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春光探区西南部白垩系沉积特征研究精度与目前勘探开发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利用岩心岩屑及分析化验、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结合三色混相分频技术,对春光探区西南部白垩系沉积特征开展了较高精度的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西南部白垩系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包括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两种沉积亚相,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辫状分流河道、漫滩沼泽,以及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等五种沉积微相;并结合岩心资料和地层精细对比明确了西南部白垩系胜金口组扇三角洲砂砾岩成藏期次(分为三期),利用三色混相分频技术准确刻画了每一期次沉积朵叶体的形态和平面展布,为后期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齐37块或相邻区块的相关资料,并结合钻井录井、测井、岩心、古生物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齐37块杜家台油层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可细分为辫状分流河道、辫状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前缘薄层砂四个次级微相及少量的前扇三角洲亚相沉积。辫状分流河道,河道间是主要的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3.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盆地,与四周的老山均以断裂为界,其西部自第三纪以来,广泛发育扇三角洲相砂砾岩体,与济阳坳陷陡坡带发育的砂砾岩体类型基本相同.因此,通过扇三角洲野外露头的精细描述,确定露头相特征,识别并描述辫状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以及前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及其特点,对于济阳坳陷陡坡带扇三角洲相砂砾岩体储层沉积模式建立、有利储集区分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角洲沉积模式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槽实验和三角洲现代沉积考察发现,三角洲前缘中并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延伸到湖(海)平面处就消失了,三角洲前缘的砂体通常呈席状和扇状,而非条带状,这些都与传统的认识有所不同。扇三角洲沉积模式与河流三角洲有很大不同,不能套用河流三角洲的沉积模式来研究扇三角洲。洪积扇和扇三角洲平原上均发育2 种地貌单元,即河道及河道间,两者都为砂砾岩沉积,并没有沉积泥岩的环境。与砂砾岩互层的泥岩不是在洪积扇沉积时沉积的,而是洪积扇退缩时期的扇前和扇间沉积,或是洪积扇废弃时期的沉积。至于扇三角洲前缘,主要是河道和片流带入的砂砾沉积,河道带入的砂砾形成河口坝,片流带入的砂砾形成“水下片流浅滩”,两者连片形成席状砂砾岩,与扇三角洲平原砂砾岩连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泌阳凹陷双江地区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 (H3 )Ⅱ、Ⅲ、Ⅳ砂组为研究对象 ,对沉积微相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推导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1] (发育在西南部长桥扇三角洲和北部古城三角洲之间的沉积微相 )、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储层分布较分散 ,成藏条件苛刻 ,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发育于扇三角洲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复杂,储层的储集性能主要受不同沉积微相下岩性相的控制,然而沉积微相与岩性相之间的匹配关系复杂。因而,建立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对该区储层主控因素的研究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精细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录井资料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和构造环境,在强调岩性相和沉积微相之间的配置关系并考虑沉积物的粒度、颜色、沉积构造、沉积微相及经历的成岩作用等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11种主要的岩性相类型:水上泥石流砾岩相、水下主河道砾岩相、辫状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相、平原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末端砂岩相、河口坝-远砂坝砂岩相、前扇三角洲粉砂岩相和前扇三角洲泥岩相。在岩性相特征、剖面岩性相及剖面沉积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序列、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建立了能够反映研究区主要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的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叠系百口泉组各段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平面展布特征。百口泉组3个段在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亚相。其中,百一段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砂岩相;百二段下部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二段上部扇三角洲平原以砾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三段扇三角洲平原以砂砾岩相为主、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  相似文献   

7.
