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河南烟区烤烟焦油释放量的区域特征及其感官质量特征,选取河南烟区初烤烟叶作为试验材料,测定烟叶样品的焦油量并进行感官质量评价,采用常规统计、地统计学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烤烟烟叶焦油量的主要分布区间为16.0~22.0 mg/支,分布频率累计值为89.19%;豫西地区焦油量最低,豫南烟区最高,其他地区焦油量居中;不同地区间焦油量存在显著差异,总体空间变化趋势由河南西部向中南部逐渐升高。(2)焦油量较高的烤烟烟叶,其感官指标中的香气质、香气量的得分均较高;焦油量较低的烟叶,其感官指标中的余味分值相对较高。河南烟区可分为豫中南高焦油区和豫西低焦油区。  相似文献   

2.
湖南烤烟焦油量在生态区域和叶片部位间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湖南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样本180份,分析了烤烟焦油量的生态地域差异和部位差异.结果表明:湖南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焦油量均值分别为19.9、16.9和12.71 mg/支,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17.8~20.8、13.4~16.0和10.2~14.0 mg/支,烤烟下部叶焦油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大;生态区域间烤烟焦油量差异显著,表现为湘西北烟区较高;地区间烤烟焦油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现为湘西州烤烟焦油量相对较高,永州市、长沙市烤烟焦油量相对较低;在生态区域分布上,烤烟上部叶焦油量存在从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降低、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烤烟中部叶焦油量存在从西北往东南方向先降低后升高、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烤烟下部叶焦油量存在从西北往东南方向先降低后升高、从西南往东北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云南烟区不同生态因子对烤烟品种K326 致香成分的影响,选择不同生态条件下采集的128 个K326 初烤烟叶为研究对象,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烟草香味物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其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因子对云南烟区烤烟品种K326 致香成分的影响程度为烟区>质地>海拔高度;②烟区对K326 致香成分的影响显著,保山、文山、红河烟区致香物质含量较高;③不同土壤质地之间K326 致香成分含量差异明显,中壤土>轻黏土>重壤土;④海拔高度对K326 的致香物质含量有一定影响,海拔1801~2300 m 最不适宜形成K326 致香物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河南主产烟区烤烟单料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变化特征,采集河南主产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样本144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料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南主产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均值分别为21.86、23.72、23.91 μg/支,其中中部叶的变幅较大;上部叶与下部叶巴豆醛释放量差异显著,中部叶与下部叶和上部叶差异不显著;主栽的4个品种中烟叶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表现为秦烟96 > 中烟203 > 豫烟10号 > 中烟100,秦烟96与中烟100的下部叶和中部叶巴豆醛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品种间及上部叶的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河南产烟区烤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类型初步分为高释放型、中释放型、低释放型3大类型,高释放型主要分布在三门峡、洛阳和南阳大部分产区,中释放型主要分布在漯河、平顶山和许昌大部分产区,低释放型只有平顶山和漯河少部分产区。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我国不同生态区烤烟外观质量差异的可能原因,研究了西南烟草种植区、东南烟草种植区和黄淮烟草种植区烤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构成特点及其与颜色、成熟度等外观质量指标分值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南和黄淮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东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的叶黄索比例极显著高于西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总量低、叶黄素比例高的特点可能与其独特的颜色特征(桔黄偏深色域)有关.西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与外观指标分值呈明显正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的指标包括成熟度、叶片结构和色度等;黄淮烟区与西南烟区类似,但仅颜色分值与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b索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与颜色和成熟度分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也显示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外观指标分值的关系与西南和黄淮烟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凉山促进烟农增收种植模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烟农增收是当前烟草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大部分产区均开展了促进烟农增收工作的探索。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凉山烟区以烟为主的不同种植模式。调查发现,凉山烟区主要有烤烟-水稻、烤烟-大麦、烤烟-小麦、烤烟-苦荞麦、烤烟-油菜、烤烟-秋豌豆、烤烟-光叶紫花苕、烤烟-大蒜、烤烟-玉米、烤烟-结球甘蓝、烤烟-芜菁等种植模式。由于不同市县烟区海拔、气候条件及生产习惯等不同,不同种植模式分布区域有所不同。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差别较大,最高可达2000元/667 m2以上,最低仅为200元/667 m2左右。不同种植模式均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综合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宜凉山水旱轮作区和旱地轮作区以烟为主的促进烟农增收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我国不同生态区烤烟外观质量差异的可能原因,研究了西南烟草种植区、东南烟草种植区和黄淮烟草种植区烤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构成特点及其与颜色、成熟度等外观质量指标分值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南和黄淮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东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的叶黄素比例极显著高于西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总量低、叶黄素比例高的特点可能与其独特的颜色特征(桔黄偏深色域)有关。