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某油田油井重复压裂井数及次数不断增多、压裂效果逐渐变差问题,试验了缝内多级暂堵压裂工艺技术,形成了缝内多级暂堵转向压裂、缝口与缝内暂堵相结合等工艺技术,拓宽了油井重复压裂技术界限,提高了多次重复压裂改造效果。文章通过研究缝内多级暂堵压裂分支缝延伸机理,进行了高强度暂堵剂的评价与优选,确定了暂堵剂的用量,形成了缝口暂堵与缝内暂堵相结合压裂施工工艺。在该油田某试验区块试验16口,平均单井初期日增油2.0t,比同区块同期常规转向压裂高0.3t/d;单井累计增油440t,比同区块同期常规转向压裂多增油88t,试验见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页岩气开采规模日渐扩大,由于页岩储层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缝网系统复杂、断层遮挡众多,压裂施工中套变等井下事故频发,常规压裂工艺面临重大挑战。在井筒变形、工具入井困难的情况下,常规的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无法实施,应用暂堵分段和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通过不同粒径暂堵剂的组合使用,实现堵塞井筒炮眼,在近井缝口或远场缝端产生致密的暂堵剂封堵带,迫使流体转向,产生新裂缝或分支缝,同时增加裂缝复杂程度,提高储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扶余油层储量丰度低、渗透率低、储层致密,油井常规压裂改造效果不理想,文中提出在扶余油层老井开展多层段大规模缝网压裂、新区开展直井大规模缝网压裂后弹性开采及水平井缝网-体积压裂思路,同时,提出了采用直井五点法矩形井网代替水平井开发的技术思路,对扶余油层的经济有效动用具有重要知道意义。  相似文献   

4.
暂堵压裂可提高压裂裂缝复杂程度。传统油溶型、刚性暂堵剂暂堵效果差、溶解差。捷贝通公司专利产品G-120型暂堵剂具有承压高、完全溶解、封堵性好的特点。对产品性能进行详细评价,对暂堵剂类型、粒径组合、加入浓度、暂堵剂加入时机进行优化。通过优化暂堵剂,提升缝内净压力,增大改造体积。通过优选暂堵剂解决水平应力差大难以造复杂裂缝以及套变井无法充分改造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区块储层物性差,油水井间距较小,水平井常规分段压裂后投产效果差,无法达到开发方案设计要求的问题,试验应用水平井缝内分支缝压裂技术,本文介绍了水平井缝内分支缝压裂增产机理、室内优选了高强度暂堵剂,并进行性能评价。现场应用1口井,微地震监测结果显示,各均段均得到有效改造,储层内形成了复杂分支裂缝体系,试验初期日产油8.5t,较设计产油提高54.5%,为薄差储层水平井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前,朝阳沟油田难动用储量主要分布在特低渗致密储层,储层物性差,砂泥薄层交互发育,传统的水平井压裂改造已难以满足难动用储量的高效开发要求。为实现致密油储量有效动用,应用水平井整体优化压裂改造,采取交错布缝方式,实现直井-水平井联合开采层人工裂缝与井网的合理匹配。在油田R试验区块内压裂油井水平井3口,直井1口,水平井投产后初期产油4.9t/d,目前产油4.8t/d,是同区块直井的3.4倍,试验见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是探索致密油储层有效开发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的简单介绍,以摩尔-库伦理论为基础,应用微地震监测与分析技术对车排子井区1#井二级压裂层进行微地震压裂裂缝监测;通过微地震裂缝实时监测,获得车排子井区1#井分段暂堵压裂裂缝的方位、长度、高度等产状信息;结合车排子油田地质构造等资料,分析车排子井区1#井分段暂堵压裂裂缝形成机理及裂缝性质,科学评价该井油层渗流阻力及压裂效果改善状况,以便为今后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庆油田深层火山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孔缝结构复杂、温度高等特点,要保证II、III类火山岩储层水平井高效开采,须进行分段压裂改造。裸眼分段压裂完井技术实现深层气藏水平井的完井及压裂改造。与套管固井、压裂完井相比,裸眼压裂完井具有一定优势。适合当前深层火山岩水平井压裂的需求。