泌阳凹陷新庄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储集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对泌阳凹陷新庄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了沉积微相划分和微相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模式和油气储集性能的研究。研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是该区最好的油气储集体,其它微相依次为辫状河道、浊积岩、前缘席状砂和决口扇。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滚动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例,根据储集层物性、薄片镜下鉴定、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分析资料,研究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对成岩作用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从扇三角洲平原到扇三角洲前缘,矿物成分成熟度呈现递增的趋势,河口坝微相的长石砂岩最为发育;在扇三角洲各沉积微相中,河口坝砂体的溶蚀作用和次生孔隙最发育,辫状分流河道、心滩微相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而河口坝、沼泽微相以胶结作用为主;沼泽和前扇三角洲砂体的填隙物主要为碳酸盐矿物,而河口坝、辫状分流河道、心滩砂体的填隙物主要为泥质。认为在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和孔隙度预测中,必须考虑沉积微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发育典型的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及低孔、低渗等特征。为查明砂砾岩储层主控因素,探寻有效储集体,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荧光薄片和物性分析等资料,探讨了玛北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岩性、沉积相、沉积构造和古地貌、成岩作用及油气充注对砂砾岩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岩性是砂砾岩优质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有利沉积相对储层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沉积构造和古地貌控制砂砾岩的平面展布;成岩作用和油气充注产生的次生孔隙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研究区有利砂砾岩储集体主要分布于水动力条件稳定且较强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其次为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经过20多年注水开发,油水关系复杂,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特征及沉积微相岩、电特征分析,对研究区克上组扇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亚相,按照复合分流河道、单期分流河道、单一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单一辫状分流河道砂体等级次进行储层构型单元的识别与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克上组单期分流河道界面主要包括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和河道冲刷界面;单一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具有4种识别标志,分别为河道间溢岸及泥质沉积、河道砂体顶面高程差异、河道砂体厚度差异和河道砂体测井响应差异。进而确定研究区基于储层构型分析的沉积微相分布特征: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分流河道微相的厚度多大于4 m,宽度多大于300 m,最大可达1 500 m;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宽度为100~740 m,厚度为1~8 m;心滩微相在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中占主体地位,呈土豆状、块状分布,厚度为3~9 m,宽度为150~750 m,长度为200~800 m。综合分析储层构型单元及界面与剩余油饱和度模拟结果认为,研究区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构型单元、界面及构造因素综合控制,形成大量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11.
高邮凹陷HJ油田是一个受岩性-构造控制的复杂断块油气藏,古近系戴南组沉积时期发育了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辫状河道、辫状河道间、水下辫状河道、水下辫状河道间、河口砂坝等微相。该区戴南组储集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带、粒度、碳酸盐胶结等因素;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物性良好,扇中辫状河道、河口砂坝储层物性较差;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对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相同成岩带内岩石粒度与孔隙度、渗透率都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沉积微相与沉积物结构研究对戴南组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在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级次划分及识别单一河道砂的基础上,精细解剖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Ⅶ10小层扇三角洲前缘的构型。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溢岸砂3类构成单元,单一砂体构型界面为泥粉砂质夹层、钙质砂砾岩夹层以及泥砾岩夹层。研究区砂体的拼接样式分为河口坝-河口坝拼接、河口坝-辫状水道拼接、辫状水道-辫状水道拼接以及辫状水道-溢岸砂拼接等4种类型。应用三维视窗内多视角栅状组合技术在小层内识别出3条单一河道及其相应河口坝和溢岸砂,单一河道宽度为100~150 m,具有从北向南逐步交叉合并并分流的变化规律。油田现有的井网不能有效地控制单一河道砂体分布,需要缩小井距,沿单一河道完善注采系统,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综合应用岩心、录井、测井、古生物、重矿物和粒度分析等资料,采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对胜坨油田二区东营组三段沉积微相进行划分。该区主要发育河流相和扇三角洲相。河流相为辫状河流,可分为分流河道、河道侧缘和心滩等微相;扇三角洲相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席状砂和河口砂坝等微相。通过各微相的特征分析,认为以水下分流河道储集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温西一、温五区块三间房组沉积微相与油气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温西一、温五区块三间房组沉积体系主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水下部分,主要发育了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三角洲泥等微相和水下心滩砂坝、水下决口扇亚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由于其储层非均质性强弱不同,导致对油层物性、含油气性以及油气产能的影响不同。水下心滩砂坝、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油层物性好,含油气性及单井油气产能最高,河口砂坝、席状砂、远砂坝微相次之,水下决口扇微相相对则较差。  相似文献   

15.
