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讨论了生态效应的内涵,指出当前生态效应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在评价理论、内容、方法上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性规范。提出了今后应在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研究、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3.
4.
5.
2009年8月苏烟水库蓝藻暴发后,实施了沼气池分散治理技术、大双河人工湿地工程和生态浮床保护工程.根据生态环境质量系统性、可行性、全面性的评价原则,结合广西环境生态的背景特征,建立基于客观法、主观法以及综合法的适应苏烟水库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多目标综合评价原理,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对苏烟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生态治理环境效应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对于科学辨识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构建了水电项目建成后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全面体现水土保持调水效益、保土效益和植被恢复3大核心效益。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水布垭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的生态效应值为0.608 6,高于采取措施前的0.529 9,水土保持措施对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林草植被恢复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指标是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弃渣场、取料场对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影响显著,应与主体工程一样同时治理、同时运行。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完整、资源持续供给和环境长期有容量的基础上,因而研究生态承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介绍生态承载力概念的演化过程及内涵,论述了目前常用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包括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法、资源与需求的差量法、综合评价法、状态空间法、生态足迹法等,并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评述。指出: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两方面,因此将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因子分为压力指标和承压指标两大类,构建了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考虑绿洲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以及数据可获取性等因素,构建了宁夏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相对的分级标准,对现状年宁夏绿洲生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现状年宁夏绿洲生态稳定性状况整体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0.
11.
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框架体系出发,针对上海市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特点,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对比分析角度分别建立了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标准化和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化值和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得到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数值。在此基础上采用等级划分法,建立起综合指数值与生态安全评判的等级关系。各指标层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即中心城区的水环境生态安全等级普遍低于郊区;在年际变化上,状态指标层评价值呈下降趋势,需要持续保护水环境生态系统;而压力和响应指标层评价值不断上升,保证了总体的良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由两个系统(水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6个对象类型及20个指标共3层构成的水生态文明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方面,引入了弹性分级评分系统。分级评价标准考虑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特点,将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五级,以体现不同地区水生态文明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工程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旭东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6,42(1):59-61
飞来峡水利枢纽建成并运行后,在自然规律、人居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江河动植物等4个指标方面产生了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综合评价认为,正面效应多,负面效应较少。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水环境等;负面效应主要反映在自然规律的变化和部分江河鱼类影响等。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典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9):81-84
针对辽宁省河流特点和实际,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在水文水资源准则层增加了水沙平衡程度指标,在生物准则层增加了陆生、水生、鸟类方面的生态指标,构建了辽宁省典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以大凌河为例,开展了新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生态健康评价,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大凌河属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小水电站减脱水河段生态问题,更好地利用生态流量的水能资源,对某坝后式生态机组布置进行比较研究,对机组的装机容量和布置方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为类似的坝后式生态机组建设提供参考。图2幅,表2个。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介绍了莱州市生态型现代化水网建设的背景及内涵,进而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用水、水土资源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等5个方面对莱州市水网建设现状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对2010年和2020年的建设目标进行了确定。在此过程中,引入了生态型现代化水网、供水调配水资源指数、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开发利用系数等概念,为莱州市如何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探讨高效节水灌溉的影响因素出发,筛选出高效节水灌溉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群体指标,建立了多层次高效节水灌溉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评价法为基础,综合运用专家评价法、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建立高效节水灌溉专家决策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河北省永清县为例进行实际评价与验证,以期为区域农业高效用水和节水管理提供技术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