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解决膨胀烟丝回潮时筒壁粘料量大、烟丝含水率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分步分比例加水工艺对回潮系统进行改进。安装加湿漏斗和加湿振槽,与滚筒式回潮机共同完成加水过程,通过定量加水方式提高烟丝的耐加工性;改进滚筒式回潮机的喷水装置和抄料板,通过降低加水强度和集中度,减少筒壁粘料量。以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A级膨胀烟丝为对象,对改进前后回潮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膨胀烟丝填充值提高0.82 cm~3/g,出丝率提高1.28百分点,整丝率提高1.88百分点,碎丝率降低1.22百分点,筒壁粘料量降低12.39 kg/批次,含水率标准偏差降低0.039百分点。该技术可为提升膨胀烟丝品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郑海伟 《广西轻工业》2015,(4):112-113,116
在膨胀烟丝加料回潮工序,加料回潮筒既有加料功能,又有加水功能,三个区的加水量对膨胀烟丝加水的均匀性有较大影响,加水不均匀会水渍烟丝团。结合每批膨胀丝一二三区总加水比例相加为1的特性,引用了DOE混料设计(极端顶点法),对一二三区加水进行比例设计,优化三区加水量的合理分配,使水渍烟丝团最少,降低膨胀丝的消耗,同时为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的参数设置及试验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烟丝生产过程中叶丝滚筒回潮工序产生湿团烟丝量的影响,本文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针对加水延时时间这一重要因素进行梯度试验,并提出湿团烟丝的剔除方法。结果表明:加水延时时间对湿团烟丝量的影响显著;进料加水起动延时时间≥40S后,湿团烟丝量变化不明显;最佳进料加水延时时间为46S。  相似文献   

4.
张松  韦斌 《轻工科技》2023,(1):83-85
RCC回潮工序是烘丝前最后一个工序,主要作用是对烘前烟丝进行加水回潮处理,提高烟丝的耐加工性。目前回潮工序存在加水不均问题,造成回潮后烟丝含水率波动大、回潮加水量异常,该问题直接影响烘丝机卷曲、定型和烘干功能。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对影响加水过程的关键部位之一——耙钉进行改进优化。通过裁短耙钉,设计等差分布的耙钉,有效解决了回潮加水不均问题,降低了回潮后烟丝含水率波动,提升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苏福彬  张伟 《食品与机械》2015,31(5):146-148
为解决干冰线RC-80叶丝回潮系统因回潮滚筒入口前烟丝温度高以及滚筒导流板设计不合理,造成滚筒内烟丝造碎量大、粘丝和湿团量过多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对干冰线RC-80叶丝回潮系统进行整体优化改进。在回潮滚筒入口前的冷却皮带增加可变频的低风压吹风设备,以及对滚筒内部导流板进行优化改造。结果表明,全压590Pa通风机频率15Hz下,滚筒入口前的烟丝温度可由65℃降至低于40℃,烟丝的造碎减少,粘丝和湿团量降低,达到了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烟丝损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SH9型气流干燥系统设备在工艺过程控制能力上存在的出口叶丝含水率波动偏大、料头料尾时间过长及湿烟丝团较多等突出问题,通过对滚筒式超级回潮机和高速气流膨胀干燥机进行工艺设备改进,使设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结果表明,改进后超级回潮出口叶丝含水率Cpk值提高了0.81,含水率标准允差控制在±0.5%以内;气流干燥出口叶丝含水率标准偏差平均值达到0.13%,满足《卷烟工艺规范》低于0.17%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在传统CO2膨胀烟丝加工过程中,升华后的膨胀烟丝耐加工性差、造碎大等问题,采用蒸汽预回潮工艺,在升华器后增设了蒸汽喷射预回潮出料装置。该装置既有蒸汽预回潮功能又能保证正常出料,蒸汽经过均匀分布的加湿喷管释放到气锁刮板的腔体内,把经过转网分离进入出料气锁刮板内的膨胀烟丝均匀加湿,并对物料进行松散。应用效果表明,采用预回潮工艺进行设备改造后,膨胀烟丝整丝率提高1.5百分点,出丝率提高0.75百分点,避免了在加湿过程中产生水渍烟丝,有效提高了膨胀烟丝的耐加工性,降低了烟丝造碎。  相似文献   

8.
