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EVA-625电梯综合性能测试仪可以一次性完成电梯运行加速度、速度、加加速度、振动峰峰值、声音等乘运质量指标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广泛用于电梯乘运质量测量。本文简要介绍了EVA-625的结构组成,详细描述了利用EVA-625测量电梯乘运质量的步骤,并利用随机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图形显示和数据分析,结合有关电梯技术标准给出了评价依据,最后对利用EVA-625提升电梯检验服务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梁世荣 《机电技术》2021,(6):99-100,103
电梯噪音是评价电梯舒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从法规标准、产生原因、解决办法等几个方面对电梯噪音进行分析,对安装和维保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此降低电梯噪音,提高电梯的乘运质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厦门市电梯运行基本情况及2010年的定期检验数据,总结了影响在用电梯安全性、可靠性及电梯乘运质量的因素及定验不合格原因,提出了提高电梯运行质量的措施,强调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意识、维护保养人员素质依旧是保证城市电梯运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电梯系统常由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损耗以及磨损等原因出现振动现象,这些振动若不及时消除,就容易产生各类故障,带来安全隐患。通过实例分析介绍PMT EVA-625电梯综合分析仪在实际振动检测中的应用,结合频谱分析法归纳出电梯产生振动原因类型,为电梯乘运质量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电梯的振动是乘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拉格朗日方程是振动理论的基础。通过推导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常见两种曳引比(1∶1和2∶1)曳引驱动电梯悬挂系统垂直方向的动力学模型,分别得出3自由度和7自由度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建立垂直方向动力学模型,为后续运用Matlab进行模态分析,推导关键参数对电梯振动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梯乘运过程中轿厢的美观和舒适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使用单位对轿厢进行装潢的现象日益普遍。由于使用单位和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对相关法规标准理解的偏差,在未经安全计算的情况下即进行装潢,装潢前未申请监督检验,装潢后未进行相应平衡系数的调整。而根据我国现行电梯检验规范,平衡系数的检验只在监督检验过程中进行,定期检验项目中不涉及该项目,造成了检验机构在进行定期检验时平衡系数已发生改变。而轿厢质量的增加和平衡系数的改变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定期检验中增加相应平衡系数检验的选检项目。  相似文献   

7.
机械产品的设计已经从功能层面的满足上升到情感层面的满足,功能不再是唯一的重点,机械产品特别是定制产品的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感性意象是用户对产品性能表现形成的印象,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高层次的情感需求。提出一种面向性能的定制产品感性意象评价方法,采集脑电信号用于反映用户的感性意象,并以此为主要依据,验证产品的性能。为了精确、全面地反映用户对于定制产品性能的感性意象评价,综合客观评价法和用户主观评价结果对采集的脑电信号分级标定。以乘客对于高速电梯乘运性能的评价为例,通过小波包分解提取乘客脑电信号的特征,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实现对于电梯运行过程中脑电信号的分类。从而建立一种针对高速电梯乘运性能的感性意象评价模型,实现脑电数据特征的约简,得到了一种新的电梯乘运性能评价指标。通过脑电信号将乘客使用电梯产品时的愉悦感、舒适性量化表达,为定制产品感性意象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余杰 《中国机械》2014,(15):14-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样一来,电梯市场也随之发展起来。电梯本身的制造质量是影响其故障率指标的主要因素,人们对电梯设备的误操作也是造成电梯故障的原因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电梯行业的管理者对于电梯的各类故障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以此来保障电梯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就电梯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的相关问题做以论述,并结合实际方法的应用状况,提出有利于改善电梯运行质量及乘梯环境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般情况下电梯产生的振动都很小,但是如果运行中振动超过某一数值时,就会影响乘客的乘梯体验,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用户和电梯安全。文章对电梯振动相关标准进行阐述,从电气和机械两个方面探究电梯运行振动的原因,结合实际案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俞伦信 《机电工程技术》2021,50(10):257-260