西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与外观指标分值呈明显正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的指标包括成熟度、叶片结构和色度等;黄淮烟区与西南烟区类似,但仅颜色分值与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与颜色和成熟度分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也显示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外观指标分值的关系与西南和黄淮烟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烤烟表面颜色的量化及其与胡萝卜素类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我国不同产区烤烟颜色特征差异的成因,采用L*a*b*均匀颜色空间的颜色表征方法对我国11个省60个产烟县的C3F烟叶进行了测量分析,并研究了烤烟颜色的色空间分布指标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我国不同产区烤烟颜色的色空间指标明度L*、红度a*、黄度b*、色饱和度c*及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差异明显,东南烟区烟叶的明度、黄度和色饱和度较低,红度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叶黄素比例较高;长江中上游和西南烟区烟叶的明度、黄度和色饱和度较高,红度相对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北方烟区烟叶的明度相对较高,色饱和度相对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②烤烟类胡萝卜素类物质与颜色色空间分布指标关系密切,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红度、黄度、色饱和度等指标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明黄度比值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生态区域烤烟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质量分数)差异,选取8个不同香型风格烤烟生态区249份烟叶样品,分析了不同生态区域Amadori化合物含量及其相关性,以及与化学品质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8个香型风格烤烟生态区不同部位烟叶Amadori化合物总量整体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曲靖烟区烤烟评吸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及建立烤烟评吸质量的估算方法,对150个烤烟样品的13项化学指标与评吸质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选的13项化学指标与烤烟评吸质量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含量、氯含量、挥发酸和挥发碱含量是烤烟评吸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基于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了曲靖烟区烤烟评吸质量的估算模型,决定系数(R2)为0.723,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0);曲靖烟区烤烟评吸质量可以通过烤烟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估算,基于烤烟化学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在既定区域内估算烤烟样品的评吸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毕节烟区烤烟糖碱比的区域分布特点及与感官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毕节烤烟糖碱比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与感官品质的关系,对毕节烟区的342份C3F初烤烟叶样品糖碱比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烟叶糖碱比与感官品质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毕节烟区烤烟中部叶糖碱比平均值为9.64±3.80,变异系数39.36%,其中96.4%的样品烟叶糖碱比在4.00~20.00之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烟叶糖碱比增大,糖碱比在不同海拔间、产区间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将毕节市8个产区烟叶糖碱比划分为3类,第Ⅰ类群烟叶糖碱比为8.39±2.48,包括织金、黔西、纳雍、七星关4个产烟县、区;第Ⅱ类群烟叶糖碱比为9.82±4.62,包括大方和金沙两个产烟县;第Ⅲ类群烟叶糖碱比为11.59±3.74,包括赫章、威宁两个产烟县。毕节产区烟叶糖碱比在4.00~28.00范围内,烟叶糖碱比与除燃烧性外的感官品质指标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烟叶糖碱比在8.00~22.00范围内,其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河南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影响河南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气候因子,利用1981—2013年河南烟区64个气象站气象资料以及烤烟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烟区主要气候特征和中部叶化学成分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烟区烤烟大田期气温适宜、光照充足、雨热同步,9个地市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多在优质烟叶的适宜范围内。烤烟中部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受气候要素的综合影响,不同指标间具有差异;影响的主导气候因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伸根期高温日数增加对总糖含量和糖碱比增加有利,大田期高温日数增多对两糖比增大不利,旺长期高温日数增多对钾含量增加不利,旺长期日平均气温≥20℃以上日数增多烟碱含量下降,旺长期相对湿度增大总氮含量下降、钾氯比增大,伸根期最高气温上升对氮碱比增加有利,成熟期最低气温上升不利于还原糖含量增加,大田期降雨日数增加氯含量下降。主要气候因子对河南烟区烤烟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温热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水湿因素次之、光照因素最小。  相似文献   

13.
对2003—2006年广东省主产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烤烟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总体较高,烟叶氯含量较低且变异性较大,钾氯比较大但表现欠稳定.广东烤烟不同等级间除氯含量和钾氯比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烤烟除钾含量和总氮含量外,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年际间氯含量及钾氯比表现较不稳定;不同地点间化学成分差异极显著.广东烤烟与津巴布韦烤烟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但就上部叶而言,两地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14.