SP32烟丝膨胀系统回潮机加水量小、纯延时较大,对水分调节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现有设备系统难以满足水分控制的稳定性要求。文章通过对回潮机的蒸汽加湿管路及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进,实现完全自动化调节膨丝水分,自动适应厂区内蒸汽含水率变化及微波出料口膨丝水分变化。经调试生产数据取样分析,回潮工序过程能力充分,满足膨胀烟丝的含水率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改善CO_2膨胀烟丝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降低膨胀烟丝的造碎率 ,从改善膨胀烟丝结构的角度出发 ,对美国AIRCOCO2 烟丝膨胀生产线影响膨胀烟丝结构的有关工艺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①适宜的工艺气体温度和饱和蒸气流量是影响膨胀烟丝结构的重要因素。试验条件下 ,当工艺气体温度为 355℃ ,饱和蒸气流量为 60 0kg/h时 ,膨胀烟丝结构最佳。②适当加大膨胀前的烟丝水分 ,有利于增强膨胀后烟丝的抗碎性 ,膨胀前烟丝水分以 2 2 %为宜。③试验范围内 ,回潮滚筒转速越低 ,膨胀烟丝的造碎率越低。④在膨胀烟丝中施加保润剂 ,能明显增强烟丝的抗碎性  相似文献   

10.
干冰膨胀烟丝加工过程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干冰膨胀烟丝生产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造碎严重和耐加工性差等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膨胀过程的循环气流初始温度、气流流速及蒸汽消耗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系统分析了各主要工艺参数对烟丝膨胀质量的影响,并对参数优化前后的膨胀烟丝质量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循环气流初始温度对膨胀后烟丝含水率、回潮烟丝结构及填充值等工艺指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气流风速;再次是蒸汽量.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循环气流初始温度260℃;气流风速36 m/s;蒸汽量2000 kg/h.在此条件下,可明显提高膨胀烟丝的含水率,降低造碎,提高其耐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梗丝超级回潮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加水不均匀、梗丝含水率波动大等问题,对回潮机的增湿回路及控制模式进行了改进。在补偿蒸汽回路中增加薄膜阀实现精确自动控制,并采用级联方式与加水回路共同对梗丝含水率进行调节。当补偿蒸汽含冷凝水过多或梗丝来料含水率偏大时,只采用补偿蒸汽回路实现梗丝回潮;当补偿蒸汽回路对含水率调节无法达到要求时,采用级联方式由加水回路进行加水调节。结果表明:改进后梗丝超级回潮出口含水率为35.94%,满足了工艺生产要求。标准偏差SD降低0.14百分点,过程能力指数Cpk提高0.59,西格玛水平提高1.54,改善了系统稳态性能,实现了梗丝含水率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真空回潮工序对卷烟产品烟丝颜色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特选同一初烤烟叶,在复烤和制丝工序分别使用真空回潮与不使用真空回潮进行深加工,交叉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加工强度的增大,烟丝颜色明显变深,烟叶黄色素与多酚类物质含量降低.其中,经过1次真空回潮的烟丝(制丝真空回潮)比未经真空回潮的烟丝烟气浓度高,卷烟产品香气透发性好;内在品质较好;但经过2次真空回潮的烟叶烟丝吸食品质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序言包括膨胀回潮、快速冷冻、冷冻干燥与再回潮的冷冻干燥烟丝的过程提供一种改变烟丝体积和提高填充能力达100%或更高的方法.这种调制烟丝方法的潜在利益有:(1)增加每磅烟丝生产烟支的数量;(2)改进与控制卷烟的某些化学与物理特性;(3)系统地减少每支卷烟烟气焦油、烟碱和其它成份;(4)烟厂在使用各种烟叶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松散回潮出口含水率波动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趋势与偏差控制的松散回潮机加水系统。将松散回潮加水由"前加水"改进为"前加水为主、后加水调整"控制方式,缩短加水点至检测点的滞后时间;建立各卷烟牌号加水系数经验数据库,准确确定前后加水流量;将趋势与偏差控制相结合,实现出口含水率预测与反馈控制。以济南卷烟厂生产的"泰山(红将军)"牌卷烟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实现了松散回潮出口含水率自动控制,含水率标准偏差降低0.29百分点,有效提高了控制稳定性。