文章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结合大庆油田深层气压裂的难点以及现有的深层气井压裂工艺配套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在深层火山岩储层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应用情况,评价了该技术在II、III类火山岩储层中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渗透油油井重复压裂效果逐年变差的问题,开展了缝内转向压裂增产技术试验。本文阐述了暂堵剂的优选、性能评价及暂堵剂用量设计,确定了施工工序。通过2口试验井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根据现场施工压力和裂缝监测情况看,压裂裂缝发生了转向,在裂缝内产生新的分支缝,沟通了剩余油富集区,为低渗透油田有效增产上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朝阳沟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扶余油层裂缝形态为垂直缝,油井主要采用重复转向压裂技术进行增产,该技术是在压裂过程中,通过封堵射孔炮眼实现裂缝在缝口处转向,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但随着重复压裂次数的增加,增产效果逐年变差。为此,在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开展了垂直裂缝缝内转向压裂增产试验,提高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在直井转向增产机理和适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实内优选了粉末型暂堵剂,实现裂缝的缝内转向,同时优化了暂堵剂用量和施工工艺。现场试验6口井,平均单井初期日增油量3.1t,单井阶段累计增油329t,措施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的成功实施为低渗透油田油井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目前世界页岩气的储量,描述了国内外页岩气开采的技术水平.分析了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和开发特征.开采页岩气主要采用水平井技术,包括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和定向羽状水平井技术,也可以采用注气开采法.分析了固井完井技术和储层改造技术,新型完并技术如聚能射孔和多级完井技术逐渐兴起.储层改造主要采用压裂技术,包括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加拿大封隔器能源服务公司的StackFrac技术、贝克休斯的裸眼封隔器组合分段压裂技术,最后对页岩气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姚店油田大部分区块属于特低渗透储层,其中贾409-贾256井区为典型代表。该井区主要开发矛盾是单井产能低,部分井水窜、水淹严重,多数井注水见效难。本文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差、启动压差大、平面非均质性强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矛盾的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缝网多段暂堵压裂+后期自吞吐开采"这一非常规组合开发调整工艺。"缝网多段暂堵压裂"可在特低渗储层中形成彻底的裂缝网络,尽可能地沟通常规改造工艺难以触及的油气,而"后期注水自吞吐开采"利用了特低渗储层近双重介质的特性,可通过渗析作用提高基质中的采收率。经本文论证姚店油田的长6特低渗储层完全符合这一组合工艺方式。这一新的设想为高效开发特低渗储层、为延长油田的稳产增产指出了新的突围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胡尖山油田三叠系长4+5储层埋藏深,地层闭合应力高,储层裂缝发育,砂体厚度大,层间发育隔层。缝内转向压裂改造技术是针对新井的油层较好,但在压裂后,油井的试油情况与地层预计产量不符的情况下,提出的一个重复改造压裂技术;同时也是针对开采较长时间的老井提出的一项在老裂缝中的造新缝技术。采用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可以改善裂缝剖面,沟通地层微裂缝,改变地层中孔隙压力的分布规律,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从而提高原油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4.
