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王毅  应生伟 《小城镇建设》2006,(9):103-104,102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瑞安市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在造就一片片新小区、新景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城镇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房屋产权证的确定、拆迁安置、土地权属处置、规划建设的标准、村级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政策的处理等问题,但其关键是如何调整好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分配。“城中村”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由于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中村”的土地升值,另一方面也由于土地、计划生育、经济等优惠政策在“城中村”的实施。围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拓展,许多原来属于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被纳入城区范围,于是一些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城中村”现象,在城市建成区内形成了复杂的城乡二元格局,引发了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诸多矛盾与问题,而作为“城中村”最重要的物质构成要素之一的城市民房,更成为矛盾的冲突与焦点所在。  从规划管理的角度出发,城市民房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城市民房的建设和管理无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城市民房由于其兼存的乡村与城市属性,既不能简单套用《村庄和集镇建设管理条例》,又不能照搬城市其它建…  相似文献   

3.
有人总结,城中村有“三难”:拆迁安置难、招商引资难、土地转性难。如何将城中村改造当作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让城中村这一城市建设管理的“难点”变成城市发展的“亮点”,许昌市城中村改造的决策者创新思路,做了一些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马靓 《建筑与环境》2009,3(2):36-39
“城中村”是指位于城市规划发展区内的村建设用地已经或即将被城市用地包围的村落。这些村落在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由乡村向城市转型的过程特征,并在转型期内存在乡村与城市要素的混合形态,既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化特征,又保留浓厚的农村特点。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的成因分析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 《山西建筑》2007,33(7):35-36
介绍了“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原因,着重对“城中村”的形成和发展机理进行了阐述,并以西安市李家村为例,探讨了“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加快城市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也在日益积累,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由于城中村是具有城市和农村两特点的城市化改革中的历史产物,在政府部门及施工单位大力实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时候,对城中村这一工程的改造便是他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那么我国目前的各个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以及城中村的改造是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本篇论文根据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城中村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以及城中村改造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面对的主要因素是农民与土地,农民失去土地不仅要解决身份变化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生存、生活问题,同时,还要保持他们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享受到社会财富增值的实惠。“城中村”问题,尤其是“城中村”的住宅及其环境问题,是当前各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是影响人居环境、影响城市建设品位、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难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如何稳妥地解决“城中村”农民建房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一、“城中村”农民建房存在的问题(一)村庄布局较为凌乱。目前国家为解…  相似文献   

8.
余咪咪  赵敏  贺文敏 《山西建筑》2007,33(30):79-80
以西安市“城中村”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西安市城中村的现状,分析了“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及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城中村”改造的对策,以使其与城市总体发展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改造途径的思考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李钊 《安徽建筑》2001,8(3):8-9
1.“城中村”的概念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新、旧城区较近的村庄包入城市建设用地内。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本文将它称为“城中村”。如汕头市金园区的金砂村、广厦村,龙湖区的龙湖村等。这些村庄现在从村民的生活到村内的建筑基本上已经完全表现出城市的特征,但是由于历史及管理体制上的因素,“城中村”又非常明显地呈现出建设布局混乱,建筑密度过大,巷道狭窄拥挤,采光通风条件、卫生条件恶劣等问题,尤其是片区内事故隐患多,一旦发生地震、火灾和传染病,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城中村”…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更新改造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妹 《南方建筑》2006,(1):98-100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在飞速的发展。许多城市的扩展速度惊人,众多原来是郊区的村庄被新崛起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成为“城市里的村庄”,也即是人们常说的“城中村”。由于政策、规划、管理等方面滞后,这些“城中村”给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带来难于排解的困扰,成为历届政府头痛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范文艳 《中州建设》2008,(21):64-65
由于种种原因,“城中村”脏乱差等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困扰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城市框架的拉大,无疑激化了城中村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但城市要发展、要繁荣,就注定了城中村要消失。近年来,各地的城中村改造迎来了一个高峰期。由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开发商积极参与市场化运作,使得城中村改造工作步伐日益加快,给我们城市的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对照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考察近年来上海和重庆工业用地比重情况,指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超常规发展的典型现象,运用理论模型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作用原理和合理性,最终根据“时间、职能、空间”三个要素提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取值的三种思路,并以“眉山市工业新城概念性规划”作为案例进行佐证和解释。  相似文献   

13.
李硕 《城乡建设》2022,(17):32-33
<正>2020年以来,保定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城市更新,统筹城市建设,推进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努力改出城市“新颜值”、发展城市“新空间”、提升生活“新品质”,精心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保定市城中村改造得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2021年5月25日,河北省城中村改造工作现场观摩会在保定召开。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造成了“城中村”的特殊现象。本文以益阳高新区为例,对益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所面临问题进行了全面地研究,结合益阳市“城中村”改造政策以及高新区开发建设特点和现状情况,提出了益阳市高新区“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合肥市"城中村"改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鹏  徐晓燕  汪路 《建筑学报》2004,(11):23-26
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发达的城市中出现了“城中村”,它就象是一个长在城市肌体中的毒瘤,影响着城市形态、城市开发建设和社会治安等方面。本文结合合肥市“文明村”的改造方案,从效益、形态、场所三方面对“城中村”的改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健 《中州建设》2004,(6):57-58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城中村“的改造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如何稳妥地处理好这一问题是摆在城市政府和规划建设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张京祥  赵伟 《城市规划》2007,31(1):63-67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二元规制环境作用而产生的一类独特的地域空间。本文对以往许多研究中将城中村简单地视为“毒瘤”并进行过多指责的认识进行了反思,分别从土地、住房、市政管理等各种城市制度环境的二元性方面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城中村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与动力并不能全部归因于原住民主动、非法获取城市发展的“外溢效应”,而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地方城市政府现行政策的“趋利性”、“二元性”而造成的。城中村在支撑中国快速而“粗放”的城市化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此,相应对城中村的有效改造必须摈弃简单的“推土机”方式,而是要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深刻变革,从根本上消除城市政府的“趋利性”和“二元政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作为一种极“不和谐”的城市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为促使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造在全国各地先后拉开序幕。文章从改造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建立和谐的城市环境、社会和经济为根本出发点,提出“城中村”更新的原则和理念。  相似文献   

19.
雒薇 《建筑与环境》2010,(5):140-143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可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城市不得不选择向外扩张与蔓延。与此同时,许多的村落被城市建设用地分割和包围,形成城中村。城中村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城市的功能拓展,也对城市环境和社会治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使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透过城中村问题表征,探寻城中村发展的深层机制和改造过程博弈模型,从而为城中村的改造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使改造各方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城市的城郊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形成“城中村”。“城中村”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是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法建设,往往具有成因复杂、数量众多、牵涉面广等特点,对于已建成的房屋,也有很多没有办理审批手续。城管执法部门在处理这些情况时,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下面结合城管执法工作实际,就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搭建房屋的性质认定及处理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