该技术可为解决烟草加工过程中控制滞后问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回潮后片烟含水率的稳定性 ,为后道润叶加料工序提供一个较稳定的片烟流量 ,对切片、回潮系统的控制方式进行了改进。将片烟流量由切片机的切片速度控制改为电子皮带秤流量控制 ;片烟含水率由通过操作人员设定加水量控制改为根据回潮后片烟含水率变化情况来调节加水量的自动控制。改进后效果明显 ,片烟流量的波动幅度由± 15 0 0kg下降到± 2 0 0kg以内 ;含水率波动由± 3%下降到± 1%以内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松散回潮滚筒停机断料造成片烟加工处理过度等问题,通过对松散回潮滚筒停机断料原因进行分析,对控制程序及相关设备进行了优化设计。修改PLC控制程序对蒸汽喷射流量和加水流量实现梯度调整和延时设置,优化设计停机断料自动控制模式和设备启停控制程序,增加滚筒出口带式输送机反转倒料功能。以WQ3313型滚筒式叶片回潮机为例对改进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松散回潮滚筒发生停机断料时,滚筒蒸汽喷射流量与加水流量不再快速下降为零,而是根据控制程序的梯度设置进行延时递减。断料批次烟丝经感官质量评价,与正常生产烟丝质量无明显差异,可直接用于正常卷制生产。该方法为保证卷烟产品批次间质量的稳定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以膨胀丝整丝率指标为参考,通过DOE试验设计,运用混料设计分析法,在加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一、二、三区不同加水比例参数设置在膨胀线叶丝回潮工序对膨胀丝整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二、三区不同加水比例参数设置对膨胀丝整丝率影响显著,回归方程模型显著且有效;在加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叶丝回潮一、二、三区最佳加水比例3∶4∶3。该条件下,叶丝回潮出口膨胀丝整丝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制丝线烘丝入口含水率控制精度低、批次间波动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补偿加水的烘丝入口含水率调控系统。采用松散回潮环节减少加水,片烟增温环节补偿加水的策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片烟增温出口到烘丝入口物料含水率变化关系的回归方程,用于指导片烟增温环节补偿加水目标的设定。以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七匹狼(豪情)"牌号卷烟烟丝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改进后烘丝入口含水率与工艺标准值的偏差均值降低0.098百分点,低偏差(0.2%)批次占比提高17.6百分点。该方法可为实现烘丝入口含水率的精确调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膨胀烟丝生产中人工调节定量带变频器频率导致升华后烟丝流量及含水率波动大等问题,基于PLC技术对升华前干冰烟丝流量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以干冰烟丝从定量带入口至出口间行程作为控制周期,利用振动仓内烟丝质量在控制周期内的变化量确定定量带上烟丝质量,根据经验设定定量带上干冰烟丝流量,计算得出定量带运行频率,并对定量带频率控制程序进行改进。以广州卷烟厂生产的A牌号卷烟膨胀烟丝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实现了升华前干冰烟丝流量的自动调控,升华后烟丝流量超标次数减少约0.56次/h,每小时超标时间减少约175.04 s,烟丝含水率极差下降0.27百分点,标准差下降0.027百分点,有效提高了烟丝流量和含水率稳定性。该技术可为提高膨胀烟丝内在品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白肋烟不添加料液、不进行烘焙处理的生产模式对混合型膨胀烟丝综合质量的影响。  方法  设计了不加料、不烘焙白肋烟烟片处理线的混合型膨胀烟丝生产工艺流程,同时,研究了切片、松散回潮工序白肋烟和烤烟烟片分组加工技术,并对膨胀工序热风温度进行了优化设置。  结果  经对比,白肋烟不添加料液、不烘焙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较传统工艺路径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的质量指标有以下变化:(1)膨胀烟丝的结构变化不显著、填充值显著升高。(2)总糖含量显著降低,总烟碱、总氮、总挥发碱、总氯含量显著升高,总钾含量变化不显著。(3)烟气烟碱、焦油、一氧化碳量显著降低;HCN、NNK、B[a]P、苯酚、巴豆醛等释放量以及卷烟危害评价指数均不同程度降低。  结论  与传统工艺路径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相比,白肋烟不添加料液、不进行烘焙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不会对卷烟感官品质造成不利影响,降焦减害效果则更加明显,且能大大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