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进自然通风在重庆地区的应用,针对某住宅小区进行了楼栋开槽和双窗卧室的优化设计,并对设计的实际住宅进行了通风效果测试。采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对卧室内的气流进行了测量,并用局部空气龄及换气次数作为通风效果的评价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楼栋开槽和双窗设计能将卧室的局部空气龄缩短至1/10,将换气次数提高2~4倍。  相似文献   

2.
基于实测数据开展了不同通风系统对夏热冬冷地区动车检查库降温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屋顶机械排风系统设计换气次数宜为2~4 h-1;直接蒸发冷却送风系统换气次数宜为3~4 h-1;诱导通风系统推荐采用中部送风、两侧排风的系统形式,机械送排风换气次数宜为2 h-1;各通风方案在推荐设计值下都能满足湿球黑球温度限值30℃的舒适性要求;综合对比各方案,机械排风系统造价最低,诱导通风系统效果最好,蒸发冷却送风系统适合于改善局部热环境。  相似文献   

3.
住宅能耗计算过程中,室内换气次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为了使建筑能耗计算更接近于实际值,文章探讨住宅在门窗关闭情况下实际的换气次数.在夏热冬冷地区,选取8户普通住宅,用示踪气体法测试室内换气次数,分析不同窗型、窗户面积和室外风向对室内换气次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在民用建筑自然通风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对某会议室的自然通风作了实测研究,分析了影响换气次数的各种因素、示踪气体浓度衰法的有效性及其正确应用。揭示出不同的房间布置及不同的门窗开启民政部对换气次数有很大影响,而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是对此进行实验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室内颗粒物浓度大小与房间换气次数紧密相关。在房间无室内污染源,且只有渗透风作用时,当确定了缝隙颗粒穿透系数和室内颗粒沉降率的取值范围后,便可根据室内颗粒物质量守恒原理,由室内外颗粒物浓度求解房间换气次数。以一个仅渗透风作用的房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工况测量室内外颗粒物浓度,求得了各工况房间的换气次数。与此同时,采用示踪气体法测量获得房间实际换气次数,通过颗粒物浓度获得的换气次数与实际换气次数比较可知:颗粒物浓度采样时间间隔在30 min以上时,颗粒物浓度计算得到的换气次数与实际值偏差大于40%。但时间间隔控制在6~15 min左右时,计算得到的换气次数与实际值偏差为10%~13.6%,说明采用小于15 min间隔测量颗粒物浓度求解换气次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示踪气体下降法为例,通过实测和模拟分析,指出传统示踪气体测量换气次数方法存在的问题:因依据均匀混合理论,以拟合浓度曲线斜率的方法得到的各点换气次数基本相同,不能很好地反映各点的换气能力差异;同时,求取房间平均换气次数的方法存在数学原理上的不足。建议采用反映局部换气能力的指标——局部换气次数,并给出获得新的换气次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空气渗透     
一、测定空气渗透的方法一个空间内的换气次数,可以从一种与空气充分混合的示踪气体的消失速度来确定。示踪气体浓度随着空气渗透而下降的理论公式为: C_t=C_0e~(-Nt) (1)式中 C_t——t时间后示踪气体的浓度(米~3/米~3); C_0——示踪气体的初浓度(米~/米~3); N——单位时间内房间的换气次数(次/秒); t——时间(秒)。一种最适合的示踪气体是N_2O,用带有CO_2和H_2O吸收过滤器的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来检测。其方法是将一已知量按照计算的N_2O放入室内,造成所  相似文献   

8.
采用红外摄像技术分析农村居住建筑中普遍存在的冷热桥现象,利用热流计法测量普通砖墙、保温砌块,多孔砖、聚苯乙烯泡沫夹心板等多种北京市农村节能建筑常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针对部分存在热工缺陷的建筑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采用压差法测量常用钢塑外窗的冷风渗透性.采用示踪气体法测量多栋住宅的换气次数,结果显示部分外窗冷风渗透...  相似文献   

9.
采用示踪气体法(选取二氧化碳作为示踪气体)中的下降法(将一定量的示踪气体充入测试区域,在测试区域空气中示踪气体体积分数均匀后开始记录示踪气体体积分数的下降过程,通过记录数据可以计算出房间换气次数,从而得出待测外窗的通风换气性能),对上悬窗、内平开窗、外平推窗的通风换气性能进行测试。外平推窗的通风换气能力最强,上悬窗的通风换气能力最弱,内平开窗的通风换气能力居中。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测试期间,由于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在热压作用下,室内高温空气与室外低温空气在外平推窗的窗口处完成了换热。类似风帽的外平推窗,既促进了自然通风的进行,又避免了室外空气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刘凯凯 《暖通空调》2023,(12):149-154+172
针对地铁地下车站公共区卫生间通风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分析了排风方式、换气次数、下排风口高度、补风形式对污染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卫生间采取自然进风、局部机械下排风、下排风口高度0.3 m、换气次数20 h-1可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水平,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