结合电梯现场检验案例,对副门锁本体制造质量及改变电梯控制线路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给出了这2种经典门锁电气系统失效的形式及其原因,并提出预防门锁电气系统失效的一些有效措施,指出在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时的门锁电气部分的检验注意要点.列出检规TSG T7001-2009和电梯制造标准GB 7588—2003对门锁电气系统的主要相关规定并提出相关检验内容及方法,以便于广大电梯从业人员在平时电梯检验检测中能够更加熟练掌握门锁电气部分的检验,避免出现遗漏相关未检项目,为相关电梯研究工作者后续检验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梯是常见的特种设备之一,与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对老旧电梯进行安全评估,是提升电梯质量,保障人民乘用安全和出行便利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老旧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依据《在用电梯风险评估规程》对老旧电梯进行评估,指出老旧电梯的风险要素等级与类别,最后提出相应的降低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电梯安全回路直接影响着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地优化电梯安全回路,提供安全的乘梯环境。文中对电梯安全回路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电梯运行平层(本文特指电梯提前开门平层)及再平层功能进行了分析,结合某型号电梯实例对电梯平层及再平层功能的实现进行了相关技术分析,并根据最新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阐述了电梯运行平层及再平层功能的检验要求及方法,提出了检验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以期帮助电梯检验人员掌握检验要点,提高应对电梯平层及再平层功能的检验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第二届"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电梯安装维修工工种的挑战赛日前圆满落幕。挑战赛考题是用加速度测试仪对电梯乘运质量进行测量,并给出检测结果和维修建议。"这就相当于用‘CT’给人体做检查。"现场裁判马锦泉介绍。第二届"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由北京市总工会主办、由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承办、北京市设备管理协会协办。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王敬东、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秘书长王松等领导到现场观摩、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目标模糊控制的电梯群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绝大多数电梯群控系统只根据一个控制目标(最小候梯时间)来调度电梯。该文提出了基于多目标模糊控制的电梯群控策略,不仅考虑了候梯时间,还考虑了乘梯时间和电梯的能量损耗,在此基础上,对建立的电梯群控模糊控制数学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电梯群控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电梯运行过程中曳引轮与钢丝绳摩擦会造成曳引轮轮槽磨损,改变轮槽特征尺寸,使曳引能力下降,使电梯轿厢发生振动,影响乘客乘梯体验感,甚至产生溜梯、冲顶和蹲底等安全隐患,威胁乘客生命安全。曳引轮轮槽磨损状况的检验对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检规和标准要求,介绍了现有各种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状况检验方法,对电梯类特种设备检验人员和维保人员检验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梯部件的安装误差、使用磨损等因素都会造成电梯异常振动,这些振动对电梯乘运舒适性乃至安全性造成极大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在频率域下快速定位异常振动源的方法,通过对异常振动曲线段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找出异常振动信号频率及其谐波频率,进而匹配产生异常振动信号的激励源,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检验中应用此方法可以精准高效地定位异常振动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供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18.
VVVF电梯的绝对剩余距离的速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VVVF电梯几种速度控制主要方式。主要讨论了基于绝对乘余距离的电梯速度控制方式的实现,论述了基于绝对乘余距离的速度控制系统的实现,并提出了使用嵌入式系统实现绝对乘余距离控制电梯的速度运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建超  刘爽 《中国机械》2014,(4):240-240
在城市化进程中电梯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商场、办公楼、学校、医院、住宅等等,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益密切,电梯的安全运行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而电梯制动器作为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运转是保证电梯安全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电梯制动器工作原理、以及检验标准和要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电梯制动器的常见问题及检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以期为预防电梯事故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电梯的智能化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电梯群控系统设计如何优化联动以满足不同时间载客需求尤显重要。基于最短乘梯时间调度原则,根据实际工程的需求优化参数,通过最优的电梯群控算法实现在高峰期对3部10层电梯进行智能调度控制。以博途软件为开发平台,通过PLC编程及仿真调试,实现了调度控制智能化的目标,控制系统不仅明显地缩短了乘客乘坐电梯的时间,还降低了电梯的能耗,使得电梯更为智能和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