涪陵区块湖相页岩储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资源量大。但湖相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强,页岩泥质含量高,页岩闭合压力高,破裂压力高、延伸压力高、施工压力高,压裂难度大,传统压裂技术难以形成复杂裂缝。通过以涪陵区块湖相页岩气井TY1-HF井的岩石力学、矿物成分及地应力特征为基础,研究形成了“超密切割+均衡延伸+穿层扩体+暂堵转向+高强加砂”的湖相页岩储层体积压裂新工艺,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TY1-HF井储层的改造成功为以后国内湖相页岩水平井实施大型分段压裂改造积累了技术及现场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东濮濮卫致密油储层属致密低渗砂岩储层,利用整合的桥塞分段、多簇射孔和近井筒转向的段内转向压裂技术可使改造程度最大化,但段内转向压裂能否压开多簇射孔段,目前的裂缝监测手段虽定量分析,但误差较大。为验证储层裂缝延伸和暂堵机理,应用大尺寸真三轴模拟压裂实验装置,进行了真三轴模拟压裂室内实验,分析一次压裂和二次暂堵压裂后的裂缝扩展规律。实验结果显示:一次压裂后裂缝从射孔处直接沿最大主应力方向起裂并扩展;加入暂堵剂二次压裂后形成了双翼缝,与一次压裂形成的裂缝有较大夹角,接近90℃,即暂堵后转向效果明显;一次压裂和暂堵压裂的破裂压力差值为10MPa,大于东濮陆相储层多簇射孔压裂改造过程中的簇间破裂压力差值(4~8 MPa),因此东濮陆相储层多簇射孔段内暂堵压裂具备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16.
致密油藏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往往会在大规模水力压裂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裂缝网络,进而对油藏渗流规律产生影响。通过应用"星—三角形"变换方法来搭建复杂缝网内渗流模型,以连续性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半解析渗流模型。通过应用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半解析渗流模型,将体积压裂水平井划分为8个不同的渗流阶段,并对体积压裂水平井的渗流规律进行分析,对于影响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的缝间间距、体积缝网渗透率、压裂区体积以及体积压裂区缝网形状等关键性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这为未来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的现场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还需要进行持续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多段压裂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田产能的主要工艺技术之一。随着国内水平井多段压裂工艺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发展方向也日趋多元化,在提高工艺施工成功率的同时更注重工程与地质方面结合,施工工艺要求减少对地层的伤害,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等。本文以HP3井为例,详细介绍裸眼水平井完井分段压裂改造工艺技术,这项技术具有储层伤害小,充分暴露储层,增加泄油面积,降低施工压力等级,增加水平井压裂改造段数,为大规模体积压裂创造条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其储层物性差的原因无法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正当国内外各大油田一筹莫展之际,多级压裂水平井开采技术给石油行业带来了希望,现如今这项新兴技术已经在致密储层展开试验,并且逐渐步入正轨。实验结果表明,多级压裂水平井开采技术在开采致密砂岩储层有着良好的效果。多级压裂水平井开采技术用于开发致密砂岩油藏具有重大优势,其优势体现在不仅具有水平井开发优点,还兼具人工压裂的长处。在进行多级压裂之前应将致密砂岩油藏多级裂缝水平井的油藏与裂缝参数计算出来。本文通过计算数据证实了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模型具有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张治东 《辽宁化工》2012,41(3):302-303,307
近几年,由于探索侧向低产油井的重复压裂改造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从2000年开始,人们大量研究试验了暂堵压裂技术,现场应用增产效果明显.目前这一技术己经在安塞油田开始推广,成为老井改造的主要手段.本文针对安塞油田长6油层天然微裂缝发育、油层非均质严重、部分油井注水见效程度低、常规压裂效果差的状况,研究试验了暂堵压裂技术及配套的压裂液体系,现场应用增产效果明显,为长6油藏低产油井的重复改造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某油井因固井质量差,初次改造出现窜槽现象,导致改造效果差,因此试验应用了水平井暂堵重复转向压裂技术,该技术提高射孔簇的有效性,增加油藏改造体积,可满足套窜井应用,从而提高试验井改造效果,增加试验井产量。本文主要从水平井暂堵重复转向压裂技术的技术原理、适应条件、压裂方案优化、试验效果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从现场应用情况看,该技术适用于低渗透窜槽水平井开发,为低渗透窜槽水平井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试验井优化压裂施工参数对本地区同类型井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