂技术可使改造程度最大化,但段内转向压裂能否压开多簇射孔段,目前的裂缝监测手段虽定量分析,但误差较大。为验证储层裂缝延伸和暂堵机理,应用大尺寸真三轴模拟压裂实验装置,进行了真三轴模拟压裂室内实验,分析一次压裂和二次暂堵压裂后的裂缝扩展规律。实验结果显示:一次压裂后裂缝从射孔处直接沿最大主应力方向起裂并扩展;加入暂堵剂二次压裂后形成了双翼缝,与一次压裂形成的裂缝有较大夹角,接近90℃,即暂堵后转向效果明显;一次压裂和暂堵压裂的破裂压力差值为10MPa,大于东濮陆相储层多簇射孔压裂改造过程中的簇间破裂压力差值(4~8 MPa),因此东濮陆相储层多簇射孔段内暂堵压裂具备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8.
朝阳沟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扶余油层裂缝形态为垂直缝,油井主要采用重复转向压裂技术进行增产,该技术是在压裂过程中,通过封堵射孔炮眼实现裂缝在缝口处转向,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但随着重复压裂次数的增加,增产效果逐年变差。为此,在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开展了垂直裂缝缝内转向压裂增产试验,提高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在直井转向增产机理和适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实内优选了粉末型暂堵剂,实现裂缝的缝内转向,同时优化了暂堵剂用量和施工工艺。现场试验6口井,平均单井初期日增油量3.1t,单井阶段累计增油329t,措施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的成功实施为低渗透油田油井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该油田具有低渗透、低孔、层薄而多、应力敏感性强以及微裂缝发育等特点,还具有显著的双重介质储油层的特性。因为对天然裂缝的开启导致了压裂早期砂堵和压裂液过量滤失的缺陷,导致了该区油藏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本文根据该油田勘探及开发过程中压裂改造的实践应用,利用压力降分析成果及储层裂缝开启机理,通过地应力剖面分层研究及配套射孔优化、全三维压裂模拟、暂堵、限流压裂、前置段塞以及转向控缝等工艺的实践,解决了该类型储层压裂早期砂堵的问题。现场的应用达到60井次,成功率可以达到80%以上,增产原油量5×104吨。  相似文献   

10.
体积压裂已经成为非常规储层有效开发主体技术,暂堵压裂可以促使裂缝转向,增大水力裂缝波及范围,提高改造体积,成为体积压裂改造重要手段。目前国内采用的暂堵剂材料品种多样、性能差别较大,封堵压力上升不明显。川南页岩气,在长段多簇或套变无法下入桥塞多段射孔合压井中多采用暂堵球+暂堵剂复合暂堵工艺,暂堵材料到位压力反应0.4~8.8MPa,平均2.4MPa,暂堵前后延伸压力上涨0.5~9.6MPa,平均3.6MPa。有大部分压力反应在3MPa以下,说明暂堵材料封堵效率较差。针对此问题,研究出柔性绳结暂堵材料,该材料具有对不规则射孔孔眼的自适应性、优越的封堵性能和完全降解性能,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材料在今后的压裂过程中应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1.
火烧山油田H1油藏南部物性条件差,砂体呈透镜状分布,常规井网难以有效开采,针对这一特点,共在H1油藏南部布置6口水平井进行衰竭式开采。从筛管完井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切入,论证了火烧山油田特低渗裂缝性砂岩油藏大规模体积压裂的适应性;并开展适合筛管完井水平井改造的多级暂堵重复压裂技术研究,通过多级暂堵的方式实现对水平段段间转向,激活原有天然裂缝,产生新的人工裂缝,从而形成复杂缝网,扩大泻油面积,提高水平井产量。重点研究H1油藏南部天然裂缝发育和地应力分布对体积压裂造缝机理的影响,以及相配套的分段分簇方案、压裂参数及暂堵工艺技术。最终通过微地震监测对压裂后的储层改造程度和总SRV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渗透油油井重复压裂效果逐年变差的问题,开展了缝内转向压裂增产技术试验。本文阐述了暂堵剂的优选、性能评价及暂堵剂用量设计,确定了施工工序。通过2口试验井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根据现场施工压力和裂缝监测情况看,压裂裂缝发生了转向,在裂缝内产生新的分支缝,沟通了剩余油富集区,为低渗透油田有效增产上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页岩气开采规模日渐扩大,由于页岩储层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缝网系统复杂、断层遮挡众多,压裂施工中套变等井下事故频发,常规压裂工艺面临重大挑战。在井筒变形、工具入井困难的情况下,常规的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无法实施,应用暂堵分段和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通过不同粒径暂堵剂的组合使用,实现堵塞井筒炮眼,在近井缝口或远场缝端产生致密的暂堵剂封堵带,迫使流体转向,产生新裂缝或分支缝,同时增加裂缝复杂程度,提高储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4.