湖南与云南烤烟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不同生态烟区和烤烟品种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差异,以湖南和云南的K326、云烟87和云烟85为材料,分析研究了B2F, C3F, X2F烟叶中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云南烤烟的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湖南烤烟;不同等级烤烟的黄酮化合物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以B2F烟叶最高,C3F次之,X2F最低.云南7个主产区不同品种烤烟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昆明烟区的K326、云烟87和云烟85间黄酮化合物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云南与湖南,以及不同等级之间的黄酮化合物含量差异与两烟区烤烟成熟期紫外光强度不同有关,这也是在相近生态烟区种植生态适应性较广的烤烟品种,其烟叶黄酮化合物含量差异不显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山东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山东22个植烟县169个乡镇3年共计464个烤烟初烤烟叶C3F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基本都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说明山东烟区各项化学成分协调,是烤烟的优质产区;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山东烟区分为5类,即中糖中碱中氯区、低糖高碱中氯区、高糖中碱中氯区、高糖低碱中氯区、高糖中碱低氯区,多元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各类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对南阳烟区种植的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烤后上部和中部烟叶的主要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中烟98、云烟87、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NC89、9717、39511;中部叶依次为云烟87、中烟98、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39511、NC89、9717。不同基因型烤烟间叶片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含量较高的是中烟98、云烟87、云烟85,含量较低的是9717、NC89、39511。  相似文献   

17.
湘南烟区烤烟内在质量量化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全面考察湘南烟区烤烟的质量区域特征及工业可用性状况,通过感官评吸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湘南烟区10个烤烟主产县的186份烤烟样品的内在质量进行了量化分析与工业可用性评价。结果表明,湘南烤烟的配伍性和工业可用性较强,试验所选B2F、C3F、X2F 3个等级烟叶的内在质量绝大多数达到了一类烟的指标要求,其中,可作为高档主料烟、主料烟、辅料烟使用的比例分别为31.7%、38.1%和29.7%。烤烟内在质量评吸指标部位间差异极显著;品种间差异不显著;部分评吸指标年度间差异显著;县际间(除香气质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湖北烤烟感官质量状况及与其它质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烟区烤烟感官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感官质量与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烟区烤烟感官质量较好,评吸总分以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感官质量指数与评吸总分表现一致,中部叶最高(0.90),上部叶次之(0.88),下部叶较低(0.86);感官质量得分最高的一类烤烟外观质量亦最好,在一定范围内,糖、总氮和烟碱含量相对较高;烤烟的厚度和拉力在第3类中最小,叶面密度居中,含梗率和单叶重最高。  相似文献   

19.
2002-2013年间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我国烟叶的工业可用性,采用2002-2013年间烤烟主产区中部叶数据,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指标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其原因。结果显示,我国烤烟中部烟叶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和淀粉含量(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1.38%~3.77%、1.35%~2.96%、16.96%~32.76%、1.09%~3.07%、0.11%~0.79%和2.00%~8.07%。2002-2013年间,我国烤烟中部烟叶淀粉、钾和氯含量在不同年份间相对稳定,还原糖含量由2002年的21.79%上升为2013年的26.54%,以2005-2008年间上升明显;平均烟碱含量则由2002年的2.72%下降为2013年的2.29%,以2003-2007年间下降明显;总氮变化趋势与烟碱相似;烟草种植布局和品种格局变化与化学成分变化关系不大,烤烟还原糖含量的升高与除北方烟区外其他烟区还原糖含量的普遍升高密切相关,烟碱和总氮含量的降低则主要与西南、东南和长江中上游烟区烤烟烟碱和总氮含量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贵州烟区烤烟烟叶香气物质差异,并依据香气物质对贵州烟区烟叶进行分类,采用正己烷常温萃取法和液相-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对贵州10个地区烤烟烟叶香气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贵州烟区不同品种间烟叶香气物质差异较小,而不同叶位间和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贵州烟区不同地区中部烟叶巨豆三烯酮等15种香气物质含量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巨豆三烯酮、茄酮和降茄二酮等是贵州烟区烤烟的关键香气物质;通过聚类分析将贵州烟区不同地区的烤烟烟叶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德江、兴仁、西秀、道真和威宁;第二类为贵定、凯里、开阳和余庆;第三类为盘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