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口腔溃疡的信号传导和相关因子的角度对近期文献进行综述,为研究和治疗口腔溃疡提供理论参考。口腔溃疡的致病机制涉及诸多诱导因素和信号通路。外界的信号因子、机体的免疫因子、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等众多因素,以及它们相关信号通路在口腔粘膜中的变化,在口腔溃疡的发展和愈合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从TGF-β、Smad7、FOXO1、TNF-α、IL-17、NO和ROS、JNK,以及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角度,对目前在口腔溃疡的致病及修复机制中相关因子和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说明需要在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之间达到平衡才能促进口腔溃疡愈合,例如ROS/NO经由PGE2加重炎症反应,还可经由JNK/TGF-β途径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以进行修复;TNF-α除了促进T细胞产生各种炎症因子,还经由JNK/c-Jun途径促进胶原和MMPs合成以帮助组织修复;Smad7和IL-17则参与抑制炎症反应和促进细胞分泌抗菌物质。因而平衡免疫系统可能是未来口腔溃疡药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检测模型组织活力、组织形态、炎症因子IL-1α和TNF-α的变化评估芦荟花提取物样品的抗炎功效.研究结果表明,库拉索芦荟花提取物在质量分数5%的工作浓度时,能显著提升模型的组织活力,对模型活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疏松等现象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库拉索芦荟花提取物在质量分数5%的工作浓度下表现出对IL-1α的显著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护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质量分数的组分:芦荟凝胶汁14.35%~99%、B族维生素0.001%~0.15%、精油0.001%~5%、吸收促进剂0.001%~8%、表面活性剂和增溶剂0.1%~15%。制备时将B族维生素和吸收促进剂中的水溶性成分加入芦荟凝胶汁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精油以及吸收促进剂中的非水溶性成分用表面活性剂和增溶剂进行乳化增溶后加入混合液中,并搅拌或均质,即得到口腔护理组合物。本发明的口腔护理组合物可预防、缓解及减轻各类口腔炎症,促进创面的愈合、加快口腔黏膜的修护,延长其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提高其利用率,延长其功效发挥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利用角质形成细胞和3D重组人表皮模型构建炎症和过敏模型,验证汤原温泉水(HW)联合甘草酸二钾(DG)的抗炎和舒敏功效.细胞活力实验结果显示DG安全作用浓度为100?μmol/L,HW使用浓度为1%.抗炎方面,1%HW联合100?μmol/L DG对炎症因子复合物诱导活化的NF-κB信号通路抑制率为56%.在炎症因子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与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应用对实验性烫伤动物的疗效。方法将脱毛的Wistar大鼠背部皮肤浸入(85±1)℃恒温水浴中持续15s,造成深Ⅱ度烫伤。大鼠烫伤部位分别涂抹外用rhGM-CSF凝胶、易孚凝胶、美宝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医用凡士林膏,金因肽组用金因肽喷湿创面,rhGH组和GM+GH组在烫伤后24h开始皮下注射rhGH。各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用药25d。每5d用透明硫酸纸描绘烫伤皮肤面积,并称重,计算烫伤皮肤愈合率;烫伤后6h、9d和25d,各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对其烫伤创面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从给药第10天开始,各给药组大鼠烫伤皮肤愈合率均比模型组明显提高;以GM+GH组最高。病理学观察显示,烫伤后25d,各给药组大鼠绝大多数创面表皮细胞增生明显,真皮层可见毛囊、皮脂腺腺体修复,GM+GH组炎细胞浸润不明显,模型组多见化脓性炎症改变,并见脓肿灶形成。结论各给药组均可减轻烫伤后炎症反应,促进烫伤皮肤愈合,对深Ⅱ度烫伤大鼠皮肤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中以外用rhGM-CSF凝胶联合应用rhGH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皮肤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大多由撕裂、割伤或挫伤等急性创伤导致。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多种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创面愈合,如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或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其中FGF2可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肉芽形成,减少瘢痕形成,加速上皮化促进伤口愈合。FGF2半衰期短,在体内易受酶和皮肤微环境的影响,在伤口处保留时间短暂,降低了其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因此,FGF2的稳定性对其临床用于皮肤损伤修复尤为重要。本文就FGF2的分子结构及功能、FGF2受体激活的信号转导途径、FGF2在伤口愈合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整形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炎症介导的免疫系统功能失常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构建方法、细胞机制、分子机制等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LPS不仅对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会对成骨细胞骨架蛋白F-actin造成损伤;LPS通过激活RANKL/RANK/OPG信号通路、TLR4/NF-κB信号通路、Connexin43蛋白和TNF-α因子来诱导破骨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骨吸收;研究LPS诱导的炎症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对发掘骨质疏松症抗炎药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对实验性动物烧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电烙铁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烫伤创面,烫伤部位分别采用外用rhGM-CSF凝胶基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喷雾剂、外用rhGM-CSF凝胶高(20μg/cm2)、低(5μg/cm2)剂量进行治疗,观察外用rhGM-CSF凝胶对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包括烫伤皮肤的病理学检查、烫伤创面的愈合情况、烫伤创面的感染情况及烫伤动物的死亡情况。采用凝固气油烧灼建立实验性小鼠Ⅲ°烧伤模型,烧伤部位分别采用rhGM-CSF凝胶基质、bFGF喷雾剂和外用rhGM-CSF凝胶进行治疗,观察小鼠死亡数量、感染情况及创面愈合后生毛时间。结果与凝胶基质对照组比较,外用rhGM-CSF凝胶高、低剂量治疗大鼠烫伤后的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外用rhGM-CSF凝胶高、低剂量治疗大鼠烫伤创面的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凝胶基质对照组。外用rhGM-CSF凝胶对小鼠Ⅲ°烧伤具有保护和抗感染作用。烫伤创面愈合后生毛时间明显短于凝胶基质对照组。结论外用rhGM-CSF凝胶对实验性动物烧烫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3):750-754
创面感染是影响着创面愈合的重要因素,为了预防和治疗创面感染,对二氧化氯应用于创面处理进行了介绍,具体介绍了创面感染、创面治疗和二氧化氯创面处理剂相关内容。综述了二氧化氯的应用、促愈机理、安全性、处理创面效果评价及优势。展望了二氧化氯创面处理剂的发展前景,具有有效杀灭创面多种细菌,预防创面感染,使创面快速止血,促进创面愈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因细菌、异物和炎症等因素引起的慢性伤口会有过量的伤口渗出液流出,影响伤口周围健康皮肤,不利于伤口愈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发了双负载亲、疏水性抗生素的亲水性聚氨酯泡沫作为慢性伤口的创面敷料.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泡沫的孔径均匀地分布在200~400 μm之间.聚氨酯泡沫中载入的药物对聚氨酯泡沫的力学性能略有影响,对吸液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