暂堵剂是重复压裂施工技术的关键之一,针对目前大多数油田高含水的特点,研制出一种水溶性压裂用暂堵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溶性暂堵剂在水和酸中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有利于压裂后的返排作业;该暂堵剂还具有较好的耐压性能,能够满足压裂施工要求;暂堵与解堵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说明,使用地层水冲刷后,不同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均大于92%,在压裂作业后能够快速溶解返排,对地层伤害较小,能够达到压裂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伴随胜利油田低渗储藏逐步成为增产的主阵地,压裂工艺成为这类储藏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大跨度,多薄层储层受施工排量、压力等技术参数的限制,不能做到储层的全面改造,而水溶性暂堵剂的加入可以实现限流压裂及裂缝转向,从而实现储层的全面改造。本文回顾了水溶性暂堵剂产生的动机、原理、优势、现场施工和压后效果分析。另外阐述了水溶性暂堵剂的技术指标。同时,针对实际的压裂施工和产量分析,提出下步的改进工艺。  相似文献   

16.
某油井因固井质量差,初次改造出现窜槽现象,导致改造效果差,因此试验应用了水平井暂堵重复转向压裂技术,该技术提高射孔簇的有效性,增加油藏改造体积,可满足套窜井应用,从而提高试验井改造效果,增加试验井产量。本文主要从水平井暂堵重复转向压裂技术的技术原理、适应条件、压裂方案优化、试验效果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从现场应用情况看,该技术适用于低渗透窜槽水平井开发,为低渗透窜槽水平井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试验井优化压裂施工参数对本地区同类型井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在玉  魏星  冯天 《辽宁化工》2014,(5):587-588,591
研究了安塞油田暂堵压裂的增产机理,提出了暂堵压裂应具备的增产前提条件。通过研究储层特性、地应力、初始裂缝形态等关键控制因素,有效地控制新裂缝的起裂和延伸。现场整体应用效果显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刘江涛  秦文龙 《辽宁化工》2011,40(11):1174-1175,1178
针对安塞油田杏河区块非均质储层进行低渗透油田暂堵酸化增产工艺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进行酸化暂堵剂性能评价,筛选出适合安塞油田的酸化暂堵剂和酸液体系,完善暂堵酸化工艺体系,进行规模化应用,这对高效开发安塞油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暂堵剂作用下,高渗层会临时处于封闭状态,此时储层可以被均匀改造,原因是工作液会转向压裂低渗层。暂堵剂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有很强的封堵性、不会伤害地层、施工工艺不复杂等。暂堵剂的类型也非常丰富,并且存在不同的作用机理。对此,围绕暂堵剂类型进行阐述,分析其暂堵原理、应用以及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陈羽羽 《当代化工》2016,(10):2315-2317
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钻井液对储层污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对一种加强型的暂堵体系的研究。这项研究中,主要是针对TP-S暂堵辅助乳剂的研制。在TP-S暂堵辅助乳剂效果评价实验中,含有TP-S暂堵辅助乳剂的暂堵体系暂堵率高达90.84%,储层受污染平均深度在1.75 cm,后期的暂堵返排率达到97.65%。在油田开发过程中,TP-S暂堵辅助乳剂的运用对储层保护及后期生产产量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