泌阳凹陷东北部核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岩电特征及含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泌阳凹陷东北部核三段发育的王集-侯庄砂体具有辫状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其平原亚相 相由众多的辫状河道组成,前缘亚相由水下分流河道主体,侧缘,河道间,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组成。本文对该辫状河三角洲的岩电特征,沉积微相,储集层物性与油层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及样品物性分析,对玛湖凹陷玛 2 井区下乌尔禾组的沉积相进行了再认识,并对其有利储层的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乌尔禾组为一套冲积扇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并非之前所认为的水下扇沉积;其沉积物总体显示牵引流和重力流交替沉积作用过程;可进一步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 3 个亚相,以及泥石流、漫流、扇面河道、水下分流河道、碎屑流、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前三角洲泥及滑塌等 10 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及碎屑流沉积非常发育;沉积微相类型对储层的储集物性和含油性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扇面河道微相内发育的牵引流砂砾岩储层泥质杂基含量低,储集性能好,为研究区的有利储层。各沉积时期内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扇面河道砂砾岩体是研究区开展后续油气评价及开发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三叠-侏罗系储层主要是各类三角洲的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及河道砂、滨浅湖砂坝等沉积环境的砂体。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合成记录分析的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沉积表现为强振幅连续平行相(A相)反射;辫状三角洲(夹扇二角洲)前缘、滨浅湖、曲流河沉积表现为弱振幅不连续发散相(B相)反射。在此基础上分析全区地震反射特征,‘可预测沉积环境和有利储层的展布: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湖盆的北部(YM1井至LN1井附近地区),三叠系辫状三角洲前缘沉积较厚,该区以东的B地震相等时差的高值区代表了滨浅湖砂坝沉积厚度较大的区块,是良好储层的分布区;在塔里木盆地南部,分布有多块等时差高值区,表明这些区块的砂体沉积厚度较大,是勘探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8.
库车拗陷巴什基奇克组为扇三角洲沉积 ,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泥石流、辨状河道和漫流 3种微相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辨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和近端前缘席状砂和远端前缘席状砂 5种微相 ;不同微相储层的物性不同 ,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辨状分流河道、近端前缘席状砂微相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苏北盆地3种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体系及砂体储集性能对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苏北盆地由一系列小型断陷组成,不同部位发育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在湖盆扩张期发育的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扇三角洲坡降大、近物源,碎屑流沉积发育,颗粒粗、磨圆度低、分选差,前缘相中一般缺少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平原水道物性差,一般不是有效储集层,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是重要的储集体;辫状三角洲坡降中等,平原亚相以辫状河道发育为特征,前三角洲亚相发育水下滑塌重力流和浊流,分流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滚动勘探的重点层位,但浊积岩和水下滑塌重力流水道砂体也是重要储集体;正常河流三角洲坡降较缓,岩性细,分选好,与滨浅湖相伴生,生物碎屑灰岩、滩坝和分流河口砂坝厚度大,位于沉积序列的上部,是最有利的储集层。图7表1参6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油藏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根据录井、测井及取心资料分析,认为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发育典型的辫状河扇沉积,并具有砂砾岩体较为发育的特点.研究区辫状河扇砂体呈宽阔的席状展布,沉积构造以多种类型的交错层理为主;可划分为辫状河扇近端、中部和远端3种亚相,其中近端亚相和中部亚相发育广泛的辫状河道沉积,中部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河道、河道砂坝和河道间3种沉积微相.由于辫状河道改道频繁、极不稳定,导致各沉积微相之间分异不明显,辫状河道与河道砂坝叠置出现;在层序韵律上具有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特征,测井曲线上表现为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钟形负异常.车排子地区沙湾组储层为来自西南和西北方向的辫状河道砂体,单砂体呈条带状展布,纵向上叠加连片,与构造相互配置,可形成大范围分布的复杂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